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因為轉專業課程的差錯,被學校通知延畢1個月,和室友打了申請,也羅列各種證明,但因為個別老師的意見被駁回;處理一些轉專業沒結束的手續和交費;喝了很多酒,酒量提升效果顯著;生物鐘整體延后2-3小時不等;食欲降到最低,有幾天只需要維持基本進食;運動量幾乎為零。
在開年的時候我沒有想過會是這樣的光景,我本以為今年該是不差的,至少不應該是這樣的,二月的時候拿到了還可以的考研成績,三月順利結束了論文,四月完成了考研和畢業答辯,也結束了一個大的工作項目,一些成績堪堪落定,男友也順利結束階段性任務,拿到心悅的offer,不能不說,運氣好得像是賺到了一樣。
再之后的情形就急轉而下,大環境不樂觀,每天手里接觸到的信息帶來的情緒壓力,漫長地在家工作,仿佛生活在孤島,也正是因為與外界頗為隔離,所以互聯網帶來的情緒才更加鮮明,也更有所疼痛。
期待是一點一點降低的,原本以為半個月就能結束的事情,逐漸延遲到了一個月,又最終成為兩個月,這兩個月足以打消所有計劃里的興致高昂,讓一切設想都成為不確定的暫時,再加上持續累積的不算正面的信息和情緒,結果就是,期間即便我試圖強打精神,也依然像被扎漏了一個口子的氣球一樣,再怎么吹氣也只能硬挺一會。
這樣的結果真的很沮喪,不作任何橫向對比的,私心地講,今年我本有創造很多愉悅和美好的機會,學妹笑稱我“學業事業愛情三豐收”。
坦白說,我也想感受豐收,因為為了這些豐收實在是付出了足夠多辛苦,也錯過了太多的四季,所以才想用為數不多的大學時間去旅游和戀愛,去回歸校園,我知道我成長的節奏,知道我已經在朝著一個干練的職場方向發展,但我本有機會摘下工牌,拿飯卡走回食堂。
我不否認,長大是必然且欣喜的事情,是因為知道長大是必然的,才特別想珍惜長大前的寶貴,因為這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東西。
但我沒能留住,更重要的是,沒有人能償還這種遺憾。這種感受像極了過去任何一次失去,失去所有的,也失去沒有的。
其實面對所有發生的,看見的,感受到的,我真的很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做不到,我找了很多理由來說服自己,讓情緒的平衡木盡可能地保持平衡。我也很想心安理得,不想把靈魂拿出來天天炙烤,但沒有用,真的盡力了。
我也有學習克制,認識到多愁善感只會把自己的情緒逼上絕路,所以我在五月也很努力地局部性斷網,和不與人交流,剩下和互聯網的接觸和與人的交流都是必要的,躲不過的,我也稀釋了感知,不再有溢出的同情心。
唯一有進步的,可能是真的戒掉了自憐情緒,我不再因為想起過去的弱小而覺得傷感和抱歉,也不再因為親密關系里的誤讀而聲淚俱下地辯駁。我真真切切少了很多力氣,發生了那么多的故事,說得清緣由、邏輯和分析,但最后不過一個心愿而已。不要互相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