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精粹,千百年來愛茶之人輩出不窮,說起茶葉史上鼎鼎大名的茶祖、茶圣,相信大部分茶友都知道,但要是問起茶仙、茶神、茶僧、茶皇、茶怪,你們知道嗎?
01 “茶仙”:盧仝、蘇軾
“茶仙”盧仝[tóng],唐代詩人,早年隱少室山茶仙泉,自號玉川子。盧仝好飲茶作詩,隱居期間著有《茶譜》、《七碗茶詩》,愛茶成癡,生平如茶一般淡泊寧靜,其作的《七碗茶》詩傳唱千年而不衰,因而被譽為“茶仙”。
02 “茶仙”蘇東坡
蘇東坡視茶境為仙境,并沉醉于茶,寄身于茶,故有“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他注重品茶的物外景意,把茶作為溝通自然,內(nèi)省性情,品味人生的修煉手段,并主張“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典型的茶藝人生,以茶悟慧而入詩入畫,他隨緣自適,樂觀豁達,圓融貫通,自由自在,在茶中品出人格精神,生命體悟和胸襟抱負,并為后人留下無數(shù)的精神食糧。

03 “茶僧”皎然
唐代醉為有名的詩僧、茶僧。與陸羽結成了生死相依的忘年交,并鼓勵、幫助、指導陸羽完成了《茶經(jīng)》的寫作。

04 “茶神”陸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英雄的悲歌,茶人的愛國情懷。陸游酷愛茶也愛詩,以茶悟詩而言志,著有一萬多首詩,其中有300多首茶詩,詩人把茶當作一門悟的藝術和品的文化。到83歲時還寫下了“桑苧家風君勿實,他年猶得作茶神”,詩人希望陸羽的茶道代代相傳,自己下輩子還當茶神。
05 “茶皇”乾隆
乾隆貴為皇帝卻精于品茗,首次提出“咀嚼四顧甘”的品茗方法,以茶休閑,養(yǎng)精蓄銳,日理萬機,以茶養(yǎng)生,延年益智,活到88歲,成為中國皇史的壽魁君王,以茶治國馭臣,開創(chuàng)乾隆盛世,不愧為“茶皇”。
06 “茶怪”鄭板橋
揚州八怪之一居然清茶里悟人生,頂峰之極,悟出了“難得糊涂”!
板橋也是寫茶聯(lián)最多之人,“汲來江水煮新茗,買盡清山當畫屏”,“香文古鼎把九個,日著新茶兩三碗”,“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但若是我們也用茶品悟一下板橋的人生,就是“糊涂”而真,見怪不怪了!
07 “別茶人”白居易
酷愛茶葉,曾自稱是個“別茶人”,也就是擅于鑒別茶葉的人。他一生嗜茶,幾乎從早到晚茶不離口。他在詩中不僅提到早茶、中茶、晚茶,還有飯后茶、寢后茶,是個精通茶文化、鑒別茶葉的行家。

08 “茶五美”歐陽修
喝茶講究,認為品茶須是茶新、水甘、器潔,再加上天朗、客嘉,此“五美”俱全,方可達到“真物有真賞”的境界。
09 “當代茶圣”吳覺農(nóng)
吳覺農(nóng)最早論述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chǎn)地,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高等院校的茶葉專業(yè)、全國茶葉總公司,后又在福建武夷山麓首創(chuàng)了茶葉研究所,為中國茶葉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陸定一在《茶經(jīng)述評》序言中評價吳覺農(nóng):覺農(nóng)先生畢生從事茶事,學識淵博,經(jīng)驗豐富,態(tài)度嚴謹,目光遠大,剛直不阿。如果陸羽是茶神,那么說吳覺農(nóng)先生是當代中國的茶圣,我認為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