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已婚的朋友聊天,她問我:中年夫妻之間,還有愛嗎? 我頓時愣住了,想了半天,給出了一個含糊不清的回答:也許,有的吧。 沒想到這個回答讓她非常激動。 她手一揮,說有個屁,自己28歲結婚,30歲生孩子,31歲與丈夫各睡各的屋,36歲那年吵架差一點兒就離婚,如今40歲,時不時還因為各種原因爭吵。 兩口子一吵架就開始翻舊賬,說當年要不是因為她、他已經怎樣怎樣了,又數落對方不關心自己,又抱怨生活艱辛對方不理解不體諒,說到心痛處,就口不擇言了,說日子沒法過了,還不如離了算了。 朋友說,如今只是看在孩子的份上,搭伙湊合著把日子過下去,歲數大了,身體也不好了,不折騰、還有個家,一折騰、就什么都沒了。 她說,自己也看開了,指望那個人的體貼關照,還不如靠自己,人到中年,哪還有什么愛。 她反問:我從20多歲跟著他,到現在已經40歲了,他還對我不滿意,他還有良心嗎? ![]() 朋友的話,讓我思慮了很久:人到中年,夫妻之間難道不談感情,只講良心嗎? 良心,是一個儒家名詞,解釋是:良心是一定的社會關系和道德關系的反映,是人們各種道德情感、情緒在自我意識中的統一,是人們在履行對他人和社會的義務過程中形成的道德責任感和自我評價能力。 說得通俗易懂一些,良心就是一種道德感,責任心和自律性。 在婚姻里,良心也許是指忠誠不背叛、勇于擔當責任、敢于承認錯誤、即使感情平淡,愛意得不到具體體現,也會為對方考慮,并且克制自己,為家庭而顧全大局。 如果以上觀點說得通,那么決定中年夫妻婚姻的、起絕對作用的,并非是愛情,而是良心! 就像我的朋友,質問她的丈夫:你還有沒有良心? 而不是花樣年華時,情侶之間的提問:你還愛不愛我? ![]() 一對有良心的中年夫妻,無疑會把生活過得更好。 比如,他們把愛情轉化成了親情,實實在在地把對方當成了一個需要自己照顧、理解的親人,情同手足、必不可少。 也有的把對方當成了哥們、戰友,兩人合力“打怪升級”,撫養子女、孝敬老人。 其實,能保證基本的婚姻忠誠,有錢一起花,有事一起扛,生病時能互相照應,努力把家庭角色做好,停止無休止的爭吵,不家暴、不漠視,能夠正常交流,就已經很不錯了。 人,都是在各種妥協之下逐漸放低自己底線的,沒有愛了,如果還有親情,還念舊情,還有良心,那日子還是可以過下去的。 人到中年,夫妻之間,真的不用太糾結有沒有愛了。 經過生活的歷練,人心和人性都看得多了,當知道這世間的愛情,沒有永恒,它一直在消磨、消退…… 激情的衰減和厭倦的不可抑止都非人力能左右。 ![]() 楊絳先生在《一百歲感言》中說道: “夫妻之間,窮時考驗的是妻子,富時考驗的是丈夫,中年夫妻全靠良心。激情退去時婚姻才剛剛開始,婚姻的本質是陪伴和責任,而成熟的愛靠的是良心。人生的后半場全靠責任……” 做人,要有良心。 良心,也包括善待那個與你一起“困”在婚姻之中的那個人。 如若違背了良心,婚姻就真的沒有立足之地,也沒有持續下去的必要了。 幸福的婚姻,不過是兩個有良心的人互相尊重得來的。 做你應該做的,那是應盡之責。 中年人的后半生,說婚姻,說幸福,憑的都是良心和責任。 ![]() (圖片來源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