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醫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仍有許多醫學上所攻克不了的難題,癌癥可說是最為典型的未解疾病了。如果聽說得了癌癥,無疑就是被判了死刑,大多數人們都是對此非常恐懼的。 在我國每天就有一萬人被確診為癌癥,每分鐘都會有8人被診斷出患有癌癥,任你是多高地位,還是巨富之家,對于癌癥也一樣一籌莫展。 雖然現在對于腫瘤治療已經建立了一套科學診療方案,但是還主要是以手術、化療、放療作為治療手段,放化療的副作用是很大的,讓不少腫瘤患者痛不欲生。 而在腫瘤治療領域,我國特有的中醫學術所發揮的作用就越來越顯著了。中醫教授張代釗先生用73年時間尋求中醫治癌方法,想方設法為病人減輕痛苦。 1995年張代釗畢業于山西醫學院,從此以后,他潛心研究中西醫兩者之所長,為推動中西醫結合一直不斷努力。隨著他的臨床經驗越來越豐富,他對于腫瘤治療傳統方法,殺敵一千自毀八百的方式產生了疑惑。 中晚期腫瘤病人大多數會通過手術方式切除腫瘤,但是手術無法徹底切除干凈,隔一二年又會復發,而為了治療腫瘤,很多醫生 采用加大放化療量的方法,這就會使得病人發生惡心嘔吐、腹瀉腹疼、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毒副作用。 西醫對此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哪疼醫哪,打止痛針、給予輸液消炎,或是給患者輸營養。 為了解決病患們的痛苦,張代釗從1960年開始對于放化療所產生的毒副作用開始了攻堅之戰。他試著用中醫的方法來治療。 在研究期間他翻閱了大量古醫典籍,發現中醫針對腫瘤講究扭虛扶正,改變腫瘤生長的惡性土壤,就可以起到抑制腫瘤復發和轉移的目的。 方法有了,但是驗證起來仍然十分困難。他在這方面一摸索就花費了十年之久。 直到1970年,因為當時河南林縣和周邊地區患食管癌的病率高居世界首位,并且呈現家族內部高度聚集的情況,這引起了全球醫學界的關注,所以國家組織了一批精兵強將去當地做癌癥治療試點,張代釗也作為北京醫療隊的副隊長入駐當地。 張代釗在當地和百姓們一起吃腌菜,糠餅,在此他發現了當地百姓的飲食習慣都是偏愛吃燙食,硬食,吃飯粗又快,這種飲食習慣所以導致了當地食管癌高發。 張代釗于是和醫療隊成員們一起甄選出50多種抗癌的中草藥和藥方給病人們治療,并且還在當地建立了小藥廠,根據患者病情研制新藥、針劑、散劑、糖漿等治療用藥,中西醫結合進行治療后沒有發現一例毒副作用出現。 這兩年的臨床經驗讓張代釗更加堅信了中醫對腫瘤的扶正思想,證明了中醫確實對治療腫瘤有效。 張代釗認為惡性腫瘤治療具有復雜化,綜合性和個性化,所以中西醫單打獨斗都不能戰勝癌癥,只有中西醫結合,相互協同才能讓治療結果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現在92歲的張代釗仍在學習英語,他認為要發揚中國中醫學,就需要和全世界醫學同仁廣泛交流,并且為了治療更多病患,他還學會了網上看病,每周都會堅持五天出診。 在1994年,張代釗還出了自己的一本著作《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癥有效病例選》(此書已譯成英文版在英、美等國家發行),在2001年出了《張代釗治癌經驗輯要》一書。
他還曾提出防癌大于冶癌,平時可用薏仁、芡實、高粱、蓮子浸泡一晚,第二天早上加上紅棗三顆煮成米粥,長期服用,可以幫助腫瘤患者消腫,促進消化吸收,補充營養,有利于健脾祛濕,保健養生。 |
|
來自: 檸檬豬nyzbh9re > 《中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