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多微笑,少計較。 作為“國醫大師”許潤三先生的忠實粉絲,看他的節目完全是一種享受。他面容慈祥,說話家常,平易近人的微笑里,都是和煦陽光。 有人說,人修行到一定程度,就是一臉佛相,一臉福相,看啥都順眼,見誰都親切。 許潤三先生說,養生,第一要務是養心。心態好一切都好;心靈通,萬事皆通。 他樂呵呵地解釋,人活著,不高興是一天,高興也是一天,干嘛跟自己過不去呢? ![]() 在我看來,多微笑本身就是一種養生,心情舒暢,氣血貫通;神采飛揚,意氣風發,這本身就是生命最好的姿態,不是嗎? 靚麗人生,總是心態好,沒煩惱,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因為看得開,自然霧散云開; 因為想得通,才有順水順風。 ![]() 2 第二:多做事,少思慮。 俗話說,為人在世,不可一日無事。 常言道,一勤天下無難事。 人在事上磨,人在事中修。 活著就是做事,把事做到位,把人做到位,就可以稱得上圓滿了。 熱情洋溢的工作,帶來五彩繽紛的生活;酸甜苦辣的體驗,都是豐富人生的收獲。 工作本身其實涵蓋了勞動、運動、活動,不論是體力,還是腦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物質基礎牢固,精神世界豐盈,一舉兩得。 ![]() 在自己喜歡的工作中,一個人往往青春在線,活力十足,既有成就感,又有幸福感,妙趣橫生,別有洞天。 陶醉在自己的事業里,私心雜念蕩然無存。 記者問許潤三先生有什么養生秘訣? 許潤三笑瞇瞇地說:“其實啊,每天給別人看病,就是我最大的長壽秘訣。” ![]() 3 第三:多忙碌,少閑暇。 作為醫生,許潤三先生恪盡職守,92歲他還堅持每天查房,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資料。 他不止一次說,人活著,就要忙忙碌碌,別不讓自己閑下來,有意義的忙碌最有價值。 在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人,上班的時候精神奕奕,說話聲若洪鐘,走路虎虎生風,退休了一蹶不振,老態龍鐘。 ![]() 究其原因,無外乎“太過閑暇”。 古人說得好,“無事生非”。 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用進廢退。 太閑暇無事,就會跟時代脫節,跟火熱的生活背道而馳,跟幸福的未來南轅北轍。快樂不僅不會增加,煩惱反倒如約而至。 許潤三先生常跟學生講,人不能脫離工作、脫離社會,否則腦子就銹掉了。 多工作,價值源源不斷; 少閑暇,快樂相依相伴。 ![]() 4 第四:多開朗,少郁悶。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不論是對待生活,還是對待工作,許潤三先生總是保持樂觀開朗,笑容可掬。 有些老伙計也問過他,你沒有難事兒愁事嗎? 許潤三先生忍俊不禁,說我也是凡人,大家都一樣,煩事愁事誰都有,但是愁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樂觀面對,反倒更容易柳暗花明。 ![]() 許潤三先生還認真地寫了條幅,把“笑看人生 ”掛在墻上,當成座右銘,時刻不忘。 身邊很多人都被他的“快樂”所感染,也總是笑聲朗朗,其樂融融。 他喜歡跟身邊的人開玩笑,風趣交談。有時候,金句頻出: “活著就是勝利,賺錢只是游戲; 快樂才是真諦,生氣損傷自己”。 樂觀,就是自己給自己的“陽光”,有它陪伴,四季溫暖。 ![]() 5 第五:多讀書,少空虛。 從5歲進私塾開始,許潤三先生就跟書籍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生以書籍為伴,不離不棄。 我們都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也知道“開卷有益”,但是在電子信息化時代,能夠堅持讀書,數十年如一日者,鳳毛麟角。 我們也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腹有詩書氣自華”;能夠潛心研究,始終如一者寥若晨星。而許潤三先生就屬于這類“少數人”。 ![]() 早年,因父親引薦,他拜在名醫崔省三門下,專修杏林之事。 因為行醫,老師授課機會不多,見他好學,就把書房鑰匙給了他。 他一頭扎進書籍的海洋,如饑似渴閱讀,認認真真筆記,遇到問題記下來,有了合適的機會,再求教老師。 他的這個良好習慣,一直延襲到鮐背之年。 除此了專業經典之外,其它品類的著作,許潤三先生也多有涉獵,也是讀得津津有味,說他博覽群書,恰如其分。 對他來說,讀書就是“腦運動”的最佳方式,日久天長,獲益良多。 ![]() 6 第六:多規律,少放任。 對于健康生活,許潤三先生一直提倡“注重生活規律,不可放任自流”。 作息方面,早睡早起,是規律; 飲食方面,吃雜吃少,是規律; 情志方面,開懷豁達,是規律; 專業方面,仁心仁術,是規律; 生活方面,知足常樂,是規律; 幸福方面,感恩一切,是規律。 ![]()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關于飲食,許潤三先生有“3大原則”:不挑食,不偏食,不厭食。 五谷雜糧,時令蔬菜,對他來說勝過珍饈美味;他喜歡吃煮玉米棒子,午飯加一點肉,配合一點白酒。 晚飯,必須清淡,各類粥品是他的不二選擇。 許潤三先生說,快樂幸福簡單,健康長壽不難,只要牢記4句話,輕松實現: 保持內心的平和,保持規律的生活; 保持精神的寧靜,做好該做的事情。 |
|
來自: 朱永林548cr9af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