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哲學人生網 ,作者我是哲學君 哲學人生網. 反思人生的問題,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靈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樂。這就是我的哲學人生網。
作者:哲學君·沅芷 來源:哲學人生網(ID: zxrsnet) 月關在小說《醉枕江山》中寫道: “家是月光下的傾訴,家是夕陽里的攙扶,家是一份重擔,也是一份責任,家是真正能讓你覺得溫暖、自由、放松的地方。” 家,不是爭勝負和論長短,不是責備和冷冰冰的質問,更不是學校和課堂;家,應該是承載愛和歡樂的殿堂。 拒絕家庭內耗,從三次放下開始。 01 與父母,放下爭執 《弟子規》有言:“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父母有過錯的時候,為人子女應當勸諫使其改正,但要注意方式,勸說之時,要用恭敬與和顏悅色的態度,而不是跟父母過分爭執或大發脾氣。 梁啟超工作的時候,同父親居住在一起。 父親思想守舊、傳統,尊重封建禮教,和成年后的梁啟超總有很多分歧。 梁啟超一直主張維新變法,家里總是有很多客人要來談論相關事務,當時維新派的各種做法,讓他父親非常難以接受,并為之惱怒,差點與他大發脾氣。 梁啟超曾經試圖說服父親,希望父親來支持自己,多次的溝通后,發現父親非常頑固,完全聽不進去,并且與他據理力爭,甚至影響到父子關系。 這讓梁啟超很為難,他不能拒絕客人到家里了解更多事宜,也不愿意和父親相互爭執。 后來,他為父親安排一間安靜獨居室,離客廳商談的地方距離遠一些;有人來時,打擾不到父親,沒人來的時候,就陪父親下下棋、喝喝茶,一家人祥和快樂。 《禮記》中說:“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放下爭執,懂得讓父母樂其心,換位思考,才是做子女最大的孝順和善良。 放下爭執,耐心的勸導和指正,不爭不辯,才能讓父母感受到關心和陪伴。 02 與伴侶,放下責備 楊絳曾說:“我一生最大的功勞,就是保住了錢鐘書的淘氣和那一團癡氣,讓錢鐘書的天性沒有受到責備和壓迫,沒有受到損傷。” 楊絳在《我們仨》中寫道自己與丈夫相處的許多事情,在簡單的日常生活中,錢鐘書先生已經不是什么知名作家,而是和妻子朝夕相處的伴侶。 每天都要面對柴米油鹽、家長里短和生活中的許多考驗,這讓在事業上是文學大師的錢鐘書經常手忙腳亂,鬧出很多笑話。 楊絳在生產住院的時候,錢鐘書去探望妻子,經常出現很多差錯,家人燉好的雞湯,讓他帶去,他竟然忘記。 在醫院的時候,他一不小心就把桌上墨水灑在病床上,剛剛走動幾步,又撞到身后的臺燈,讓病房的氣氛顯得亂糟糟的,探望完妻子之后,剛出門又丟了東西。 總之,去醫院也沒有幫上什么忙,反到增添許多麻煩,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經常搞得自己都一塌糊涂。 才生完小孩的楊絳,身體很虛弱,沒有什么力氣,就連生活自理,都需要別人幫助才能完成。 丈夫每次來,沒有幫上什么忙,還總添麻煩,如果是別的女性,或許早就責備起來,甚至是發一頓牢騷了。 然而,楊絳的性格非常好,她不僅沒有責備丈夫,反倒認為這只是一些生活瑣事,丈夫在這些小事上,糊里糊涂地出一些差錯,反倒是不失可愛。 每次發生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楊絳都會說:沒事了,不要緊,一會兒重新再收拾。” 楊絳沒有通過責備和抱怨去解決問題,她以一顆包容的心,接納對方的不完美,沒有過多束縛,讓丈夫于輕松自在的家庭環境中,簡單的做自己。 馬克吐溫曾說:“時光荏苒,生命短暫,別將時間浪費在爭吵、道歉、傷心和責備上。用時間去愛,哪怕只有一瞬間,也不要辜負。” 婚姻,是一場兩個人的修行。 放下責備,相互體諒,要尊重彼此的天性,讓兩個人在輕松的氛圍中做自己。 放下責備,相互鼓勵,多一些溫暖和包容,讓雙方于婚姻中共同成長和進步。 03 與孩子,放下比較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 “用比較來鞭策孩子,只會讓他喪失信心、內心受傷。要找到他的優點,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都有擅長的領域或生疏的地方,根本無從比起,學會取長補短,因材施教才是關鍵。 在電視劇,《小舍得》中,南儷因為職場失利,讓她認識到高學歷在競爭中的優勢,她將自己的失敗轉移到女兒歡歡身上。 從此,對歡歡的各科成績都非常重視,歡歡的天賦是在藝術和組織才能方面,而不在數學和英語方面。 南儷已經顧及不到女兒的長處,在她的眼里只有學習成績。 她整天拿孩子和全班第一的米桃去做比較,眼里都是米桃的優秀和聰明,女兒被自己貶損的一無是處。 后來女兒從班里中下水平,考出了和米桃并列第一的好成績,她依然不滿足,覺得還沒有像米桃一樣拿到奧數賽的冠軍。 這讓一項綜合素質優秀的歡歡內心逐漸扭曲,覺得父母眼里沒有她,他們心里只認可米桃。 于是,歡歡開始討厭米桃,甚至在班級里欺負米桃,處處與她為難,曾經非常友好的伙伴,變得越來越遠。 南儷得知后,不問事情的原因,強迫女兒給米桃道歉,并讓女兒親口承認自己是嫉妒米桃,應該向她學習。 歡歡徹底心寒了,一天夜里,她發著高燒,在新冠疫情肆意時期離家出走了,南儷失去女兒,四處的去尋找。 最后,和老師冒著大雨,在歡歡獲主持人獎項的地方找到女兒。 女兒哭到:“你根本不愛我,你總是拿我跟別人比較,眼里只有成績,只有面子,從來不在乎我的感受。” 放下比較,不拿孩子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去比高下,才能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孩子。 放下比較,不要只在乎學習成績而忽略真正的關愛,才能擁有健康的親情和心靈。 ▽ 《禮記》有云:“父之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一個家庭最重要就是夫妻和睦,兒女相伴,而不是處于傷心、抱怨、焦慮等內耗之中,讓美好的時光白白浪費,一去不返。 放下爭執,放下責備,放下比較,一家人相互照顧,親密陪伴,共同進步,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真正的幸福。 點亮在看,歡迎轉發,倦鳥歸林,魚翔淺底,落葉歸根,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余生愿你我家人圍坐,其樂融融,在歡聲笑語中感受美好與幸福。 作者:哲學君·沅芷,來源:哲學人生網(ID:zxrsnet)哲學人生網,數百萬人關注的微信大號,反思人生的問題,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靈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樂。 原標題:《一個家庭停止內耗,從三次放下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