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貴霜時期秣菟羅造像

     惠訓書院 2022-05-25 發布于北京

    黃蓉 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 

    本期為大家介紹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珍藏的貴霜時期秣菟羅造像。

    秣菟羅造像 貴霜時期 

    高55.7厘米 寬71.8厘米

    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藏

    秣菟羅(mathurā,又譯作“馬土臘”、“馬圖拉”、“摩突羅”)以其著名的佛教藝術聞名于世。秣菟羅的雕刻傳統悠久,在佛教興起前已成為雕刻藝術匠師的重要聚集地,曾大量制作印度民間喜愛的代表豐饒幸福的藥叉女神,至今可見公元前三世紀作品。秣菟羅位于印度新德里東南的朱木拿河岸,即印度中部地區,曾經是貴霜王國的三處都邸之一。這一帶盛產橘紅色砂巖,除雕刻佛像外還雕刻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像,如濕婆神。

    下圖為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珍藏的一件秣菟羅造像。這尊秣菟羅造像高58厘米,寬35厘米,造像用紅色的砂石雕刻成持維納者濕婆形象。額頭上方雕有恒河女神的小像。額間生出了第三只眼。耳飾兩邊各不相同,一邊為男性耳飾(蛇盤曲而成的耳飾),一邊為女性耳飾。頸戴項圈,兩臂佩戴臂釧,身環粗重而華麗的項鏈。手持維納,身騎神牛,呈安逸座。

    秣菟羅造像 貴霜時期 高58厘米 寬35厘米

    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藏

    持維納者濕婆和摩希什瓦里 約公元750年至公元800年

    砂石 持維納者濕婆:高76.8厘米寬43.2厘米厚20.3厘米

    費城藝術博物館藏

    下圖為本館珍藏的南北朝時期麻布彩繪菩薩幡掛。這兩幅幡掛各寬30厘米,高160厘米,為早期麻布質地。其頂部分別有一三角形幡頭,內有一神情莊嚴肅穆蓮花座佛像。中間主體部分為印度藥叉形象。繪制以線描為主,輪廓線以墨線勾出。面部上呈現高鼻、深眼、厚唇,面容豐腴圓滿。雙耳下垂,飾有大耳環,頸掛項鏈,下腰部也以配飾遮擋,臂腕戴釧,腳裸帶有鈴鐺。兩幅畫像整體特征為南北朝時期在西域盛行的幡掛。造像主體帶有濃郁的印度秣菟羅造像風格。

    南北朝 麻布彩繪菩薩幡掛 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藏

    藥叉女 貴霜時期 砂巖 

    高76厘米  寬26厘米

    印度北方邦馬圖拉出土 

    馬圖拉博物館藏

    下圖為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珍藏的一件秣菟羅佛造像。這尊秣菟羅佛造像由砂巖雕刻而成,高31厘米,寬35厘米,展現的是禮敬菩提樹的場景。獲得菩提的覺者為佛陀,是佛教的禮拜對象。畫面中以菩提樹象征佛陀。佛造像中左邊的修行者頭戴頭巾,頸戴項飾,袒右肩,僧服透薄貼體,右臂及腹部衣襞細密。其余四位修行者皆為光頭,僧服透薄貼體,作禮拜狀。

    秣菟羅佛造像 貴霜時期 

    高31厘米 寬35厘米

    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藏

    古印度藝術造像的發展和演變過程經歷了孔雀、貴霜、笈多三大藝術的高峰,佛教造像也實現了從無佛像到有佛像的偉大變革。貴霜時代正是這一變革的重要歷史階段:西北部的犍陀羅、中部的秣菟羅和南部的阿瑪拉瓦蒂三地幾近同時創制了佛陀形象,形成了早期三大造像藝術流派。

    印度佛教造像的三大起源點遺址分布圖

    秣菟羅佛造像的誕生,是依據土著達羅毗荼偶像和耆那教祖師像為原型在中印度獨立起源的。在其發展過程中則與犍陀羅和阿瑪拉瓦蒂流派的早期造像相互貫穿,相互聯系。秣菟羅在結合了犍陀羅和阿瑪拉瓦蒂的風格之后的秣菟羅新樣式孕育了笈多藝術。

    秣菟羅佛造像在演變過程中,由于文化的交流,藝術風格的相互影響,其風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秣菟羅佛造像最初的佛陀像特征是:頭后有圓形頭光,頭光邊緣施連弧紋,頭作螺髻,圓臉,右袒,左肩斜披半透明袈裟,右手施無畏印,顯露肚臍。立佛赤腳,兩腿之間蹲立獅子。坐佛左手握拳支撐于左膝之上,結跏趺坐,雙足底向上,多為獅座。

    晚期秣菟羅佛造像以迦膩色伽51年紀年佛像為代表,頭后有圓形頭光,圓臉,睜眼。身穿通肩袈裟,衣領下垂,呈倒三角形,衣領以下呈逐層重疊、均勻的U型衣紋,右手上舉施無畏印,左手握衣角,形成長長的U形衣紋,衣紋不及早期細密,較為稀疏,顯得厚實。佛結跏趺坐于方座之上,足為袈裟所遮蓋。

    秣菟羅造像 貴霜時期 

    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藏

    秣菟羅造像 貴霜時期 砂巖 

    高72厘米

    印度北方邦馬圖拉卡特拉出土 馬圖拉博物館藏

    秣菟羅造像 貴霜時期 砂巖

    印度北方邦馬圖拉坎卡利蒂拉出土 

    勒克瑙博物館藏

    秣菟羅造像 貴霜時期 砂巖

    印度北方邦阿藍車多羅出土 

    新德里國立博物館藏

    秣菟羅造像 笈多時期 砂巖

    印度北方邦出土 

    勒克瑙州立博物館藏

    秣菟羅造像 笈多時期 砂巖

    印度北方邦馬圖拉加馬爾浦出土 馬圖拉博物館藏

    秣菟羅造像 笈多時期 砂巖 高183厘米

    印度北方邦馬圖拉加馬爾浦出土 印度新德里總統府

    秣菟羅造像 笈多時期 砂巖

    印度中央邦桑奇第1塔

    秣菟羅造像 笈多時期 砂巖

    印度北方邦馬圖拉高溫德那卡出土 馬圖拉博物館藏

    秣菟羅造像 笈多時期 砂巖

    印度北方邦馬圖拉 

    弗利爾博物館藏

    秣菟羅佛造像風格獨特,造型優美,在古印度佛教造像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秣菟羅佛造像從貴霜樣式向笈多樣式的演進和向域外的傳播,在佛教藝術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秣菟羅造像演變傳播圖

    笈多時代秣菟羅造像的佛像樣式形成造像準則,對歷代佛教造像影響極大。在北齊時代的曲陽和青州造像以及西藏造像等都能發現秣菟羅造像風格的影響。近年來在我國四川發現的諸如東漢延光四年佛像、四川彭山漢墓發現的搖錢樹座佛像等,是在古印度區域外發現的最早佛教造像遺品,佛像呈現顯著的秣菟羅風格。

    北齊 青州 佛造像

    青州的秣菟羅風格造像中,作為秣菟羅風格的典型特征所在的線條,已不似印度本土那么整齊均勻。最明顯的區別是:它沒有將線條做成繩索狀的裝飾,而是在追求一種毛筆線條的質感,節奏感和彈性更強些,帶有明顯的中國工筆畫的味道。

    秣菟羅造像藝術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其造像做工精良,造型優美,對古印度造像藝術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珍藏的這些秣菟羅造像,對于研究早期秣菟羅造像藝術是十分難得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很高的收藏價值。

    文:黃蓉

    圖:臻品圖片由黃蓉拍攝,其余來自網絡

    責任編輯:黃蓉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无码爆乳潮喷在线观看| 东京热人妻丝袜无码AV一二三区观| 亚洲日韩性欧美中文字幕|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蜜芽久久人人超碰爱香蕉|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国产资源精品中文字幕|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中文字幕|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APP|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婷| 午夜男女爽爽爽影院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午夜福利|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动漫 | 亚洲伊人五月丁香激情|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成年女人碰碰碰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妓女| 好满射太多了装不下了真人|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鲁鲁网亚洲站内射污|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人妻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日本|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少妇扒开毛茸茸的B自慰|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看|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 人妻少妇偷人无码视频| 人成午夜免费大片|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