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簡介】 釋智常,內江市政協常委,資中縣政協常委,四川省佛教協會理事,內江市佛教協會副會長,資中縣佛教協會會長,資中縣作家協會副主席,資中縣重龍山永慶寺住持。
初 心 ——《西蜀古剎重龍山永慶寺》序
大千世界,總有一些邂逅,讓你結下初緣,從此便因緣綿綿,情牽于斯,并將自己的心智,都自覺地奉獻。重龍山和永慶寺之于我,便是這樣。 我第一次到資中,是在1990年十月。那一年,我18歲,剛從新都寶光寺受了具足戒,回到內江圣水寺任知客。受師安排,我到重龍山看望能智師、普戒師二位尼師。 清德上人(1924—2018)題詞 上人生前曾經擔任四川省政協委員、內江市政協常委、雅安市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內江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雅安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內江圣水寺法主、雅安云峰寺法主。 從圣水寺出發,翻后山鐵路到蓮臺寺坐公交車,是一個大篷車,車頂一個同車大小的氣袋,車票1元8角。在老成渝公路上走走停停兩個小時,才到資中西門口廣播器材廠處的客運站。站很小,下車后,翻過一個山坡,就是重龍山下的狀元街。翻山公路很爛,坑坑洼洼,還是資中到安岳的主要公路。資中城區很老舊,大都是清末、民國時期的建筑,好多老街地面還是鋪的老石板,不通車,街兩邊門面都是兩層,樓下做生意,樓上住人,全是木質結構,有些簡單雕飾,很古樸。 上重龍山的路是大條石鋪就的。大路左邊是重龍中學(武廟),上山右路旁有一座氣勢雄偉的東岳廟山門樓,已作為資中縣教師進修校在使用。 重龍山進大門沿右側石梯步而上,很明顯,部分石梯步是整塊石山鑿出來的,走起來不累,有很舒服的感覺;梯步左下,一座半月山崖,上半部懸空,全是摩崖石刻,下半部是水塘,偶有崖上滴水入塘,叮叮咚咚挺悅耳。上到半山,右邊有一圓洞門,進門再往上走有一明代“玊虛宮”石坊,玉字一點在上成“玊”,搞不懂是什么意思!穿坊上行,一道雄偉的城墻將山內外隔斷,有小長城的氣勢。耳聽猴哥在叫喚,原來是城墻下有幾個小石屋,分別關著猴子、驢子,看到有人來,便直叫喚! 宗性大和尚題寫書名 宗性大和尚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成都市佛教協會會長、成都文殊院方丈。 當時的重龍山兩邊山坡上,全是柑子樹和一堆一堆的墳墓。據說都是些老干部的墓地,就如同北京的八寶山公墓。這些公墓在重龍山成立景區后,政府和景區管理處花了大力,才全部遷走。 穿越城墻門再往上走,就是永慶寺了!我是從后山上山的(現在的公園大門),后來上山幾次,才知道正山門是從老中醫院和老建設局之間的一條寬大石梯步而上,一條小石步道灣灣曲曲達永慶寺山門。 寺院當時由資中文管所在管理,西廂住有五六戶林場職工家庭,喂些雞鴨,傍邊有些花木苗圃,部分廂房墻體還是竹編泥灰糊的,開關門都搖搖晃晃的!文管所做了些維修,飲用水和生活用水,都取自天池。 聽師父講,七十年代重龍山、永慶寺大量拆除寺廟古建、砍伐古樹,好在縣文管所當時在永慶寺辦公,好在館長楊祖凱邀請他上山守護,不然永慶寺古建筑恐怕就被拆除完了。 永慶寺里由文管所展陳了很多化石、匾對、石刻佛像、書畫、黃庭堅的石刻幽蘭賦……這些文物,后來都在20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陸陸續續一同隨文管所搬遷到山下文廟里了。 寺里只有倆老尼師,僅能使用大殿,佛像是文管所楊祖凱先生等人和老和尚收集被打爛的石刻拼斗起來的。倆尼師僅使用兩間舊房,房后小院砌個小泥灶,柴火是在山上撿的枯枝落葉。 聽倆老尼師說,老和尚在山幾十年,一直堅持信仰,禪坐、念佛、誦經,喂動物、打掃全山衛生、植樹、培育花草,1986年去圣水寺前,請她們來山上守住,說總有一天會恢復佛教活動。倆老尼師堅定信念、被當時的派出所公安驅逐出寺幾次,都仍然回寺堅守,就因為有了她們的堅守,才能有后來我和智忠等僧尼、居士、社會賢達們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開放寺院陸續收回寺產、全面維修成為標準化佛教道場的成功! 智海大和尚題詞 智海大和尚,四川省政協委員、內江市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內江市佛教協會會長,內江圣水寺方丈。 1990年至1993年期間,我住在圣水寺,在佛會期中受師父安排經常上重龍山,和謝勇一起幫助開展一些佛事活動。當時寺里上山的老信眾,均是能海上師、佛生法師、清德老和尚的皈依弟子,其中八十年代十多歲就上山的小居士謝勇(即后來的智忠法師)備受關注。他很有特點,一是皈依年小,二是佛事熟練,三是佛教儀理通達。他也成為了我之后上山、落實宗教政策、逐步收回寺院財產、開放寺院、管理寺院、佛事活動的重要幫手。 20世紀九十年代初,資中縣擬籌建重龍山風景區,縣領導到內江圣水寺,邀請老和尚回山主持佛事活動。我當時20來歲,年少氣盛,在師父和智海師兄的鼓勵、壯膽之下,于1993年受師父委派正式上山住寺。我到永慶寺住寺后,能智師、普戒師、智文師、宗修、仁蓮、洪貞等師父,謝勇、李智禪、滿孃、張智隆、郭智輝、高詠文、林素蓉、陳碧仙、蘭宗菊、陶宗福、李宗華、張波、陳宗照等居士,社會賢達王體誠、何永忠、陳武英、崔國建、胡清友、孫文光、陳森富、劉永民、鐘繼品、曾令琪等先生,還有省、市和資中縣黨和政府及各部門領導以及內江市圣水寺、西林寺的師父們、居士們等等,在這一大批師父、居士、先生、領導們的護持下,我們依法、依規,陸續收回寺產、逐步維修、重建,才有了今天完整的永慶寺中興。 一晃,三十年的時光竟悄悄流逝,我與重龍山、永慶寺的緣分還在繼續。 智常法師題詞 智常法師,內江市政協常委、資中縣政協常委、四川省佛教協會理事、內江市佛教協會副會長、資中縣佛教協會會長、資中縣重龍山永慶寺住持。 今年是我的半百之齡。在令騏兄的幫助、支持下,我們花費很多精力,收集關于重龍山、永慶寺的資料,拍攝照片,校對文字,成為這本迄今為止介紹重龍山、永慶寺最翔實、最全面的《西蜀古剎重龍山永慶寺》。在新書出版之際,略述當年到重龍山永慶寺的緣起,以表紀念和感恩之心。雖然文語粗俗,但我的心是佛心。最后,以老和尚書寫最多的一幅書法內容,來作結尾,并深深地祈愿: 人心和善享安寧! 家庭和睦萬事興! 社會和諧增福祉! 我愿世界永和平!
首席顧問:賈平凹、趙義山 主 管:四川省文聯 主 辦:四川省通俗文藝研究會 四川省辭賦家聯合會 協 辦: 中外散文詩學會四川分會 四川省散文作家聯誼會 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女散文作家創作中心 四川書生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