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將52:周建屏作者:相忘于江湖 周建屏是我軍著名的戰將,因其資歷深、戰功大,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如果周建屏活到1955年能否授大將? 出生于1892年的周建屏,與劉伯承、張云逸、佟麟閣、蔡廷鍇等名將同庚,這一年還誕生了一位著名武術家葉問。周建屏是云南人,滇軍也出了蔡鍔、龍云、盧漢、朱培德、范石生、曾澤生等名將。另外,周建屏畢業于云南講武堂,師兄有四川籍的朱老總,師弟有廣東籍的葉劍英。 ![]() 1938年8月上海《大美畫報》刊登的周建屏照片 周建屏的資歷和軍事生涯非常顯赫,與我軍很多名將都有交集。 周建屏,原名周宗堯、周子炎,父親周義忠是晚清時期云南宣威的地方小吏,對兒子抱有很大期望,從小讓他讀《四書》《五經》,但周建屏并無興趣,16歲投筆從戎參加了云南新軍,17歲又考入云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后,周建屏在滇軍團長朱德手下當連長。 周建屏參加了推翻3個皇帝的斗爭:溥儀、袁世凱和張勛,因功升至旅參謀長。可是舊軍隊讓他看不到希望,1923年9月,他解甲歸田,回到祖籍江西金溪左源村。由于心情壓抑,學會了抽大煙。 1925年,形勢好轉,周建屏到贛州參加了楊如軒的部隊。1926年3月,在周公推薦下進入黃埔,畢業后分配到第3軍范石生的師當營長,11月北伐軍攻占南昌,周建屏又見到了朱德。 在朱老總的鼓勵下,周建屏砸毀煙具,不再吸大煙,又在朱老總介紹下秘密加入組織,并跟隨軍官教育團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軍南下途中,在三河壩身負重傷,跑到汕頭一座廟里'出了家'。 傷愈后,周建屏大義滅親,槍斃了叛逃的小舅子,到上海找到了組織。 ![]() 周建屏的引路人朱德 1929年秋,方志敏、邵式平、黃道在贛東北建設根據地,迫切需要軍事干部。 周建屏名聲在外,方志敏點名要他擔任助手。周建屏來到弋陽漆工鎮,任江西紅軍獨立第1團團長,很快就將貧苦農民武裝打造成軍紀嚴明、富有戰斗力的正規軍。 1930年7月,獨1團擴編成第10軍,周建屏任軍長,胡庭銓代政委。紅10軍下轄3個團18個連,另有一個特務營,全軍共2000余人。周建屏讓部隊扮成安徽靖衛團迷惑敵人,選出不是江西籍的紅軍夜襲景德鎮,殲滅敵保安團,繳獲槍支500多支還有大量銀元。 10月,紅10軍擴編為3個旅6000多人,邵式平任政委,方志敏任主席。 周建屏、邵式平率領紅10軍三克上饒、三占領景德鎮、兩進贛北、兩征閩北,破婺源、打華埠,先后攻占閩、浙、皖、贛30多座城市,所向披靡,令敵人聞風喪膽。 ![]() 方志敏 1931年1月,周建屏率紅10軍與紅31師合編為紅11軍,劃歸朱德紅一方面軍。 紅11軍政委是蕭勁光,參謀長就是后來的第一大將粟裕。 不久,為打破敵軍的第四次'圍剿',周建屏與蕭勁光、粟裕率領紅11軍開赴福建,偽裝主力迷惑敵人,紅一方面軍主力則秘密轉移,在黃阪一舉殲滅52師、59師大部,敵軍僅1個團逃脫。 紅10軍離開后,方志敏又花了1年時間重建紅10軍,不久與尋淮洲的紅七軍團合編為紅十軍團,為掩護蘇區主力,作為'抗日先遣隊'北上贛浙閩邊界。但是在譚家橋一戰,紅十軍團被王耀武補充1旅擊潰。不久,方志敏、劉疇西、尋淮洲被俘,只有粟裕800多人僥幸突圍。 在與王耀武的對決中,無論是方志敏、劉疇西,還是尋淮洲,在指揮中都出現了一些失誤。如果是周建屏、蕭勁光、粟裕帶領紅十軍團,會是什么結果呢?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1934年7月,周建屏從紅軍大學畢業,出任紅24師師長。 紅24師是羅榮桓組建的部隊,周建屏協助江西軍區司令員陳毅反第五次'圍剿'。 1935年1月,紅24師和獨3團、11團在牛嶺伏擊敵2師,由于連續行軍部隊疲憊不堪,進攻遭到敵軍火力猛烈反擊和兩面夾擊,傷亡上千人,項英終于決定突圍開展游擊戰。 賀昌、周建屏與楊英等人率紅24師70團前鋒,在安遠河天門嶂遇到敵軍阻擊,楊英犧牲,賀昌和李翔吾負傷自殺,郭如岳被俘,只有身負重傷的周建屏和幾十人幸運突圍。 ![]() 三年游擊戰犧牲的最高將領賀昌 周建屏傷勢嚴重被送回上海治療,1936年傷愈后秘密到達延安。 盧溝橋事變后,陜北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周建屏任343旅副旅長,旅長是老戰友陳光。 八路軍3個師6個旅的正副旅長:358旅盧冬生(張宗遜代任)、李井泉,359旅陳伯鈞、王震,343旅陳光、周建屏,344旅徐海東、黃克誠,385旅王宏坤、王維舟,386旅陳賡、陳再道。1955年授銜時,軍銜都是上將起,李井泉、王維舟沒有授銜,但級別也是相當于上將以上。 343旅是115師平型關首勝的絕對主力,隨后參加了林彪指揮的廣陽伏擊戰。 1937年10月底月,115師第一次分兵:師長林彪和羅榮桓率師部和343旅南下臨汾,開辟呂梁山根據地。副師長聶榮臻率獨立團、騎兵營,留在五臺山開辟晉察冀根據地。344旅直屬八路軍總部,在晉東北和正太線作戰。11與7日,周建屏調任晉察冀四分區司令員。 晉察冀四個分區有7位領導人,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政委鄧華,二分區司令員兼政委趙爾陸,三分區司令員陳漫遠、政委王平,四分區司令員周建屏、政委劉道生。 這7人有4位上將1位中將,一位沒有授銜(陳漫遠),只有周建屏英年早逝。 ![]() 《亮劍》中的李云龍與警衛員魏和尚 《亮劍》中日軍大掃蕩,李云龍與魏和尚被困村子,依然靠實力從容突圍。 周建屏依托滹沱河與日軍周旋,也有和警衛員被上百名日軍圍困小山村的經歷。 一個夜里,周建屏帶著一個警衛員住在小山村,連日奔波非常勞累,一倒下就和衣而睡。后半夜,一隊日軍突然殺到,包圍了村子。直到踢開大門,周建屏才驚醒。見慣了大風大浪的周建屏,拔出雙槍一個個點殺日軍。清理完畢周圍的日軍,來到院里跨馬提槍沖出村子。 可是扭頭一看,警衛員沒有跟上來,周建屏側耳一聽村里的槍聲,馬上判斷出警衛員的位置,匹馬雙槍殺回村子又把警衛員救了出來。等兩人的馬跑遠,地下橫七豎八都是日軍尸體。 司令員冒死救警衛員,按照紀律顯然是不允許的,因為一旦司令員犧牲或被俘,就會讓我軍蒙受重大損失或者陷于極大的被動,可周建屏不管那么多,而且就有這么牛! ![]() 1938年1月22日,344旅陳錦繡688團、韓先楚689團,配合周建屏、劉道生2個區隊,在溫塘洪子店伏擊日軍2000多人。激戰5個小時斃傷俘日軍近千人,八路軍也傷亡600多人,688團團長陳錦秀陣亡。戰后,敗羞成怒的日軍瘋狂屠村,殺害辛莊村民108人。 后來,分區司令部從洪山村轉移到小覺村,四分區發展越來越好,還組建了有名的'平山團'。可是周建屏卻由于骨髓炎惡化久治不愈,1938年6月13日與世長辭,年僅46歲。 ![]() 烈士的遺體安葬在小覺村東,背靠大山面向滹沱河。日軍對周建屏又恨又怕,三次毀壞了烈士墓,每次都被軍民修復。作為我軍優秀的高級將領,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晚年在回憶錄中提到周建屏,依然十分痛心。為了紀念周建屏,邊區兩次設置'建屏縣',直到1958年并入平山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