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金丸(小金膠囊) 源于清代王洪緒《外科證治全生集》,原名小金丹。 方由木鱉子,制草烏,麝香,楓香,地龍,五靈脂,制乳香,制沒藥,當歸,香墨組成,具有散結消腫、化瘀止痛的功效。長于溫通、止痛。 其病機特點為寒濕痰瘀,阻于經絡,原治痰氣凝滯所致的瘰疬、癭瘤、乳巖、乳癖。 2、平消片(平消膠囊) 由郁金、馬錢子、仙鶴草、五靈脂、白礬、硝石、干漆、枳殼等藥物組成。 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散結、清熱解毒、扶正祛邪之功效,對毒瘀內結的腫瘤具有一定的緩解癥狀,縮小瘤體,抑制腫瘤生長,提高人體免疫力,延長患者生命的作用。 該藥長于祛邪、解毒。多用干熱毒熾盛、癌毒蘊結、虎實夾雜者。 3、西(犀)黃丸 出自《外科全生集》,方由犀黃,麝香,乳香,沒藥組成。 其主要功效為消堅化結、解毒散癰、消腫止痛。 本方突出以清熱解毒藥與豁痰散結藥為主,活血祛瘀藥為輔,以達清解熱毒,痰化瘀散腫消的目的。 其病機特點為火郁痰凝,血瘀氣滯。 為治療“乳巖”、“瘰疬”、“痰核”、“肺癰”之名方。 4、消癭五海丸 出自《古今醫鑒》,方由夏枯草,海藻,海帶,海螺,昆布,蛤殼,木香,川芎組成。 具有消癭軟堅、破瘀散結的功效,偏于咸軟溫通行散,原治脂瘤、氣癭。 5、五海癭瘤丸 由海藻,昆布,海螵蛸,海帶,海螺,海蛤殼,夏枯草,川芎,白芷,木香組成。 具有軟堅消腫、消痰散結之功效,原治痰核、癭瘤、瘰疬、乳核。 6、夏枯草膠囊 是《中國藥典》品種夏枯草膏的改進劑型,源于《證治準繩》,由夏枯草、和紅糖組成。 具有清肝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 以肝郁化火,痰凝血瘀為主治特點,原治火熱內蘊所致的頭痛,眩暈、甲狀腺疾病,乳腺結節、乳房疼痛。 以夏枯草為主要成分的劑型還有夏枯草顆粒、夏枯草片、夏枯草口服液。 7、大黃?蟲丸 出自張仲景《金匱要略》,方由大黃,磨蟲,黃芩,桃,杏仁,芍藥,干地黃,干漆,虻蟲,水蛭,蠐螬,甘草組成。 本方針對勞損正傷,陰血虧損瘀血內停病機。具有活血消癥,祛瘀生新之效,原治正氣虛損,瘀血內停之干血勞。 8、內消瘰疬丸 出自《醫學啟蒙》,方由夏枯草,玄參,青鹽,天花粉,甘草,白蘞,當歸,海藻,枳殼,桔梗,貝母,大黃,薄荷,連翹,海粉,硝石,生地組成。 具有軟堅散結,化痰消瘰之功,病機為氣郁化火,痰凝瘀滯,原治氣郁化火,痰凝瘀滯而致的瘰疬、痰核、癟瘤,或腫或痛,皮色不變。 #甲狀腺##中醫來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