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超群大師是江蘇無錫人,從小就酷愛中華武術,早在1943年抗日戰爭時期,在陪都重慶就被吳式太極拳馬岳梁宗師的功夫所吸引和陶醉,解放后,在上海長期追隨馬岳梁、吳英華宗師,成為吳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特別在鑒泉社復社前后,與其他同仁、傳人一起奔波籌備,為鑒泉社的復興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由于長期在馬岳梁、吳英華宗師的教誨下,他深得吳式太極拳的精髓,在拳架、推手、功夫、拳理、器械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功夫十分純真,拳架工整,發勁中正渾厚,而化勁又在不知不覺中。早在60年代就被馬岳梁、吳英華宗師派到外地教拳,傳播吳式太極拳。后又由于馬岳梁宗師的推薦,他成為上海市武術技術研究組重要成員。 懷念恩師錢超群 李樹龍 恩師錢超群離開我們多年了,我們永遠懷念您!每當想起師父,眼前會浮現出您燦爛的笑容,耳旁會響起您那上海口音的普通話,仿佛又回到您指導我們訓練的場景!歲月流逝,卻抹不去您對我們的影響,過往的一切都歷歷在目! 恩師曾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特別邀請師父從上海到漢中來教授太極拳,因此我們有了機緣與您結識。師父的到來,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我們見識到了太極拳真的可以以小勝大四兩撥千斤,太極拳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有擊技功能,也就是說真的可以用在實戰上打人的,這在以前是沒有見過,也沒有想到過的,我們真的大開眼界! 師父您沒有嫌棄我們這個小地方,沒有嫌棄我們這些井底之蛙,手把手的教導我們,因此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太極拳,知道了練太極拳要系統、全面的學習。謹記師父的教導,一直堅持至今,又傳授給下一代傳人,大家拳藝得以精進受益匪淺。 我們第一次感受到師父的太極推手功夫,把人那么輕松的放出去,在不知不覺中身體就被控制住,這種境界令人向往。您說功夫要想上身,除了要練好太極拳架,還要練好太極推手,這些都是每天必須練習的入門課程,您系統地教授有關太極拳方面的各種功法和推手方法,使我們學練太極拳有了明確的方向。 通過多年的練習,我深刻地領悟到太極推手過程的奧妙和樂趣。通過推手可以檢驗和提高自己的功夫,同時是習練太極通向更高境界的路徑。我也深刻地體會到練功夫是要用于實戰的,我感受到太極拳能使人強身健體,也能夠修心養性,還能給他人帶來健康,為社會做一點貢獻。 長期以來,好多人通過訓練,疾病減輕或消失了,身體強壯了,技藝長進了,自信心增強了,身心修為也提高了,我愿意用自身的能力幫助他人,讓太極拳給大家帶來健康和快樂,傳遞太極正能量,傳播傳統文化。 師父對弟子認真教授嚴格要求 別看師父平時說說笑笑的,我們訓練的時候,師父要求很嚴格,一招一式絕不馬虎,如果誰沒按要求做好,一定會挨訓,或許還會挨師父的懲罰,所以我們訓練的時候都特別認真,絲毫不敢馬虎。現在回想起來,沒有師父的嚴格要求,我們又怎么能認真學習呢,所謂嚴師出高徒,此話不假。 我們眼見到這么好的身手,都恨不能都學到自己身上,可是畢竟時間有限,師父年紀也大了,所以就安排了每天早晚2次訓練時間。訓練期間師父為了抓緊時間,一刻也不休息,給大家做示范,給大家講解,一遍又一遍,一個又一個,不厭其煩,常常都超時了還不停止。大家也感受到師父的辛苦,學習的時候特別用心。 我們都記得,師父經常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單獨約了人去給指導,一心想著讓大家學好,練好,寧愿自己辛苦,想到這我們永遠感念師父的恩情! 師父張弛有度,是個性情中人 師父平時是一個可愛的老人,愛說愛笑,會和你聊家常,很關心人。師父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喜歡熱鬧,天南海北都愿意去看看,對待生活張弛有度。那一年師父70多歲了,徒步4個小時爬上了武當山,又是2個多小時走下山。同行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感到吃力,師父由于長期的鍛煉身體素質比平常人好很多,還是得益于太極拳吧。 師父的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高興的時候喜笑顏開,生氣了毫不掩飾,他會瞪著眼睛訓人的。這個時候,我們都靜悄悄的,大氣不敢出,過一會,師父氣消了又說說笑笑的,大家也都解除了警報。師父個性率真,簡單質樸,非常好相處。 師父對我們的好那是真的好,我們從漢中到了上海,師父一定要讓在家里吃飯,都是師娘親自下廚做飯,盛情款待,沒有傳說中上海人排外,看外地人都是鄉巴佬的做派,完全是個性情中人,我們現在似乎還能回味到上海菜的味道,讓我們怎能不懷念您呢? 當今社會,人們都在追逐名利地位,人心浮躁,我也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但是從來沒有忘記太極拳,從來沒有放棄太極拳。自己是吳門弟子,再忙碌,再艱難的時刻,太極拳也在心中重要的位置上。之所以多年能堅持下來,是師父的教導不敢忘,您說過“功夫是練出來的,不是靠嘴上說的”您的話激勵著我努力,努力,再努力! 師父,我們永遠懷念您!雖然您不在了,但是您的教導我永遠銘記,我一定會傳承您的精神,為發揚光大吳式太極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
|
來自: 新用戶9802Zad2 > 《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