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家和萬事興。”這個家可以指小到一家三口,大到一個家族,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如何使親人、親戚之間和睦相處,友好相伴,就顯得尤為不同了。不僅可以使整個家庭、家族得以興旺發(fā)達,還可以使他人尊重、敬仰,更是家庭中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家好,家庭好,家族才更好。 每個人都有家庭,有親人,親人之間做到和睦相處是一門學問。一家人要想和睦相處,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去愛家里的每一個人,愛你的父母,讓他們放心;愛你的伴侶,讓伴侶安心;愛你的孩子,讓他愉快成長。同時在親人之間,要做到“不欠3種賬”,這樣才能彼此之間過得和諧、和睦。 一是、不欠責任賬。人生是一個大舞臺,我們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孩子,兄弟妹妹,丈夫/妻子,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爺外婆等等,每個角度都有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如何履行好每個時刻的每種角色,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也常常強調(diào),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情,在這個時候,也是如此。 作為孩子,我們就應該擔起孝敬父母,贍養(yǎng)老人的責任,就不能欠孝敬的責任賬;作為伴侶,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有忠誠和包容的責任,就不能欠伴侶忠誠的責任賬;作為父母,生下子女就要養(yǎng)育,有對孩子撫養(yǎng)和教育的義務,就不能欠養(yǎng)育的責任賬。如果你能處置好,不欠每個角色的責任賬,那么與親人和睦就水到渠成。 二是、不欠經(jīng)濟賬。三毛曾說:“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chǎn)生,世上的悲劇大半和金錢脫不了關系。”雖然親人之間應該是不分你我,這樣才顯得更親,但還是要注意一句話:親兄弟明算賬,對于親人之間的賬,有的確實無法清算得準確,但是有的賬絕不能馬虎,該算的時候還是算的。 算明賬不會造成不和睦,而那些糊涂賬多會造成彼此心里的陰影。錢對于誰來說都是不夠的,唯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該拿的拿,不該拿的一分不要,這樣才能使親人之間把經(jīng)濟賬算清楚,做到互相不欠經(jīng)濟賬,這樣相處起來才能形成情義比金錢重要,進而更有助于促進彼此的和睦。 三是、不欠人情賬。對于外人來說,我們不愿意欠人情賬,而對于親人來說,好多人感覺這是應該的。其實,這種想法是比較可怕的,親人之間更應該如此。當然,親人之間的人情賬并不好算,因為親人之間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是不計回報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有感恩之心,更要加倍回報。 正如生我者父母,養(yǎng)我者父母,對于父母的恩德,終其一生也無法回報。正如那句話所說的:人這一生,可以說是誰也不欠,只欠父母。那就需要我們父母在時,盡己之力去回報,能回報多少是多少,順便把孝的火焰?zhèn)鬟f下去,使整個家庭和睦相處。 《韓詩外傳》中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人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時間一去不返,一切不能重來。百善孝為先,行孝要及時。趁父母還健在,常回家看看,和父母一起做做飯、嘮嘮嗑。對親人而言,只要一家人團團圓圓,身體健康,和和氣氣的過日子,吃粗茶淡飯也比吃山珍海味有味道。 寫作是一種修行,渡人亦度己。如果寫的對你有所幫助,或者看完有所醒悟,感謝你的關注和分享,下一篇更精彩。有緣相識,愿我們一起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