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有關吃辣能抑制幽門螺桿菌的討論度非常高,辣椒素能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也不止一次登上熱搜。 有多少「嗜辣黨」歡呼雀躍,仿佛找到了理論支持,「看吧,吃辣對身體好!」 事實真是如此嗎?或許要讓你失望了。 吃辣真能抑制幽門螺桿菌? 關于這一問題,目前學界仍未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 一直以來,很多人把吃辣看作不利于健康的事,這并不科學。但神話吃辣對健康的積極作用,也大可不必。 目前研究辣椒素對幽門螺桿菌影響的文章很多,但結果五花八門:有的說能抑制幽門螺桿菌,有的說反而會助長幽門螺桿菌對黏膜的炎癥,仍未有統一定論。 再退一步,我們先不談這些試驗設計是否科學,現有的關于食物成分影響幽門螺桿菌的研究都有兩個缺陷: 1. 早期實驗主要以體外細胞級研究為主,但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 就好比高度酒精可以殺菌,但你無法在身體里實現這一情況,依靠喝酒殺菌并不正確。 2. 近期實驗的研究重點是觀察幽門螺桿菌和炎癥的關系,而與胃癌之間存在何種聯系,還缺乏足夠的證據說明。 目前沒有高質量的研究結果可以證明,吃辣與幽門螺桿菌之間的具體關系是什么,所以說吃辣對幽門螺桿菌有或沒有抑制,都是不科學的。 如果真的需要治療幽門螺桿菌,還是推薦大家老老實實按醫囑吃藥。 不過關注度高總是好事,說明了大家的健康意識在增強,對于防治幽門螺桿菌來說也是件好事兒~ 幽門螺桿菌一定會導致胃癌嗎 我國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平均每 100 人中就有 59 個人被幽門螺桿菌感染。[1] 這類常見的細菌,在 2017 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有關幽門螺桿菌致癌的新聞也常出現在我們視野。 那幽門螺桿菌和胃癌之間的關系到底是什么?它一定會導致胃癌產生嗎? 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不一定!只能說幽門螺桿菌明顯增加了胃癌的風險,但不一定都會引起胃癌。 但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大,感染人數多,其規模也值得引起我們警惕。 除了與胃癌相關,幽門螺桿菌也是導致各類胃病的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 80%~90% 的慢性活動性胃炎病人胃黏膜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使胃黏膜炎癥消退。[2] 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全世界范圍內 80% 以上的十二指腸潰瘍和 60% 以上的胃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有關。[3] 而光靠我們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很難清除它,一旦感染,需要規范的清除治療。 為了腸胃健康,我們必須要對幽門螺桿菌有足夠的重視。 早發現早治療 幽門螺桿菌并不可怕 盡管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引起各類腸胃疾病,但我們已經有成熟的手段對付它。 針對幽門螺桿菌,目前市面一般采用四聯療法,而且成年人一旦清除幽門螺桿菌后,基本不會再次感染。 想要根除幽門螺桿菌,檢測是第一步。目前針對幽門螺桿菌檢測,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 現代生活節奏快,跑一趟醫院也要耽誤不少時間。有多少人是想做檢測,卻又因為沒時間或者嫌麻煩,把檢測計劃一拖再拖。 事情可以往后拖,但身體健康可拖不起,快捷方便的檢測無疑是多數人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