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步有減肥功效,但是很少增強體能的功效。” 開篇之前,首先要明確幾個邊界。 1、這是指散步,不是指快走。兩者有著巨大的差別。 2、對效果的需求是“鍛煉”,而不是“放松身心”。 3、缺乏鍛煉者,動輒心率飆升,不在此討論之列。 散步一定有好處,如當你久坐,或者在馬桶上蹲得雙腿酥麻,起來活動活動尊腿,散步5分鐘,效果良好。 又或者為了一件事情,百轉愁腸,茶飯不思。起來去找個安靜的地方(最好有樹林)轉圈蘑菇,有可能靈光一現,思如泉涌。即便不思如泉涌,沿途看到美女傲傲然錯肩而過啦,或者一只碩大的金毛犬在不遠處奔跑嬉戲啦,都可能使腦子一空,頓然輕松不少——要說散步的好處,大概對這個頭大如斗狀態下的精神治療,意義更加重大。 “鍛煉”一詞,其詞根來自既“鍛”又“練”。 鍛者:將金屬加熱至可以令其自由變形狀態下,錘之打之。突出一個刺激強度大。 練者:反復操練,使其成為自然。突出一個重復性。 所以,反復地加大刺激,使性狀發生改變——也就使得我們得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達到這一步,前提是刺激要足夠。 而散步,固然也有動輒萬步之巨,但刺激不大。有燃脂供能的過程,但沒有使身變強,使體更健的功效,就是因為強度不夠。 一、散步不同于快走 快走就不同了。 君不見競走比賽的運動員。氣喘吁吁倒是未必,因為他們的心肺都經過專業訓練,在比賽中,能夠保持節奏,使自己處在那個最大發揮能力和保持不要氣喘吁吁的平衡點上。但免不了到比賽的后程,也露出咬牙切齒,痛苦猙獰的表情。 這個保持在最大能力發揮和盡量維持不要過于氣喘吁吁的平衡點,就是有氧強度的上限。 說到底,還是強度的問題——再直觀地表述,就是心率控制。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說散步為什么基本不能強身健體。 我習慣說心率區間,但是心率區間的劃分,各有不同,而且不同的運動形式下,即便同一個人,其心率區間的分法,也不宜相同。所以,還是妥協一下,說一般人們比較熟悉的數字吧。 對于運動有素,心肺基礎功能健全的人來說,大致熱身的心率上限在120~130的樣子。大眾化一點,以120為標準吧。 也就是說,120的心率,算是開始對心肺有點刺激強度了,那么最起碼,要達到配得上“鍛煉”二字的功效,那么心率怎么也得在120開外,并且持續保持。 在120-140之間,差不多就是燃脂的效果。對肌肉力量等沒有大的效果。換句話說,如果在這個強度跑跑步,可以瘦身,但練不到肌肉強度。 如果要通過跑步來練肌肉,恐怕要到力量區,也就是大概4區以上。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怎么著心率也在150以上了。 可能有人要反駁了:力量不是通過杠鈴蹲起來練嗎?跑步怎么能練力量呢? 這話有點抬杠,杠鈴是練肌肉本身(肌肉是力量的發生裝置),速跑直接在現有肌肉前提下,加強奔跑時的力量,怎么就不可以呢?肌肉和力量,這是兩個相關卻不同的概念啊。 聽戲曲需要播放設備,你不能說一臺播放機就等于京劇、越劇、黃梅戲啊…… 如果是快走,就與散步完全不同了。 我沒有練過競走,但是快走卻是經常有的,特別是在外出采風的時候,我經常喜歡走著去。在到達某個拍攝點之前的途中,能夠把心率拉到120左右,十分常見。這就算是在鍛煉了——心肺方面的刺激。 但是,由于過程中經常會因為拍攝而停下來,所以,平均下來,也不高。 當然,如果僅僅是為了減肥,不著眼于提高體能(我認為提高體能,就是速滑說的“強身健體”,燃脂不具備這個功效),那么強度小一點也是有益的。 下圖是一個徒步一小時的記錄,時速6公里多一點,日常生活中,算是比正常速度略快的徒步。 1小時快走燃脂=54%*469=253大卡。 下面的是一場放松跑(恢復跑、慢跑)。從數據上簡單地對比,燃脂來供能的熱量數是:551大卡*34%=187大卡。 考慮到后者時間短10分鐘,10分鐘相當于1/6小時。要是把時間因素考慮進去,實際上燃脂量,幾乎差不多。 二、老威的基本結論 1、只要在動,一定比不動好。所以,無論跑步、快走、散步走,都是有好處的。 2、快走以上的強度——當然包括跑步,有從刺激心肺,到強化肌肉,加強力量的功效。如果我們把這稱為俗話說的“強身健體”,那么散步,基本沒有這些功效,因為強度太小。 3、同樣是在“走”,散步與快走完全不是一回事。 三、體重增減是否胖瘦的“金標準” 雖然我們經常把減肥、減重、減脂這些概念混用,但是其實是不一樣的。減肥主要為了減脂。 我們常用BMI(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來表示一個人的胖瘦。 如果光算體重,那么很多健美人士的BMI可能遠遠超標,因為他們的肌肉比例實在太大了,以至于體重太大了。 我個人非常信服下列關于身形的比例,大家可以參考: 而體脂率的計算公式,我比較推崇下面這個公式。 男士:A=腰圍厘米*0.74 B=體重公斤*0.082+44.74 BFR=((a-b)/體重公斤)*100% 女士:A=腰圍厘米*0.74 B=體重公斤*0.082+34.89 BFR=((a-b)/體重公斤)*100% 評定標準如下:男士不超過25%,屬于正常范圍。
四、你的運動是否在減脂? 1、不能看有沒有出汗 運動中正常出汗對健康有好處,但不能得出不出汗就沒有好處的結論。 很多人認為出汗就是脂肪在燃燒后產生的氣體和水。 俗稱的脂肪燃燒,實際是個脂肪“被氧化”的過程,人體內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代謝發生時,甘油三酯首先轉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在細胞線粒體內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所以很多跑步愛好者,都會說“增加線粒體”,線粒體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功能它是有氧呼吸產生能量的主要場所,相當于生產車間。 一節有效的減肥課,可能出汗,也可能不出汗。有氧運動,大概率會出汗,力量訓練,有可能不出汗。天氣悶熱的時候,有氧運動出汗多,涼爽的高氣壓天氣下,舒爽怡人,像北京現在的氣候,可能汗出來就干了,身體感受不到出汗(實際也在出)。 事實上,汗水最主要的功能是調節體溫。此外大量的汗水,可能還跟身體虛弱有關系,跟脂肪燃燒關系不大。 以自己是否大汗淋漓,來衡量眼下是不是在進行減肥大業,恐怕往往會失望。 2、心率越高,強度越大,有它其他方面的效能,但并非減肥效果越好。 事實上,盡管高心率區可能總的消耗量會增加,但是燃燒脂肪的比率卻會降低,當強度達到4-5區的時候,燃脂比例非常低,我實際訓練中,到心率4-5區,燃脂比例可以低到10%左右。在低強度區的燃脂效率更高。所以如果為了減肥這個目的,就單次訓練的燃脂更多作為追求的話,應該盡量在低心率區。 4、如果時間不充分,建議用高強度間歇,盡量達到較高的當次消耗總量(盡管燃脂率會降低,導致本次訓練燃脂量降低),但會增強后燃效率——后燃時間里,燃燒的只能是脂肪。 高強度間歇的另一個好處,是能夠在減肥的同時,增強體能。這是我同時鼓吹通過低強度慢跑,和定期的高強度間歇,來促進減肥大業的原因。 ==================================== 作者:老威修斯william,個人公眾號:老威小屋。運動大叔,跑步和健身愛好者,跑步是運動的其中一個手段。每月保持200至250公里的跑量。崇尚“科學訓練,合理飲食”的健身原則,倡導戒煙斷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為主,以適當追求競技能力為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