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 年 12 月整理) 作者:陳雁黎 葛 根 葛根,味甘,性平。治在表之邪,能發散解表。既能發汗又不傷津液,治項背強 。能鼓舞胃氣而升津液,氣血虧津液不足的人,用它發汗最為適宜。多服反而能傷胃津,故做丸藥不用它。葛根還治下利,它能治腸管不透達、吸收不好的下利。此利是水樣便,而不是膿血便。 杏 仁 杏仁,味辛苦甘,性溫,有小毒。宣通肺氣,宣散祛水。治咳嗽逆氣,腹中鳴。治肺有水氣的喘,脹滿逆氣的喘,杏仁、厚樸同用。燥性的喘無水氣不能用。杏仁平喘強解表弱,麻黃解表強平喘弱,二者相配解表又平喘。 麻黃,味苦,性溫。仲景用麻黃時去節,先煮去上沫,今之麻黃只是蜜炙入藥同煎。今日炮制用蜜加水后拌勻,麻黃炒熱冒蒸氣即成。若用量在二至三錢,可用。若大青龍湯麻黃用六錢,回家還要把蜜炒黃至起泡加入麻黃再炒一下,否則服藥后有頭痛、惡心之虞。麻黃配桂枝發汗作用強;麻黃配杏仁發汗止咳平喘;麻黃配白術微出汗利小便;麻黃配石膏清肺熱止汗利小便。我用麻黃多數要加生石膏一兩半至二兩,如小青龍湯加石膏。如有心臟病或心臟衰弱的人,不能用石膏。炙麻黃發汗解表,黃芪固表止汗,二者一般不要同用。 細 辛 厚 樸 桔梗,味苦辛,微溫?!侗窘洝贰爸髦涡孛{痛如刀刺,腹滿,腸鳴”。有利咽排膿,化痰寬胸之作用。主治咽喉腫痛,吐濁唾腥臭,膿血粘痰,咳痰不出之證。性味平和,常配貝母用之。 |
|
來自: 胡楊樹v81an2em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