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奪瀘定橋”戰役,是我軍戰士們所創造出的一個偉大奇跡。 而其中,作為飛奪瀘定橋英雄團長的黃開湘在高燒后舉槍自盡,多年后,楊成武表示,黃開湘并非自盡。 ![]() 不該被遺忘的英雄黃開湘最初也是個匠人,由于方志敏發動革命的地方正好是在他的家鄉,他也就跟隨著方志敏走向了革命的道路。 在部隊的日子里,黃開湘非常勇敢,打下了很多場硬仗,被稱為“斧頭將軍”,也得到了朱德總司令的認可。 1933年贛東北蘇區給中央蘇區送上的大禮中,就有很多武器彈藥,緩解了中央蘇區的燃眉之急。 ![]()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德還專門找到了黃開湘,并對他說:“今后,就不需要再用斧頭肉搏了。” 黃開湘這才明白,朱德司令是要給黃開湘送一把槍,這把手槍還是從張輝瓚的手中繳獲回來的。 也就是這年9月開始,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在新成立的紅軍總供給部中,黃開湘就被任命為政委,而他之后經歷的多次戰役,總能立下赫赫戰功,還被稱為“開路先鋒”。 1934年,湘江戰役之后,由于紅軍損失了大半,也不得不進行調整,此后,黃開湘就擔任起紅四團團長。 ![]() 很快,在土城戰役中,黃開湘就展現出自己驚人的軍事指揮才能,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表彰。 1935年5月初,紅軍來到了大渡河畔,考慮到國民黨部隊派兵堵截,一團的楊得志團長指揮部隊強渡大渡河,只有這樣,紅軍才有可能在絕境中找到北上的可能性。 當月27日,軍委在緊迫的時間下,命令黃開湘和楊成武兩人率領四團從安順場出發,沿著大渡河的西岸直奔瀘定橋,這段距離全長320里,也必須在三天之內趕到。 這就意味著,當時的楊成武和黃開湘面臨著極為嚴峻的考驗,拋開“320里”這個數字不談,這條道路基本上都是山路,充滿了曲折和泥濘,有些道路,還是從懸崖絕壁中開鑿出來的。 ![]() 馬上接近6月了,可山上的氣溫也是反復無常,最頂部還有冰雪覆蓋。 不過,軍委已經下了死命令,黃、楊二人都知道他們沒有時間了,任務是否能夠按時完成,甚至都關系到紅軍的安危。 可天公不作美,很快就下起了傾盆大雨,部隊才走了60里的距離,就和敵人交起了火。 在黃、楊二人的指揮下,這股敵人被消滅了,可沒想到,前方的偵察兵很快就跑了回來,匯報前方還有一個營的兵力扼守在山頭上。 當這兩股敵人全部被消滅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2天了,本來就時間緊任務重,若是想要趕上,那么就必須要加快行軍的進度。 僅僅才走了8里多,軍團部的命令又下來了,是林彪和聶榮臻發過來的。 ![]() 在如此緊迫的情況下,電報的內容還充滿了鼓勵的意味,要求左路軍在第二天就要奪取瀘定橋,并且,他們還特意強調:這是一項偉大的任務,你們是火線上的英雄,也是紅軍中的模范,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完成這次任務,預祝你們勝利。 看到如此一封電報,黃開湘堅定地說:“240里,那么拼死都要完成。” 于是,動員行動馬上就開始了,全團上下一鼓作氣,都想著一定要完成這次艱巨的任務。 后來的一天一夜,注定是要被載入史冊的,戰士們用短短的時間走完了240里路,可面前的瀘定橋,與其說是橋,不如說是“架在河面上的鐵索”。 想要過去,又是談何容易。 ![]() 二連富有經驗的老連長廖大珠等22名戰士在橋頭組成了敢死隊,他們沒有多想,背上插著馬刀,腰間別著手榴彈,冒著炮火向敵人沖了過去。 而黃開湘的任務必須顧全大局,此時的他,是橋頭的總指揮。 此外,楊成武帶人組成了第二梯隊,他們緊緊跟在敢死隊的后面。 敵人在橋對面瘋狂發射子彈,可戰士們在黃開湘的指揮下以不懼一切的氣魄向敵人沖了過去。 經過了數小時的戰斗,被稱為天險的瀘定橋最終被拿下,所有人都長長舒了一口氣。 瀘定橋拿下來后,黃開湘還有更為重要的任務去處理。 ![]() 也就是飛奪瀘定橋的當晚,劉伯承、林彪、聶榮臻等人都紛紛趕來了,他們共同登上了瀘定橋。 劉伯承難掩內心的激動,對大家說:“瀘定橋啊,我們為了你耗費了太多的心血,現在終于能夠勝利了。” 四天之后,軍委表揚了紅四團,并且通報全軍。 飛奪瀘定橋的英勇事跡,也成為了紅軍時期艱難戰斗的一次代表。 長征期間,最難的一段路程,恐怕就是草地了。 黃開湘也是農村出身,他對于野菜也非常熟悉,他知道,紅軍要想活下去,就得靠野菜度日,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還是要甄別好的。 毛主席考慮到過草地的難度,專門指示紅四團擔任先鋒團,為紅軍找到一條北上的道路。 ![]() 這也就意味著,紅軍能否能夠走出草地,很大程度上也得看紅四團是否能找到一條合適的出路。 1935年8月21日清晨,黃開湘帶著大家的期望走進了草地,期間趕上天降暴雨,大家就手拉著手在茫茫草地上開辟了一條北上抗日的道路,在草地上6天的時間,黃開湘的手下就有200多位戰士為了北上獻出了生命。 而黃開湘最后一大仗,同樣非常出名,那就是赫赫有名的臘子口戰斗。 當時間來到9月14日,紅四團到達了白龍江莫牙寺,第二天,黃開湘他們就接到了一封信,上面寫著下一步的行動指示,以第一師第四團為先頭團,向岷州前進,并于3日之內拿下臘子口。 接到命令后,黃開湘非常興奮,這也意味著,他手下的部隊又能夠充當開路先鋒了。 戰士們在聽到消息后也格外激動,大家都知道,這是來自于組織的充分信任。 臘子口是一道天險,易守難攻,想要打下來,非常艱難。 ![]() 紅四團也在這里吃了一些虧,他們在黃開湘的指揮下耗費了10個多小時,經歷了5次進攻,還是沒能打下來。 黃開湘找準了時機,重新安排戰術,在一位外號叫“云貴川”的苗族小戰士爬上了崖壁,并且甩下了繩子,剩余的戰士們就開始在這懸崖峭壁之上攀巖,最終到達了敵人火力點的上方。 由于居高臨下,幾顆手榴彈下去,敵人已經徹底暈頭轉向,這次戰斗,黃開湘僅僅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徹底攻下了臘子口。 縱觀整個長征路,還是以轉移部隊、保存有生力量為主,臘子口之戰也是少有的硬仗。 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黃開湘的危機應變能力和執行力完全體現了出來,毛主席在得知臘子口已經打下后,還說過:“有斧頭將軍黃開湘和楊成武為先鋒,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不過,黃開湘之后就去世了,具體的原因當時也沒有說清楚,有人說他是開槍自盡,說法并不充分。 因為當時本就有很多事情等待處理,大家將黃開湘埋葬了起來,并沒有舉行隆重的葬禮,僅用一塊木板在他的墳頭寫下了“黃開湘之墓”,因此,這件事就這么草草過去了。 ![]() 塵封了半個世紀的英明黃開湘在在線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而他的家人們,也過得非常困難。 由于國民黨部隊在第五次“圍剿”中失利,于是他們采取了報復性措施,很多無辜的群眾慘遭毒手,還有很多百姓選擇了逃難之路。 這其中,就包括了黃開湘的家人們。 ![]() 黃開湘的妻子在丈夫跟隨部隊出去之后本一直等待著消息,可面對國民黨軍的壓力,她也被迫為生活改嫁,甚至連女兒都無法養活。 無奈之下,她只好將自己的女兒送到了別人家當童養媳。 黃家除了黃開湘之外,本來還有幾個弟弟,能考證的是,其中有4個弟弟都為革命而獻身。 黃開湘犧牲之后,家人們都沒有地方查明他是否還在人世。 到了勝利后,有人前來登記表格,黃開湘的家屬們不知道他的具體情況,一時也犯了難。 可當時不知何人完全不負責,在表格上寫道:此人在長征途中離開隊伍,下落不明。 因為這行字,黃開湘的家屬們忍受了好幾年不白之冤。 一直到1959年,縣民政局找到了黃開湘的家屬,為他們恢復了烈士家屬的待遇,可是至于黃開湘的真實經歷,大家還是都不清楚。 事情就這么慢慢過去,一直到一本回憶錄的出版,關于黃開湘的事跡,才漸漸浮出水面。 那本書,就是赫赫有名的《楊成武回憶錄》。 ![]() 楊成武是黃開湘的好搭檔,兩人合作多年,當年紅軍時期的多場戰役,就是兩人配合指揮的。 在黃開湘犧牲之后,“渾身都是膽”的楊成武后來參加了多場戰役,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中屢屢立下了奇功,成為了共和國的一大功臣。 后來,他還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擔任過北京軍區司令員,在之后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抗美援越等戰爭中又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也足以見得,《楊成武回憶錄》有著極高的地位。 在這本書出版之后,弋陽縣的縣委秘書黃澤生仔細閱讀過,發現里面提到的“王開湘”和自己的老家是一個地方的。 ![]() 可他轉念一想又覺得奇怪,如此杰出的一位紅軍將領,為何在當地從來沒有聽說過? 為了探明其中的真相,弋陽縣黨史辦的同志們希望專程去北京采訪一下楊成武將軍,看看能不能得到關于“王開湘”的具體信息。 楊老見對方是為了研究黃開湘而來,更是陷入了回憶之中。 他說:“當時在紅四團時期,黃開湘是團長,而我是政委,我們一起打過多場惡戰,其中土城阻擊戰、飛奪瀘定橋、臘子口之戰等,都是他所指揮的,他的指揮才能和軍事才能,還多次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表揚,當年紅軍過草地的時候,就是毛主席親自點將,讓黃開湘一馬當先,他確實有大將風度。” ![]() 而楊成武和黃開湘之間的交流本身就比較多,因此楊成武對于黃開湘家鄉的情況也非常了解,這也讓弋陽縣黨史辦的同志們直接能做出判斷:黃開湘就是“王開湘”。 楊成武特意解釋:由于他的口音比較重,秘書將書稿中的“黃”寫成了“王”,這才導致了名字沒有對上。 當時,大家最為耐人尋味的,其實是黃開湘的真實死因,因為這其中有過波折,也有過某些地方工作人員隨意的判斷。 可楊成武的一番話就直接給出了結論:黃開湘并非自殺。 ![]() 原來,在1935年11月的時候,中央紅軍和陜北紅軍會師之后,黃開湘和楊成武都接到了同志,要求全軍所有團級以上的領導前往參加干部會議。 由于黃開湘和楊成武距離目的地有點遠,他們擔心耽誤了開會,于是快馬加鞭,跑了50多里路都沒有休息。 那次會議,是毛主席的總結報告。 情況稍有改善,中央給每位干部發了1塊大洋,讓他們買點好吃的補補,幾個老戰友回望著過去這么多年的艱難奮斗歷史,痛痛快快吃了一頓。 怎料,黃開湘和楊成武回程的路上,天空又下起了瓢潑大雨,那會本來就非常寒冷,兩人只能頂著雨一路又回到了營地。 回來后,兩人都感染上了風寒,黃開湘病得也很厲害,被送到了軍委衛生部住院。 ![]() 在楊成武的稍微好轉了一些之后,就關注著黃開湘的具體情況,衛生部長姜齊賢跟他介紹過,在黃開湘住院的一個多月來,一直都在高燒,處于昏迷狀態,醫院又缺醫少藥,他們盡了最大的努力,也無法讓黃開湘好轉起來。 在昏迷中,黃開湘的意識不受控制,這次病來得非常兇猛,醫生們也無可奈何。 可某一天,黃開湘以為自己還在指揮戰斗,抓起了枕頭下方的左輪手槍,那顆子彈,也讓這位英雄丟掉了生命。 因此,黃開湘并不是自殺的,而是因病導致去世的。 很快,黃開湘去世的噩耗就傳到了楊成武的耳朵里,他顧不上自己的病,立即沖到了衛生部醫院當中。 遺憾的是,楊成武還是來晚了,此時的黃開湘已經被掩埋了。 醫生將黃開湘的遺物拿了出來,分別是一塊手表和一支左輪手槍。 ![]() 最終,左輪手槍交給了左權參謀長;而那只手表交到了聶榮臻政委處。 弋陽縣黨史辦的同志們感覺到一塊石頭落了地,黃開湘同志是他們家鄉的驕傲,他指揮的那些仗,對于紅軍時期的革命而言都是意義非凡的,他的名字,必須要留名青史。 李松河是弋陽縣黨史辦的一位工作人員,他說:“關上筆記本的那一刻,我深深呼了一口氣,英雄終于有了一個準確的身份,這對于他的后人來說,也同樣是一個交代。” 真相大白之后,黃開湘的名字再度響亮了起來,在那些戰斗中,黃開湘總是充當“開路先鋒”,他對于革命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只可惜,他的名字被湮沒太久了。 后來,越來越多的藝術作品都提到了“黃開湘”的名字,比如2019年《可愛的中國》、現代戲《斧頭將軍》等,這也是對英雄的告慰。 ![]() 參考湮沒半個世紀的“斧頭將軍”黃開湘 路福貴 黨史縱覽 中央紅軍長征先鋒團團長應為黃開湘 陶然 湘潮 尋找黃開湘 屈永峰 延安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