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新媒體文學 I 詩歌驛站(端午詩會)(406期合集)

     河粉文學沙龍 2022-06-01 發布于遼寧

    \ 新媒體文學詩歌驛站

    Poetry station of New Media Literature

       新媒體驛站詩人

      Poet's Station 

    1.斯豹2.李洪3.相思九哥4.丁衛華5.龔翔6.野馬7.賈萍8.杜曉旺9.陳鵬10.惟莊11.張冠12.齊春玲13.容止若思14.劉艷芹15.劍君16.冰燕17.半壁心空18.呂素慶19.張娟20.牟民21.尹利民22.劉雪中23.龍躍國24.遼寧一蓮25.徐學明26.韓斌27.雪中墨28.可伊29.丁顯濤30.水云間31.徐建彬32.張誠33.邢萍34.王恩貴35.左藝36.盧枚37.馬云38.朦朧39.李牧40.張弛41.韓東林42.孫雙立43.問渠44.王景波45.雨夢46.劉佩學47.優倫48.張文霞49.牧風50.東永學51.傅興財52.王龍臣53.杜鵬54.雪中傲梅55.周嫦娥56.田浩國57.劉偉58.獵獵風59.湖上清風60.雷海紅61.吳繼瑜62.心靈守候63.張友國64.李茂林65.皖風親胡66.馮巖(忽略排序)

    詩人佳作

    The poet's excellent works

    1.汨羅江岸

    文/斯豹(內蒙古)

    第一個被靈魂埋葬的人,

    一定是屈原,一定是這個憂國憂民的楚國大夫,

    亂世激昂問天,卻又回天乏術……

    碧水嗆過不散的鄉愁,

    蒸騰進返回先祖故居的雨里。

    時光緩慢地確認他無法遺傳給后人的孤單,

    至于那份至純至切的死亡,

    已化作世世代代最凄美的詩句。

    2.五月初五,重復一些陳年的細節

    文/李洪(重慶)

    在反射塔樓的玻璃窗上

    掛幾根風干的艾草和菖蒲

    向南跪拜的姿勢,源于父親言傳身教

    半杯來自故鄉的雄黃酒

    從清晨醺醉到太陽下山

    打電話給鄉下的母親

    讓她把硬朗的方言遞過來

    敲落淤結在耳畔的風塵

    她說,后山的映山紅開了一茬又一茬

    冶癒過咳嗽的車前草長滿半坡

    她說,清明節前夜走失的羊回來了

    她又在路邊的老梨樹掛上醒目的紅綢

    3.汨羅江

    文/相思九哥(湖南)

    還沒邁進農歷五月門檻

    長江水就開始倒灌洞庭湖

    洞庭湖借水之力

    將一條江扛在肩上

    慢慢抬起來,抬起來

    直至五月初五

    直至河伯潭,直至

    一股巨大的水流打個旋渦

    方按來路返回

    我不知道是母親河派信使

    來此祭祀,還是一縷

    魂魄故地重游

    傻坐潭邊等著盼著

    時光倒流或者一葉扁舟

    從楚國溯水而來

    盡管時間疾駛二千余載

    但藍墨水的上游

    依然是那條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的汨羅江

    4.域外端午

    文/丁衛華(上海)

    在這里今天我們不裹粽子

    不談艾草和蒲葦

    不議論汨羅江面沸騰的龍舟

    不指責魚蝦的無情和貪婪

    不為號子的吶喊鼓掌

    不貪戀雄黃酒的可口甜蜜

    不批評凡夫俗子的絕情和無奈

    不鼓勵盜取仙草的沖動

    不表揚將功補罪的執念

    不哭泣米、豆、蛋黃、香菇的骨肉分離

    不褒獎抱團取暖一時的和氣

    感恩或報答糅合一起的浪跡天涯

    需要幾世才能由生分嬗變成你儂我儂

    香囊暗解情愫

    蘆葦流落在一衣帶水的街頭

    四處飄揚的非遺錦旗

    讓我這個異鄉人

    難以吞下這份委屈

    5.端午即將蒞臨

    文/龔翔(北京)

    2022年5月27日,稀疏平常的日子

    有陽光,有風。在燕地,一場大疫。捅嗓子,測核酸

    然后,擁有細嗅煙火的權利。

    此刻,讀一首詩,發現一個男子的焦慮和隱秘的美

    神諭被戰火燒斷,他把身體填進河流。

    他想到:狐死必首丘。視向里的楚國:香草,嘉樹,世代繁榮

    他只留下了刀鋒

    2300年后,(端午即將蒞臨),讀他的詩,

    我想象:他以我的身體返回,手持諭令

    走過的地方,陰霾長出白楊。麥浪持續芳香。

    6.那個懷抱沉石的人又回來了

    文/野馬(安徽)

    汨羅江水暴漲,那個懷抱沉石的人又回來了

    香草美人其實是一種情懷,在詩意里高舉一把蒲劍

    楚辭里有家國之戀,石子拿走了屈子的氣節

    二千三百多年的風月里,龍舟競渡一茬又一茬

    粽葉包裹的隱喻里不止于一位詩人的自沉

    當生則生,當死則死

    不簡單啊,以你的一躍成為天宇中最亮的那顆星

    照耀年年五月初五

    7.端午節

    文/賈萍(云南)

    端午,雨水忙著趕路

    綠蘿穿著綠色的袈裟,攀爬于自己的藤蔓

    佛嘆息在歲月的韻腳處,一只蜜蜂畫著八字

    將朝霞扶在光亮處

    隱退的夜色,不再露出牙齒

    做一個心胸狹隘的人

    8.給艾蒿敬了三杯酒

    文/杜曉旺(陜西)

    端午節前

    鄰居送了一把

    新采的艾蒿

    拿回家后

    老婆噗噗噗

    直接敬了艾蒿三杯酒精

    按照古代的禮儀

    又把艾蒿

    扶到了門口

    9.屈原

    文/陳鵬(湖南)

    你把佩劍還給了上蒼

    閃電就此開始縫補著天空的罅隙

    汨羅江是一片巨大的粽葉

    包裹你干凈的軀體

    人間的端午,從此,端出一份

    江山的《天問》與《離騷》

    君王的天下事如江水不絕

    每一座楚山都依附你的靈魂

    每一片風都塑著你衣帶飄飄的形狀

    每一陣雨聲都是你縱身一躍前的哽咽

    而艾草,是你的佩劍在人間的肉身

    守護著楚湘大地百姓的門楣

    而石頭,江中每一塊石頭

    已悔清了兩千多年的愁腸……

    10.望德山

    文/惟莊(江西)

    “仰視才見,心中的德山。”想上去

    攀附一朵云彩,或是駐足于水邊

    隨潺潺溪流而下,我饑渴難耐了

    由此,折疊一生的希冀

    乘風飄來

    來眺望比遠方還深邃的幽谷

    比桃花還燦爛的春季

    面對著黃昏,映一抹夕照

    俯首于屈子風骨,學做

    一個不屈的愛國者

    投身千年煙雨。若是氣息尚存

    可狂放,可飲酒,也可

    沐浴德山松濤

    將小我擴大,生長定力

    隨后也會

    甘心臣服于其足下,依托山的偉岸

    滲入蔥蔥綠蔭

    與龐大山體相連

    終歸有一天,內心擁有了

    擁有一份期待

    劃過星光,披一身的月色登頂

    11.詩詞里的端午節

    文/張冠(湖北)

    提前一周就吃了粽子

    我拎起時光

    來到戰國初期

    那時候,屈原的手法很浪漫

    詩詞懸日月

    楚國的雨期很長

    一直下到離騷里

    汨羅江的魚頗有靈性

    它們上下求索,空腹以待

    咬文嚼字,流芳萬里

    今年端午節,我在老家

    為先父舉辦一場法事

    聽道士穿越陰陽的誦經

    仿佛也在寫詩填詞

    12.端午,歷史的一枚紐扣

    文/齊春玲(黑龍江)

    野艾盈袖的早晨

    有香草的味道

    從一條江岸彌漫開來

    我仿佛看見屈子一襲白衣

    從天上,沿路

    返回人間

    詩人的名字是歷史的一枚紐扣

    系在五月的日歷上。有多少年了

    這節日,還是這么熱鬧

    唯獨你很寂寞

    我也是

    去年的荷塘穿著今年的衣裳

    被星星照亮。風聲

    再一次經過我們。一位頂天立地的詩人

    像極了萬念燈火上空熟稔的月亮

    清高,但并沒有疏遠人間

    13.吊祭屈原

    文/容止若思(遼寧)

    二千多年,汨羅江畔

    峨冠博帶衣履蒙塵

    披發行吟苦難訴

    忍辱憂思國都

    怒叱奸權

    濤濤汨羅江水,奔騰千里血淚咆哮。蕙芷蘭馨泣玉露

    九歌仰首天問,風雷滾動

    揮昌蒲之劍

    劈開邪魔之鬼魂

    舞寬帶博袖 飄落離騷

    隨滾滾蒼涼而去

    抱石縱身江水

    洗白忠魂絕世傲骨

    楚辭詩魂天邀

    詩詞歌賦之仙宗

    芷荷為衣裳

    仙駕香風抒寬袖

    蒞臨五月受

    億萬拜祭

    14.輪回的棕子

    文/劉艷芹(河北)

    屈子抱石投江的那一刻

    絕然不會想到

    一枚棕子為保全他的肉身

    將自己五花大綁,縱身一跳

    喂了江中的魚蝦

    這一綁

    就是兩千多年的日月星辰

    每年的五月初五

    人們為它解帶放生

    如同一個替天行道的俠女

    為了回歸

    不停地毀滅和出逃

    它拒絕長大,棱角清晰

    分明是五彩線下的歷史

    筑起的無字碑啊

    而詩人的貞節無需牌坊

    何必再問

    天知,地知

    你知,我也知

    15.端午節

    文/劍君(湖南)

    父親母親,從菜市場回來

    聊起家常

    今年的糯米貴

    粽葉貴

    咸鴨蛋、紅豆、棗子……貴

    自始至終都沒聊

    端午節是個什么日子

    屈原是誰

    汨羅江在什么地方

    我聽了一會

    很想提醒他們

    腓骨便宜了

    你們沒有買艾葉和菖蒲……

    16.端午節

    文/冰燕(香港)

    一個人沉落

    江河的最深處

    給我們帶來

    一個節日

    當我們帶著微笑

    細細咀嚼甜香的

    糯米,綠豆,粟子

    與融于其中的肉

    如一群魚兒

    細細品嘗著一個人

    融入江水的

    身軀

    魚兒的記憶侵蝕了我們

    我們記住了一個人

    而忘記了

    他的失望,悲痛

    與深沉的愛

    17. 端午

    文/半壁心空(河南)

    五月,泊在漿聲里

    菖蒲、粽子、龍舟

    雄黃酒原滋原味

    用艾香打撈一位詩人

    《離騷》《九歌》《天問》的章節

    洇濕多少竹簡、幾個朝代

    那個詩人溯源而上

    蛾冠、束帶,身掛香囊

    以身相許汨羅江

    楚國從此淚流成河

    在端午,怎能不想起您

    一個把汨羅江墊高的人

    我就著粽子,咽下您的詩句

    眼里,一片水域

    18.九問

    文/呂素慶(遼寧)

    汨羅江水是否寒涼,那塊石頭流的淚

    有沒有淹沒岸邊蓬蒿

    投進去那么多粽子、咸蛋、雄黃酒

    貪食的魚鱉有沒有撐死,露出魚肚白

    《九歌》《九章》《離騷》《天問》

    可有在雨夜吟哦,讓江水溯源而上

    漁父: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漁夫有沒有夜半復還,撒網打魚

    川鄂咽喉,長江西陵峽兩岸,姊歸故人

    年年燃香燭為先生喊魂,可有聽到

    汨羅江悲愴了二干三百年,天下的魚

    是否都飲用過被度化的水

    從此世人皆醒吾獨醉

    如果《九問》有點離騷,是否被不敗風雨所惑

    香草美人,火鳳凰,可有從云水中來

    陪失散的魂魄一程

    19.端午帖

    文/張娟(廣東)

    荔灣江上。急切的鑼鼓聲飛到深處

    又遠遠折回。龍形獨木舟競相追逐

    一個主題

    我的祖母從清清白白的水里舀起糯米

    加入正道的甜棗。加入秉直的蓮子

    生命行走的方向

    要棱角分明

    窗外。雨水停停落落

    大地閃閃發光

    仿佛一遍遍擦拭

    一位獨行者的身影

    越來越鮮活

    20.民族魂

     文/牟民 (山東) 

    他的身體里有民族氣節

    血液里流淌關愛蒼生的血

    滿腔泥沙和水

    不停地轉動帶來歷史的磨損和陣痛

    江水吐出一片片紅

    有萬條理由相信

    用米粒組成的一道道光

    讓魚群不得靠近

    在這水下宮殿里

    彈著《離騷》音律

    奏響慷慨羽聲

    驚天的一圈圈漣漪

    仿佛在不懈的《天問》

    花仙草神肅然,星月時來瞻仰

    在這惡月惡日里

    香草艾葉擔起辟邪大任

    汨羅江托起一個個祭奠

    百年夢想

    早把民族魂融進心里

    21.汨羅江,我敬你一杯

    文/尹利民(湖南)

    那是一條怎樣多情的江水

    才肯以殉情的悲壯,收留天問,九歌和離騷

    哪怕離開兩千三百年,你還眼噙淚花

    向你的祖國致歉

    要不,我們千百年的紀念

    怎么就改變不了你上下求索的命運

    要不,后人怎么會年復一年

    用一粒米的誠意,彼此互道安康

    來,汨羅江,我敬你一杯

    為那座沉沒的江山,為那具不朽的靈魂

    22.艾香,飄浮起我的村莊

    文/劉雪中(江蘇)

    目光無法觸及的

    用筆一畫一畫地勾勒

    詩不能歌詠的

    夢里一輪一輪地回憶

    艾香越來越濃烈的夜晚

    總飄浮起我的村莊

    一條叫老海界的河

    河水跳躍著無數顆太陽

    然后是一葦又一葦向太陽的蘆

    然后是一浪又一浪陽光下的艾

    還有,一個正中日子

    一直圍著父親的雄黃酒

    和母親的粽子香在村莊里舞蹈

    昨夜童年屋檐下的一只小麻雀

    銜來一串又一串蘆笛聲

    草房子溢出的艾香,又飄浮起

    我的村莊

    23.情系端午

    文/龍躍國(甘肅)

    當粽葉飄香時

    太陽的激情仍在拔節

    你瞧,狂熱的風在六月撒野

    把端午吹得越來越豐滿

    繡一個精美的荷包

    裝入一段快樂童年

    那回蕩在心頭的鐵環

    依舊能滾出滿天繁星

    系一根長命縷

    一頭拴住安康

    一頭拴住親人的思念

    端午——以節日的方式

    紀念一個人

    或一些人

    24.端午

    文/遼寧一蓮(遼寧)

    慈悲的粽子在我掌心飛翔

    呼嘯著穿越歷史的煙云

    它的哭泣煮沸汨羅江的哀愁

    五月

    艾草卷起奔涌的潮汐

    粽葉熏染的年華被雨絲囚禁

    25.她不再是江

    文/徐學明(廣東)

    連續一周的雨

    飛來湖水碧波蕩漾

    我站在水溶樹邊

    北望一條英雄的江

    汨羅江水

    嘩嘩地流淌

    我從心里發問

    在你肺府長出的山呢

    她說

    我要澆灌千里沃土

    庇佑森林礦藏

    她讓我們跟著龍舟競發

    挺起脊梁

    她不再是江

    也不再是外在的山

    她升華了

    要體現民族的氣節

    勃發華夏氣場

    26. 粽香

    文/韓斌(山東)

    敬崇,心凝成餡

    念想,情繞成圈

    粽香縷縷家與國

    味蕾里,印記中

    芬芳如流,歲月如歌

    悠悠“吾將上下而求索”

    27.端午情思

    文/雪中墨(黑龍江)

    端午,綠色統治了世界

    雨水常來作客,植物的根系

    潛伏著陽光猜不出的秘密

    雜草,即使吞下莊稼的冷眼

    也難保在田野中的發言權

    麥子的心事沉重,季風纏綿

    植物都在撒歡,蟈蟈的歌聲

    是麥子新衣上的精美飾品

    小滿,芒種,將滿未滿時節

    端午,在勞作間隙親吻酒杯

    粽子的清香包裹密實的言辭

    釋懷古老而別樣的心緒

    汨羅江的龍舟翻開歷史冊頁

    辨析浪花中問天問地的英靈

    善解人意的艾蒿走村串戶

    端午,大街小巷被艾香籠罩

    熏一熏,灸一灸

    小日子找準了穴位

    28.端午,遲遲不能落筆

    文/可伊(山東)

    怕,落在紙上的太輕了

    無法繪出勝雪的高潔如山的巍巍

    羞,孱弱笨拙之筆,無顏面對

    輝耀天地千秋瑰麗至極的章篇

    殘愧呀,面對藍墨水的上游

    我們能吟誦多少香草美人神思遐想

    敢問蒼穹千百遍,一心只為國與民

    一片雪花兒,落在了汨羅江上

    江水收納著淚水,嗚咽千年

    一座高山,毅然倒向汨羅江底

    滔滔波瀾,在每個五月聲聲拍岸

    29.悠悠粽情

    文/丁顯濤(遼寧)

    青綠之葦

    古風中飄逸,翻卷成烈烈旌旗

    夕陽墜落與折斷的箭矢

    構筑,一個國將要湮滅的畫面

    誰內心深處的火焰

    在煎熬,在冶煉,一塊金的赤誠

    暴雨中郢都坍塌

    一聲嘆息,化為流水

    拂去葦葉上的千年風塵

    輕輕攤開,就是那條

    在歌賦中反復吟詠的汨羅江

    又是誰將自己

    獻于江水

    獻于忠貞

    獻于家國

    一枚小小的粽子

    以緬懷的方式投入汨羅江

    掀起的波瀾,卻在整個華夏

    久遠回響

    30.端 午

    文/水云間(山東)

    還是那片天空下

    我相信,你只是睡著了

    睡在兩岸長滿

    菖蒲和香艾的汨羅江底

    兩千多年了,每逢端午

    岸邊的茅屋都會升起炊煙

    把糯米和紅棗,用箬葉包裹

    用絲線纏繞做成粽子

    給江中的魚蝦,也給

    江底的忠魂

    一場雨來得恰好

    我,放一枚葦葉于江中

    蕩過《離騷》和《九歌》

    向人間,獻出火焰

    31.端  午

    文/徐建彬(江蘇)

    一、

    二千三百多年了

    人們終于可以把時令

    以《離騷》的名義

    用文字裹成粽子

    二、

    就是驚天一問

    一個人抱石一躍

    撕碎的命運定格在五月初五

    古老的忌日成了有雄黃酒的節日

    三、

    這個日子

    香囊掛成圖騰

    用水浸泡的菖蒲、艾草、蒜頭等

    打撈旋渦中時隱時現的影子

    四、

    于是乎

    一些方言在賽龍舟的鼓聲中

    祭出戰國末期楚國的箬子做回魚兒的美食

    一個人腹中的詩篇因此千年不腐

    32.一條蟲子,叫端午

    文/張誠(青海)

    我是一條爬行了兩千三百年的蟲子

    從《離騷》里爬出

    從“騷”字上剝落

    從汨羅江畔開始

    我攜著楚辭,涉足漢賦

    愉快地欣賞了唐詩宋詞

    輕聲叫醒了元曲

    經歷了明清小說

    之后,我看到了江里萬舟競發

    人家門楣上的枝條低垂

    孩子背上的香包生龍活虎

    一位老人吃著香甜的粽子

    向我打招呼:你好,端午!

    33.端午

    文/邢萍(安徽)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

    匆匆買了兩把艾草

    放在門口

    據說可以辟邪

    人們總是祈禱好運連連

    端午也寄托了哀思的情懷

    中國古老的節日代代相傳

    粽子,咸鴨蛋,綠豆糕

    這些都是小時候的最愛

    更是一直以來養成的習慣

    艾草的香氣也特別

    可以驅蚊

    它的作用也是讓人們受益匪淺

    對于艾草的喜歡也是與日俱增

    艾草悠悠千古夢

    粽香澹澹寸心明

    端誠由得先鋒范

    追念屈原懷遠情

    34.粽子

    文/王恩貴(四川)

    這一天,所有的詩句,言語

    都應放入那江水,反復濯洗

    然后用青箬包扎起來

    讓飛奔的龍舟帶到江中

    四濺的水花多像楚天流下的淚

    汨羅江的魚兒呵,你可

    見到那位悲憫的詩者

    聽過他的歌他的天問

    人們舉著艾草,菖蒲,雄黃酒

    滿懷敬仰之情,期待

    一個高尚的靈魂

    從箬葉包裹的清香里走出

    35.端午

    文/左藝(陜西)

    汨羅江,你的浪花

    正翻滾著 楚辭 離騷

    天問 九歌

    你的龍舟已經鋪就每一個

    冒著菱角的艾草

    從江水的吟誦中

    放牧千年流走的詩行

    詩人們爭先大面積的種植,抖落在每粒水珠里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36.端 午

    文/蘆枚(遼寧)

    在多雨的五月

    一滴水就足以懷抱一條河流

    那塊風化的石頭,剖

    開自己的胸膛

    和一個人的影子

    他來了

    穿過光,穿過雨中的

    蘆葦

    拾階而上

    37.端   午

    文/馬云(安徽)

    歲歲葦葉

    年年菖蒲

    代代龍舟

    二千多年了

    在上游和下游的槳聲中

    你行吟澤畔的身影

    始終隱隱約約

    蛾冠束帶囊香而逝

    一個詩人倔強的死亡

    又豈能呼醒沉睡著的楚國

    端午日的粽子

    儼然一枚枚綠砣

    一次次——

    將你的離騷九歌天問鉤起

    拷問古往今來

    38.端午情愫

    文/朦朧(遼寧)

    汨羅江,不朽的民族氣節

    一直在流淌

    龍舟泛浪

    掀起一世的離殤

    艾蒿青,粽香幽

    踏歌而行,清風化云

    夜空里最閃耀的那顆星

    是他的眼

    一闕《離騷》,一首《天問》

    楚辭的文學之巔

    韻律婉轉

    鐫刻,中華文明亙古的詩篇

    吟詠一部《楚辭》

    在時間的陌上踟躕慢足

    懷著些許悵惘

    與詩,行走在端午的路上

    39.又到端午

    文/李牧(青海)

    粽葉,艾草,雄黃,香術

    鋪開五月的序曲

    低處的汨羅江水

    是否還在嗚嗚咽咽

    這個寬袍大袖的日子

    適合憶念,適合吟誦

    那位綠風里的行者

    定是我們靈魂的貴客

    40.端午

    文/張弛(陜西)

    那是一條江

    一條叫汨羅的江

    那注定不是一條江

    它是憂國憂民的代名詞

    每一滴江水都在嗚咽

    每一朵浪花都在悲歌

    每一份責任都在吶喊

    每一個靈魂都被震撼

    那是一個平凡的人

    一個胸懷家國的文人墨客

    那不是一個平凡的人

    四次失敗的求婚仍未改

    他報效祖國的衷心

    翻開歷史的華章

    香草美人的傳統

    楚辭的創立

    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

    誰可媲美?

    誰開先河?

    這是一條河

    一條中華文明的河

    碧波蕩漾,源遠流長

    41.端午

    文/韓東林(遼寧)

    不說粽香不說雄黃酒

    我只說端午:汨羅江畔一輪亙古明月

    癡癡地想  一襲青衫的枯瘦詩人

    沿荒蕪的江岸 一路狂呼 對天詰問

    那時沒有龍舟 沒有晚渡

    只有詩人孤單身影獨飲 一腔離愁

    多想千年之后  我們不過這端午的節日

    寧可 不享用這血淚凝聚的一縷粽香.......

    不說這粽香 不說這雄黃酒

    我好想  在這端午的晴朗之夜

    走入汨羅的深處 走入浪漫的橘園

    聽風采依舊的三閭大夫

    擊節吟唱 楚韻悠揚的《橘頌》

    共賞那輪照耀自己祖國的月亮——

    42.端午

    文/孫雙立(山東)

    艾草取自江心,像船的標尺

    把汨羅的聲音泡進身體

    把有分量的話題包進

    母親手中的粽葉里,捆住

    清香,翻涌的青歡

    載上長歌短笛與你繾綣與共

    五月是位懷念的水手

    用篙櫓,撐起歲月的小船

    五月是風的舵盤

    把月輪成米,把云粘成細雨

    五月的河泊潭化作子規鳥

    怯生生地喚著,哥哥

    43.端午

    文/問渠(江蘇)

    江水印滿求索

    流星靜默長夏

    龍舟旁

    碧水三千愁腸

    纖弱的靈魂

    斜倚薄涼

    淺唱顛沛流離

    有角黎向我飄來

    那是你的離騷

    路漫漫

    晴明處是你

    遺落的詩行

    向天問

    可否與磐石

    對飲一杯佳釀

    44.端午江邊有感

    文/王景波(黑龍江)

    據說,汨羅江并非生來就有憂郁的

    氣質,他的濤聲怎么聽都像

    在哭泣

    今生無緣到汨羅江邊,但

    每一處江水似乎都在同一天

    把汨羅江的哭腔復制

    站在水邊,迎風而立

    心不由自主地跟著憂傷

    仿佛歷史就在眼前

    蒼茫浩瀚的江水,幾接云天

    用無邊的憤怒還原屈子

    抱石沉水的瞬間

    屈子散發披頭,身著素衣,獨立

    江畔,失魂落魄,他縱身一躍

    把不屈的倔強留在岸上

    45.端午節寄語

    文/雨夢(江西)

    懷揣端午節情系鄰里鄉親

    觸摸到的是一首史詩的厚重

    一個陽光般璀璨偉岸的人

    粽子喂養了我們的腸胃體魄

    愛國詩人屈原   

    則是供養我們的精神食糧

    端午節艾草菖蒲馨香四溢

    節日的祝福問候 獨領風騷 

    將民俗民風演繹到了極致

    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販

    一路風塵仆仆地叫囂

    空氣中凝香彌漫

    全是一陣陣的粽葉飄香

    菖蒲艾條粽葉同臺演出

    端午節的主角一樣閃亮登場

    給節日增添了驅邪消災招福

    滿眼活色生香的氛圍

    而雄黃酒姍姍來遲的貴賓

    成了解毒殺蟲燥驅風痰

    內服外用好戲連臺的壓軸戲

    46.端午節

    文/劉佩學(黑龍江)

    每一個日子都值得懷念

    汩羅江。屈原。愛國精神

    太多太多傳奇演繹

    賽龍舟。粽子。煮雞蛋。祭江

    一段一段故事

    簫聲悲壯掠過蓊蓊郁郁江南

    抵達塞外每一個角落

    家喻戶曉。郊外踏青門窗插柳枝兒青蒿

    香蒲五彩葫蘆掛滿了院落

    炊煙裊裊散盡田野秧苗打旗幟

    父輩又講起了前世今生

    書本上早已經詳盡卻陶醉道聽途說

    杜撰也精彩

    走出家門哪怕雨連綿烏云籠罩

    站立江邊盡情眺望

    恍惚大夫憂國憂民葦蕩深處

    抱石縱身一跳

    不止勇氣更是孤注一擲萬千決絕

    留下了無窮思考無盡質問

    吾悲心生愧疚

    47.端午情思

    文/優倫(廣東)

    五月

    綿軟江南塞北的云雨

    粽香裹酒 長嘯吹歌

    艾草珠簾 葫蘆藤蔓

    你的名字 連同你的詩句

    激昂千年的水系

    天地動容 龍舟飛羽

    理想保持運動狀態

    與天地兮比壽

    與日月兮齊光

    《離騷》 《天問》

    《九歌》 《九章》

    如飛雁凌霄

    激活萬千語種

    你的名字 連同你的詩句

    傳承的步子 澎湃的精神

    根植泥土 生生不息

    田園 春秋擂鼓

    河山 四季雄麗

    48.端午之溯

    文/張文霞(湖北)

    糯米愛上蘆葦葉

    石頭想闖地底龍宮

    龍舟競渡找尋契合的背景音

    秦軍攻破楚國郢都

    屈子汨羅行畔行吟《懷沙》

    ——絲已入扣,端午左手艾右手菖蒲奉迎

    49.兮

    文/牧風(廣州)

    我讀作擬聲詞。譬如呼喊時

    那一點尾音,不絕如縷

    簡單的部首,是仰天長嘯后

    一個義無反顧的身影

    部首下面,那條彎曲的汩羅江

    靜靜流淌了千年

    留下二千八百四十個漢字的離騷

    和屈大夫,供我們打撈

    50.端午

    文/東永學(青海)

    小女孩說——

    有了端午,我有了香包

    有了花裙子,繡花涼鞋

    這時候的端午

    站在夏風的肩上舞蹈

    小男孩說——

    有了端午,我有了粽子

    能出去野炊,山野撒歡

    這時候的端午

    吹著一支懷古的竹笛

    有詩人說——

    有了端午,我有了美酒

    有了筆墨祭,長歌抒情

    這時候的端午

    在汨羅江邊獻花致敬

    51.想起端午

    文/傅興財(遼寧)

    懷揣一腔熱忱

    放下不能放下的

    凜然完成

    縱身一跳的千古絕唱

    濺起的紅色血液

    越升越高

    輕易走進一個節日

    冰涼的心腸逐漸溫熱

    用艾草和槐花的清香

    與一盞烈酒對飲

    旌旗獵獵招展

    一個個響亮的名字

    續寫后世的華章

    52.頌屈原

    文/王龍臣(河北)

    汨羅江流淌千古絕唱

    波濤嗚咽千年

    悲壯的滿腔熱血

    化作江南煙雨

    彈唱著愛國詩人忠骨

    汨水吟唱高亢楚辭

    離騷奠基千秋不朽詩賦

    高潔優雅的香草美人

    恰似一顆千年明珠

    璀璨中國文學

    盛夏的夜啊

    滿天繁星與萬民

    一同朝拜汨羅江的詩魂

    遙望煙波浩渺

    今夜神州洗禮萬古詩行

    53.屈原,我孤獨的想你

    文/杜鵬(四川)

    端午,我不敢涉入江水

    我擔心水走失了晴天

    我在岸邊,穿越黃昏的裂縫

    打撈你潛伏江底多年的諫言

    天空的雨,顯得并不樂觀

    暗涌的江底,容不下你的思想

    岸邊的草,舉起綠色的祭祀

    我沒找那把猝煉火焰的佩劍

    只有那一岸懷念的燈火

    面對失去原味的粽子,一尾魚無法下咽

    除了嚼出《離騷》的苦。剩余的

    是那曲至今涼涼的挽歌

    今天,我不需賽龍舟

    只需懸掛菖蒲和艾草。一頭扎進汨羅江

    與你暢飲一樽雄黃的烈酒

    讓三千年未訴完的話,再一次冒出水面

    站在江邊,用接下來的詩句分開水面

    我看見你抖落的水滴。緩緩上岸

    54.也端午

    文/雪中傲梅(山東)

    從詩經走來的一把艾草

    一大早就立在門外

    一身青黛,操守著節日

    兩千多年的風俗,從未更改

    汨羅江,煎熬著一鍋沸騰的墨

    默寫著屈原的詩句

    抬頭有淚,低首嗚咽

    粽子拽著草船

    投入江中,打撈著英魂

    從此,這滾滾江濤

    只為端午寫詩,不再生魚

    55.艾草

    文/周嫦娥(安徽)

    葉片和葉尖上的凝露映射朝陽

    姿色與風情冷然、清美

    天空之下青灰的綠天然樸實

    一首詩歌的文本注入莖葉之上

    兩千年的河東河西的朝代更迭

    依然掛在家家戶戶的門廊

    醞釀紀念一個愛國詩人的故事

    塵埃里透出靜穆與安祥

    清香如初守護一部《離騷》

    引領后世對一個故人的追憶思考

    汨羅江中那個縱身的旋渦

    讓我們永遠緬懷、憑吊

    56.夢見了屈子

    文/田浩國(山東)

    打魚的我一不小心將夕陽

    打入河底

    幾聲懶洋洋的蛙鳴,喚來黃昏

    一個眉毛長過胡子的人

    踏水而來

    腰里掖著兩尾魚

    魚睡了嗎?——

    竿兒困了

    寒暄一句,還未顧得聊詩

    轉身飄向村子

    那兩戶留守兒童窗口的燈

    閃了一下

    57.又是端午

    文/劉偉(遼寧)

    在鄉下很多老人和孩子

    稱端午為五月節

    不知道端午節的起源

    比如父親母親和我

    記得小時侯每逢過節這天

    父親起的特別早,扛著鎬頭

    去采挖艾蒿和防風

    回來掛在五月的門楣

    這時母親也煮好粽子和雞蛋

    艾香和粽香交織在一起

    空氣中盛滿端午節的味道

    其實,這些老人和孩子

    這么多年他們哪里知道

    這是千年以前一位詩人

    用生命與詩魂點燃沸騰的江水

    從此便有了傳說中的端午

    當今天再次剝開五月的記憶

    我多想用一縷縷五彩的思念

    捆住汨羅江的江水

    煮一鍋的粽香,去慰藉

    沉睡江底的忠魂傲骨

    58.端午節

    文/獵獵風(青海)

    這是一個與水

    密切相關的節日

    色彩呈現沉重的悲涼

    淫雨霏霏的汨羅江

    披發行吟的赤子

    粽子打撈不起的哀愁

    巨毒之日

    喝拯救靈魂的雄黃酒

    賽龍舟聲震江南

    端午節的諸多元素

    已沉淀為一種

    新的文化符號

    美好的憧憬

    替代了救贖的恩怨

    59.又是一年端午節

    文/湖上清風(青海)

    風如五月溫柔纖指

    試圖撫平汨羅江的哀傷

    粽葉清晰的紋理

    指向溫暖或薄涼的水

    米粒緊緊相擁

    包裹著一顆紅透的心臟

    用一次過端午的當口

    重新暖一曖那久遠的心事

    此時,一個人的名字

    被汨羅江承載著

    成為千年不化的石頭

    60.龍騰五月粽飄香

    文/雷海紅(福建)

    五月的天氣有點微涼

    連日的陰雨,河水暴漲

    在這樣的氛圍中

    端午悄然而至

    市場上,商家售賣新鮮的粽葉

    彌漫著熟悉的山野的氣息

    也有商家兜售煮熟的粽子

    里面包裹著山珍海味

    回想兒時的故鄉

    端午,家家門前掛艾草、菖蒲

    炊煙四起,白色的煙柱裊裊升騰

    粽葉和糯米混合的芬芳

    在五月的風中久久彌漫

    61.五月

    文/吳繼瑜(江蘇)

    五月的晨風在吹拂,我採下了一朵榴花。

    這妖艷的紅色,如血色般浪漫。

    我想在端陽的時候編一只花環,

    屈子千古的悲壯,卻讓我手指掐碎了瓣。

    從不缺少傳說和浪漫的民族,

    你在山河破碎時縱身一躍……

    震驚濤、顫駭浪。

    川流不息的江水,濺起一朵朵憂憤的水花。

    觳紋淹沒了喧囂,繼續東流……

    多么可愛的人民!

    多么樸素的人民!

    多么浪漫的人民??!

    鼓舞龍舟,能趕走吞噬你身體的江魚,彩絲纏繞的角粽,能讓魚蝦知難而退…

    五月,這個陰霾密布的毒月,能被我們的純潔和浪漫輕松化解。

    一樽雄黃酒,兩枝艾草、幾片菖蒲葉……

    六角粽、紅雞蛋……

    我們內心銘記國之忠魂,苦難從未擊垮過我們。

    我們沒有忘卻痛楚,卻實現了美好愿景。

    五月之觴亦是五月之歡。

    62.端午隨想

    文/心靈守候(遼寧)

    五月,時光化水

    打撈歲月深處那一塊石

    以仰望的姿勢

    叩問經年,叩問蒼穹

    曾經的迷茫,曾經的失落

    歷史風煙之上

    澄澈的靈魂在天

    嵌進日月,嵌進人心

    仰天長笑

    63.漢篆的端午龍舟

    文/張友國(江蘇)

    把龍舟的聲聲吶喊凝固在刻刀

    如筆,如大河奔騰而過

    篆體,細挺的結構,粗曠的個性

    把端午的粽子解開

    像里面點點相思的紅豆

    怒目圓睜的龍,祥云拎成絲線

    將謄寫的《九州》《天問》和《離騷》

    一遍遍鋪滿江面

    半江瑟瑟,引項高歌的

    還有那首龍舟的調子

    刀刀都刻在要害

    留下那只鮮紅的圖騰

    是從漢篆中引申而來

    烙印在華夏子孫心中

    一段無聲的,傷痕

    64.端午節

    文/李茂林(遼寧)

    你穿越千年,來到了我的家鄉

    江水奔騰,山搖地動

    雄雞報曉時

    我把四個三角形組合在一起

    做成了送給你的包子

    我的好多心情可都在里面呢

    我把風掛在了天空上,等你來

    每一幢樓宇貼滿了陽光,等你來住

    寫了好多優美的詩

    等你夜里來聽

    我心中的流水聲

    山很綠,云很低

    你一年沒來了,我很想你

    今夜,我陪你聊到天明

    65.化一株樹,泅渡

    文/皖風親胡(安徽)

    詩人投水

    化一株樹,泅渡

    從春雨中漉出九歌

    一波波,一聲聲

    飛舟遏不住

    自秋風中祭起天問

    一字字,一葉葉

    洇濕我雙目

    哦,離群而索居者

    不止神靈和野獸

    還有那座島,還有島上的那株樹

    求索的路上

    他只是孤,但并不獨

    66.窗外的薔薇

    文/馮巖(遼寧)

    又開了,在五月

    花香隨著搖動的風,一陣一陣飄進來

    耳濡目染的事又一次走進季節

    占據嗅覺和視覺的不只是花的色彩

    還有心底掀翻的熱浪

    與站在奔涌的汨羅江

    一襲長衫憂國憂民的人

    決絕。站在風口浪尖

    味蕾上的粽香,躲避魚蝦的叮咬

    沿襲。從視覺抵達肺葉

    走心,入肺,直抵細胞組合的肉身

    執念。以文化傳承的血脈

    在粽葉開啟與閉合間留下一份思念

    正義延伸,有了穿透靈魂的棱角

    窗外飄進的花香。一步一步爬到窗沿

    閉上眼,嗅覺和味蕾一起品嘗那一段歷史

    風一陣一陣說不完艾草伴著濃濃的粽葉

    蒸煮人間史話

    詩訊

    INFORMATION

    01

    新媒體文學詩社詩Paradise(詩樂園)平臺2022年6月2日同題詩《曲徑》晚20:00——21:00群內統一收稿,外群后臺留言,進群參與,謝謝關注新媒體!

    02

    新媒體文學詩社詩Paradise(詩樂園)平臺相約名家詩人詩歌10首,簡介(300字)、照片(橫板2張)專輯推送。

    03

    新媒體文學詩社詩Paradise(詩樂園)平臺群內裸詩精選專欄,每半月左右編輯精選群內稿件一次/首/人,選擇稿件質量并能積極轉發分享鏈接者優先,微平臺擇日刊發。

    04

    新媒體文學詩社詩Paradise(詩樂園)平臺開設“詩地標:城市詩歌地理”專欄,以一座城市為單位,詩人簡介100字,代表性詩歌一首,每一座城市20—30人為宜,新媒體文學社此欄目常年征稿,有組稿經驗的公益詩人可以關注平臺,后臺留言交流稿子。

    05

    新媒體文學詩社詩Paradise(詩樂園)平臺開設“一書一世界,一詩一人生”詩人出版詩集專欄,詩人自選已出版詩集詩歌10首,詩集簡介、封面、目錄等相關內容,本平臺推送。

    06

    贊賞作品20元以上60%歸作者所有,其余用于平臺運作,費用到賬后給付。(注:20元以下含20元專輯作品不發放稿費;合集作品不發放稿費)

      新媒體文學編輯部   

    20

    22

    Editorial Department

    顧   問:楊克  王愛民  李云 寶蘭 

    總    編:馮巖

    主    編:子默 

    副主編:萬斌

       編     輯:原木 陳鵬 丁顯濤 劉桂蘭 木公子

    評 論 部:子默     張國安    惟莊     萬斌  

                  何澍清   李耀斌   劉向東 詞間語

          外聯部:劉桂蘭          陳雨濛     

                  原木   陳鵬    丁顯濤      木公子

    分享

    收藏

    點贊

    在看

     新媒體文學社

    詩Paradise

    微信公眾號

    關注 

    有更多精彩 

    往期回顧:

       Review

    (向上滑動啟閱)

    新媒體文學社專輯:

    新媒體文學 I 大可詩歌10首 (358 期專輯)

    新媒體文學 I 劉合軍詩10首 (361期專輯)

    新媒體文學 I 吳少東春夏秋冬中的喜怒哀樂10首   (362期專輯)

    新媒體文學 I 李發模詩歌專輯(379期)

    新媒體文學 I 伊農詩歌專輯(397期)

    新媒體文學社紙刊:

    新媒體文學 I 紙刊佳作展 (392期同題詩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紙刊佳作展 (393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紙刊佳作展 (400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社同題詩

    新媒體文學 I只此青綠 (367期同題詩合集)
    新媒體文學I 晉祠 (373期同題詩合集)
    新媒體文學I 鯨落 (380期同題詩合集)
    新媒體文學I 人面桃花 (384期同題詩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拓片 (390期同題詩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唐卡 (398期同題詩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斗拱 (404期同題詩合集)

    新媒體文學社詩地標

    新媒體文學 I 遼寧:沈陽市詩地標(368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青海:西寧市詩地標(369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遼寧:營口市詩地標(370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江西:九江市詩地標(371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安徽:馬鞍山市詩地標(372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遼寧:大連市詩地標(374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陜西:延安市詩地標(375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貴州:遵義市詩地標(381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河北:邢臺市詩地標(382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江西:鷹潭市詩地標(383 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陜西:延安市.黃陵縣詩地標(385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天津詩地標(386 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陜西:延安市.吳起縣詩地標(388 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陜西:延安市.志丹縣詩地標(391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寧夏詩人地標(394 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四川:綿陽詩人地標(401 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陜西:延安市延長縣詩地標(403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黑龍江 哈爾濱市雙城詩地標(405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詩歌驛站
    新媒體文學 I 詩歌驛站+評/首(376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詩歌驛站(387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詩歌驛站(389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詩歌驛站(395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詩歌驛站(5.1詩會)(399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I 詩歌驛站 母親節(402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詩歌三人行

    新媒體文學 I 女詩人林莉 霜扣兒 半畝花田三人行+評(377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女詩人寶蘭 花語 三色堇三人行+評(378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詩歌社團

    新媒體文學 I 遼寧 鞍山市詩人協會(385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天津黑色海詩社(396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詩歌評鑒

    新媒體文學 I 李耀斌評同題詩:高難度的寫作和詩意 (357期)
    新媒體文學 I 惟莊評同題詩:同題詩背景下的共通(359期)
    新媒體文學 I |劉向東評同題詩:以文字袒露清奇的骨骼(363期)
    新媒體文學 I 馮巖評:同題詩點燃月光下清冷的燈火抱團取暖(364期)
    新媒體文學 I 萬斌淺議同題詩的起句及其它(365期)

    新媒體文學年度展

    新媒體文學 II 回眸 2020 【242期合集】
    新媒體文學 I 2021年度作品匯總 (366 期合集)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潘金链 | 国产不卡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院|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APP下载| 国产亚洲国产精品二区|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手机在线|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97人妻碰碰视频免费上线| 国产日产欧产美韩系列麻豆|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的|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全国最大成人网站| 国产在线午夜不卡精品影院| 国产乱子影视频上线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中文字幕无码午夜场| 免费国产VA在线观看视频| 色香欲天天影视综合网| 韩国免费A级毛片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综合|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在线 欧美 中文 亚洲 精品|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成人年视频免费|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三区| 色窝窝免费播放视频在线 |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视频你懂的| 亚洲另类丝袜综合网| 午夜免费福利小电影|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