不知不覺孩子拿到offer近一個月了,交占位費,按學校要求投寄資料,緊繃的神經突然間放松下來,有點無所事事的感覺..... 收拾、歸納、整理資料,望著兩本記錄申請過程的筆記外加一大摞自己打印的資料,有一種想寫下來的沖動。 近幾年我與中介有幾輪接觸,第一輪是研究生申請時。孩子大二有了出國讀研的愿望,寒假(2016年元月)開始學托福,暑假(2016年七月)在北京新東方學GRE,2017年初我著手找中介,網上搜集加同學、朋友推薦,北京鄭州實地考察,千挑萬選的簽了一家,也順利的拿到了美國的offer和一筆小小的獎學金,心中確有一百個不滿意,每每與朋友因孩子出國讀書的事宜交流時,經驗教訓一大把的宣泄,一副過來人的滄桑,可能那時我癡迷于游記的整理,競沒能寫下來。 第二輪是孩子研二時(2019年9月)有了讀博的想法,我輕車熟路的開始新一輪篩選,太傻、津橋、金吉列、優弗、新東方、啄木鳥、優越、啟得、美加百利,咨詢美、英、加、澳、日、韓的博士申請事宜,整理咨詢結果和孩子交流,她決定畢業后在學校再待一年,實習外帶博士申請,感覺自己diy就行,中介就先擱置一邊了。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耽誤了我們心心念念的孩子畢業典禮,網課的流行打消了孩子學校實習的計劃,安全的生活成為第一要務,中間也找了一位不錯的中介老師付費咨詢,當年(2020年)11月趕在政策收緊前回國。耽誤一年的時間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三輪是2021年3月,新年過后,和孩子交流博士申請的問題,決定用中介,至少中介清楚流程,可以減少流程的失誤,時間一耽誤就是一年。中介的篩選又交給了我,因為我熟悉..... 將之前的筆記記錄拿出,網上搜尋到一些新的后起之秀,開始又一輪電話咨詢。美加百利(日)、蔚藍(韓)、啟得(美英日韓)、金吉列(咨韓、推薦馬來)諾思、環外教育、澳際、新通、曼漢、南星、Word sunny、津橋;大概花費了一周的時間,將咨詢結果整理好,和孩子詳談,確定留學國家。 匯總: 1、日韓方向 : 美加百利、蔚藍、啟得、金吉列 語言要求:等級考試 ,至少半年時間 日:考試 韓:無考試 感覺韓文憑有點水,更適合在職的人群 2、新加坡 : 較少中介 金吉列 新加坡聯盟(只接本研) 環外教育(只接本研)南星 3、澳新 : 澳際、新通、順順(較少) 4、英 : 澳際、啄木鳥、津橋、優越、啟得、天道 沒考慮美國,原因有二:時間長(五到七年),體驗不同國家的教育理念 和孩子溝通后排除了幾個國家:馬來,感覺太水,出去學習文憑只是目的的一部分,日韓因為語言原因也不再考慮,結合孩子近幾個月瀏覽的學校官網及她的研究方向,決定還是申英語國家,英美加澳新、外加北歐幾個國家,多國聯申。 最后一步,敲定中介。八個中介入選: 澳際、新通、津橋、優越、啟得、天道、曼漢、Word sunny 結合咨詢過程中的整體感覺,淘汰掉幾個,澳際、新通、津橋、優越、曼漢入選。進一步咨詢多國聯申,回復者極少,四月底,選定中介,進一步溝通,簽合同,博士申請正式開始。恕不給出中介名稱,無意于做廣告。 從開始咨詢到合同簽訂歷時一個月。 其實簽合同前我一直糾結于一件事,為什么博士多國聯審的中介不多?思來想去,老牌中介入行幾十年了,本科、高中是他們所長,后來又加上研究生,每個國家的學校眾多,要求不同,一個人能夠通曉已是難得,勉強加上博士申請更是不易,若還要求多國聯申豈不是難上加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