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ukgsw"><input id="ukgsw"></input></tfoot>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醫之秘在于量——李可學術思想探討之十二

       森林蔓延 2022-06-07 發布于廣東

      作者:孫其新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110032)

      摘 要:針對中藥之秘在于量,進一步探討了李可用藥規律。李可關于紅參用量:補元用平劑,急救暴脫用大劑;紅參劑型:搗末同煎,另燉,粉吞,塊吞。肉桂用量:溫腎陽、助氣化、反佐用平劑;引火歸原、降奔豚、止泄瀉、護胃陽用小劑;肉桂劑型:平劑煎服,小劑粉沖、米丸吞服。山萸肉用量:小劑 10克,平劑 30克,中劑 60~90克,大劑 100~120克。吳茱萸用量:10克以下無效,15克顯效,30克攻無不克,50克治大癥。生半夏用量:小劑 10克,平劑 30克,中劑 45克,大劑 60克。松原市中醫院治未病科趙東奇

      關鍵詞:中藥 紅參 肉桂 山萸肉 吳茱萸 半夏 李可 醫案  

      人參為中藥四帥之一。李可創制的破格救心湯,高麗參用至30克。他在全書 246則醫案中,用紅參多達 121 案,創下了人參之“最 ”。現根據其醫案,整理出以下內容:

      1 紅參

      李可關于紅參用量:補元用平劑 10 克,急救暴脫用大劑 30 克(372頁);紅參劑型:搗末同煎,另燉,粉吞,塊吞。

      1.1 紅參搗末同煎 

      紅參搗末同煎用大劑,常用于血證暴脫,可立挽危亡。如暴崩欲脫案 (123頁)、暴崩脫癥案(124頁)、久痢成癆案(305頁)。

      1.2 紅參另燉 

      紅參“另燉 ”法,即隔水燉也,緣于單煎紅參易糊鍋,不可不知。主要用于以下情況:①紅參平劑:用于補元,紅參為10克,偶見 15克。這是紅參最常見的用法,如頑麻怪癥案(42頁)、尿毒癥案(164頁)。②紅參救脫:救脫用大劑,如胃潰瘍大出血案(15 頁 )、妊娠惡阻案 (107 頁 )。③破格救心 :高麗參 30克 ,如破格救心湯治肺心病心衰(7 頁)。④奔豚厥脫:紅參 30克,如奔豚湯治伏寒奇癥案(379頁)。

      1.3 紅參粉吞 

      主要用于特定的配伍,組成散劑。 ①參蛤散:腎不納氣之喘,紅參 10克(重則高麗參20克),蛤蚧尾 1對,研粉吞服,立解其危(14、29頁)。②參麝散:小兒慢驚風,以高麗參粉 5克,麝香013克,以救呼吸衰竭(74頁)。③參靈散:李氏治數百例胃腸潰瘍,紅參、靈脂各 10 克等分,為散吞服,可當日止痛,半月痊愈(178頁)。

      1.4 紅參塊吞  

      所謂紅參“塊吞 ”,即打小塊吞服,其“小塊 ”,亦稱“粗末 ”,類似于粗玉米面。主要用于:①大氣下陷:李可認為,用補中升陷法治大氣下陷證,紅參不入煎劑者,緣于湯藥速效,虛餒之人下咽反覺脹悶,打小塊吞服,入胃緩緩奏功,使下陷之氣徐徐升達。如胃下垂案(254頁)、剖腹產后二便閉結案(112頁)。 ②腎不納氣:肺腎兩虛之喘,紅參小劑 10克打碎,細嚼慢咽,立刻生效。詳見急性結核性胸膜炎案(47、393頁)。1.5 關于紅參“另燉 ”的思考 紅參“另燉 ”法,是李可臨床使用頻率最多的煎法。由于隔水燉之法,有人不知,亦比較麻煩;若單煎紅參,又易糊鍋。為此,筆者采用紅參減半粉吞,代替紅參“另燉法 ”。

      2 肉桂

      李可關于肉桂用量:溫腎陽、助氣化、反佐用平劑;引火歸原、降奔豚、止泄瀉、護胃陽用小劑;肉桂劑型:平劑煎服,小劑粉沖、米丸吞服。

      2.1 肉桂煎服  

      肉桂入煎劑,一般為平劑 10克,對于小兒、老人、羸弱之人,肉桂酌減,如小兒遺尿案之肉桂 3克入煎(86頁)。主要用于以下情況:①溫腎陽:如陽虛型紅斑狼瘡案,用附子、肉桂直溫腎陽(202頁);習慣性流產案,用附子、肉桂溫養命火(117頁)。②助氣化:李可之經驗,治三焦氣化乖常諸疾,必以肉桂辛熱善動之品,直入命門而補其火,火旺則陰凝解而氣化得以蒸騰。如一老年肥大性前列腺炎急性感染致癃閉者,雖診為濕熱充斥、三焦閉塞,仍以對癥湯劑加肉桂蒸動氣化,2劑而解(157頁)。又如結核性腹膜炎合并膽囊炎案,以真武湯加肉桂蒸動氣化(39頁)。 ③反佐:李氏在論述攻癌奪命湯時指出,本方大隊苦寒之品,脾胃怯弱者,以肉桂溫熱靈動之品反佐,以保護脾胃為第一要義(146頁)。如紅斑狼瘡案,用肉桂 10克反佐玄參 100克,以防寒涼損傷脾胃(204頁)。筆者注意到:李氏凡用肉桂反佐,均列在反佐藥之后。這一特殊筆法,值得借鑒,如痢疾脫癥案(146頁)。

      2.2 肉桂粉沖 

      肉桂沖服,一般為小劑 1,5~6克。主要用于以下情況:①降奔豚:肉桂、沉香、紫石英為藥對,凡奔豚證,急投肉桂粉、沉香粉 3克沖,煅紫石英 30克,直入肝腎,破沉寒痼冷,安鎮沖脈,下咽立效(16頁)。如伏寒奇癥案之肉桂 115克(380頁),腸梗阻合并疝嵌頓案之肉桂 6 克(133 頁)。李可用奔豚湯,偶爾肉桂 10克入煎。因癥屬厥脫,救陽為急,歸于“溫腎陽 ”一類,如噎嗝重癥案(389頁)。 ②止泄瀉:肉桂、赤石脂為藥對,自制方三畏湯之肉桂1,5~6克粉吞,赤石脂 15~30克入煎,取肉桂補命火,赤石脂甘溫酸澀收斂,對脾腎虛寒導致之五更瀉、久痢、久帶 ,有特效(179頁)。如糖尿病案之五更瀉,3 劑而愈(57頁)。 ③護胃陽:李氏在肺癆兼寒飲案中指出,患者嘔吐厭食,唯胃已傷,以陽和湯之肉桂粉沖,以復胃陽(308頁)。看來肉桂反佐與護胃陽有些相似之處,但仔細推敲,還是有區別的。反佐的目的在于護胃,而針對的是苦寒藥;護胃陽的目的在于扶胃,但針對的是胃虛證狀,如胃涼、嘔吐、便溏。

      2.3 肉桂米丸吞服  

      李可之經驗,凡火不歸原證,肉桂 1,5~6克米丸吞服。米丸做法:油桂刮去粗皮研粉,小米蒸爛為丸,如赤小豆大,藥前囫圇吞下。取其米丸溶解較水丸、蜜丸緩慢,不在胃里分解,而在下焦徐徐吸收,引火歸腎(54、127、242頁)。如鼻衄奇癥案(279頁)、復發性口腔潰瘍案(286頁)。但有時,李氏名為“引火歸原 ”法,卻用肉桂粉吞,如虛寒型糖尿病案,這是為什么 ? 因此案兼有胃陽虛(如胃脘冷痛、厭食嘔逆),為了兼顧胃陽,以“保護脾胃為第一要義 ”,故改米丸為粉吞。從引火湯證諸案中,可以看出,凡火不歸原證兼有胃陽虛、奔豚證、五更瀉、反佐證,皆遵“保護脾胃為第一要義 ”,改米丸為粉吞,如肺心病奇癥案兼奔豚證(374頁)、齒衄案兼泄瀉(292頁)、鼻衄奇癥案兼反佐黃連,均改米丸為粉吞(281頁)。

      2.4 肉桂與油桂  

      筆者注意到,李氏多數稱肉桂為“油桂 ”。考肉桂分 3種:①官桂:又稱筒桂、菌桂,為 5 ~6 年之幼樹干皮、呈筒狀;②企邊桂:又稱油桂、紫油桂,因其表面用指甲刻劃時則現棕色油紋而得名,為 10年的樹皮,呈凹凸形半卷狀;③板桂:又名桂楠,是老年厚樹皮,呈板狀。這三種肉桂,以油桂皮細肉厚,斷面紫紅色,油性大,香氣者為佳。所以李氏恒用越南之紫油桂,而不用普通肉桂。其用藥精純,可見一斑。

      3 山萸肉

      李可關于山萸肉用量:小劑10克,平劑 30克,中劑 60克,大劑90~120克。

      3.1 八味丸類方,山萸肉為小劑、平劑 

      李氏用八味丸類方,遵原方熟地與山萸肉之比例,故山萸肉用量偏輕,小劑者 2例,平劑者 2例,如膝關節積液案之濟生腎氣丸加味(251頁)、夜盲案之杞菊地黃丸加味(268頁)、急性腎盂腎炎案之知柏地黃湯加味(158頁)、真寒假熱案之八味地黃湯加味(288頁)。

      3.2 潮熱、消渴、防脫,山萸肉為平劑 

      李氏之經驗,凡肺癆、小兒疳積、癌證之化療、放療所致潮熱者,以補中益氣湯加山萸肉、烏梅、龍牡各 30克,半月退凈(302、363、396頁);糖尿病之消渴,癌證之化療、放療之煩渴,恒加山萸 30 克(55、56、363頁)。治大氣下陷證,下元虛者須防“提脫 ”,恒加山萸肉30克,如胃下垂案(254頁);羸弱之人,以防陰陽氣血之脫散,加山萸肉斂肝,如肺癆夾寒飲案(309頁)。

      3.3 脫證、血證,山萸肉為中劑、大劑 

      氣虛欲脫者,急以升陷湯加參、萸,重用山萸肉 90克,如產后誤用開破致變案(113 頁), 血脫者,見于脾不統血之崩漏便血,出血量多不止,汗出而喘,則是肝氣已傷,疏泄太過,不能藏血,急加山萸肉 60克以上,斂肝救脫;氣隨血脫者,出血如注,自汗而喘,腰困尿多不渴,急以大劑當歸補血湯加紅參助元氣,重用山萸肉 90克以上,斂肝固腎救脫;亡陽厥脫者,出血日夜不止,突變四肢厥冷,大汗暴喘,面白如紙,氣息奄奄,陰損及陽,陽微欲絕,急投破格救心湯,重用山萸肉 120克(124、125頁)。

      3.4 心衰、呼吸衰竭,山萸肉為大劑 

      心衰重癥,如肺心病心衰案,破格救心湯之山萸肉 120 克(7頁);如呼吸衰竭,升陷湯合大劑參附龍牡救逆湯,加山萸肉 90克,麝香 012克(263頁)。

      4 吳茱萸

      李可關于吳茱萸用量:10 克以下無效,15克顯效,30克攻無不克, 50克治大癥(202、377頁)。

      4.1 吳茱萸湯證 

      李氏認為,《傷寒論》吳茱萸湯證昭示: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止痛與止嘔,正是吳茱萸的兩大功效(44頁)。

      4.2 吳茱萸主治 

      根據李氏之吳茱萸案 21則,整理其主治:肝寒之巔頂頭痛、眩暈、疝痛、縮陽、痛經、凍腳(202、376頁),胃寒之嘔吐吞酸、噎嗝反胃、胃脘痛、繞臍痛、少腹痛 (376、382、389頁);外敷涌泉引火歸原治口瘡,敷臍治小兒泄瀉,其功不可盡述(376頁)。

      4.3 中西匯錄 

      吳茱萸為開冰解凍之劑,其性辛熱燥烈,直入陽明、厥陰血分,暖肝和胃,降逆補虛,溫化寒飲,能破沉寒痼冷,解除一切痙攣(274、390 頁)。由此而解決一些現代醫學之難題,如西醫腦出血之腦膜刺激癥,與中醫肝胃虛寒、痰飲上沖巔頂有些相合,詳見蛛網膜下腔出血案(44頁);美尼爾氏綜合癥之內耳迷路積水、痙攣,與中醫痰飲上犯于腦之眩暈相通,詳見內耳眩暈癥案(272頁);西醫食道、胃腸之痙攣,與中醫之“寒主收引 ”同理,詳見噎嗝重癥案、腸痙攣案(381、390頁)。

      4.4 吳茱萸用量 

      李可認為,《傷寒論》吳茱萸湯之吳茱萸一升,約合今制 50克。故用量 10克以下無效,15克顯效,30克攻無不克,50克治大癥。唯當今各家皆用1.5~6克,藥難勝病,故其效不著(202、377頁)。李氏之吳茱萸案21則,其中吳茱萸小劑 10克者 5例,用于小兒、虛弱之人,如小兒過敏性紫癜案、急性肝炎誤治變癥案(329、170頁);吳茱萸平劑 15~20克者 11例,如痛經痼疾案、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案(114、64頁);吳茱萸中劑 30克者 4例,如美尼爾氏內耳眩暈癥案、重癥呃逆案(272、196頁);吳茱萸大劑 50克 1例,如紅斑狼瘡案(202頁)。

      4.5 吳茱萸沖洗法  

      李可認為,吳茱萸湯方下注一“洗 ”字,是仲景用法奧法所在,即用至 15克以上,當以開水沖洗 7次,而后入煎,可免入口辛辣及服后“瞑眩 ”之弊。凡遇小兒、老人、病弱之人,則先煎沸 2~3分鐘,換水重煎,以便穩妥(376、390頁 )。

      4.6 吳萸姜棗  

      李可指出,傷寒方用藥精純,雖姜、棗亦寓有深意,并非點綴。吳茱萸加兩倍之生姜、大棗 20~30枚,則辛烈減,可保無害(377、390 頁)。詳見胃潰瘍大出血案(15頁)。

      5 生半夏

      李可關于生半夏用量:小劑10克,平劑 30克,中劑 45克,大劑60克。

      5.1 小半夏湯類方 

      李氏喜用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金匱》昭示: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5.2 半夏主治 

      根據李氏之半夏案 52則,整理其主治:肺氣上逆之咳喘、喉間痰鳴(26頁),肝胃氣逆之嘔吐、眩暈、心下痞(45、234頁),脾胃痰濕之麻木、腫瘤(41、335頁)。5.3 半夏自制方 李氏治咳,喜用小青龍湯,并使之改良;治嘔,喜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且進一步推陳出新。

      5.3.1 改良小青龍湯 

      《金匱》36條提示: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簡而言之,服小青龍湯易引動下焦沖氣上逆之奔豚證。為了克服這一弊端,李氏對此方進行了改良(麻黃、桂枝、白芍、炙草各 10 克,生半夏 30 克,干姜、細辛、白芥子各 10克,炙紫苑、炙冬花各 12克,白果帶殼 20克打,生姜 10片,大棗 10枚),即小青龍湯加紫苑、冬花、白芥子降逆下氣,白果收斂,通治一切咳喘(397頁)。如虛證者,由肺及腎,腎不納氣,加紅參 10克,腎四味各 30克;如小兒夜半暴喘(83頁)、或寒郁化熱者加生石膏 30克,如肺心病急性感染案(18頁);太陽少陰同病,脈沉舌淡苔白滑,加附子 30克(397頁),如急性結核性胸膜炎案(48頁);過敏性哮喘者,加石膏、蟬衣各 30克,如青霉素過敏性皮炎案(324頁)。

      5.3.2 止嘔湯  

      李可治嘔吐,得力于小半夏加茯苓湯,并進行加味:生半夏、茯苓、赭石、生姜各 30克,姜汁 10毫升,炙草 10克。他指出,其一生應用此方上萬例,通治一切肝胃氣逆之嘔吐,如妊娠惡阻劇吐,水米不入;胃出血狂吐不止;現代醫學確診之腦膜刺激征;寒熱錯雜之胃腸痙攣等,皆有捷效。輕證服一兩口即止,稍重則服2~3次即愈,極重癥 10小時許過關。不論何種嘔吐,皆由胃氣上逆。胃為氣機升降之中樞,胃氣不降,則諸經之氣皆逆。方以赭石、生半夏、生姜降胃,則氣機升降復常,何嘔吐之有 ? 正是執簡馭繁,以不變應萬變之法(44頁)。該方實為小半夏加茯苓湯合旋覆赭石湯,減旋覆花、人參、大棗,加姜汁而成。為了便于記憶與推廣,筆者稱之為“止嘔湯 ”,方歌為“止嘔夏苓代汁草 ”。李氏之經驗:若嘔吐兼諸痛者(如頭痛、胃痛、腹痛),則加吳茱萸、紅參(即吳茱萸湯)。因吳茱萸湯亦有止嘔作用,故筆者稱止嘔湯加吳、參為“雙嘔湯 ”,詳見胃潰瘍大出血案(15頁)。若嘔吐兼欲脫,則加山萸肉、紅參(取來復湯之意),詳見久痢成癆案之“五味回生湯 ”(307頁)。

      筆者很奇怪地發現:李氏治痰、咳,從不用二陳湯;治濕、嘔,從不提平胃散。全書只字未提這兩方,令人費解。筆者揣測:因為這兩個方子,半夏用量偏輕或缺失,如二陳之半夏為 9克,平胃散則無半夏;燥濕、化痰用理氣藥(陳皮、厚樸),而不用溫化藥,收效甚微。而他用生半夏一出手就是 30~45克,治痰、咳則配細辛、五味子溫肺化飲,治濕、嘔則配吳萸、姜汁開凍解凍,常有一劑知,二劑已之功效。

      5.4 生半夏用量 

      《傷寒論》之半夏,均為半升,合今為 60克。半夏用量分為:①半夏小劑 10克:半夏小劑者 5案,用于小兒、羸弱之人,如嬰兒幽門梗阻案、小兒白血病案、頑麻怪癥案(85、368、42頁)。②半夏平劑 30克:半夏平劑者 37案,如肺心病心衰案(6頁);體虛之人,半夏酌減為 15~20克,如急性結核性胸炎案、急性黃膽疸型肝炎案(47、166頁)。③半夏中劑 45克:半夏中劑者 3例,均為咳、嘔重癥,如肺間質纖維化案、腦瘤術后復發案(29、245頁)。④半夏大劑60克:半夏大劑者 3例,均為經方大癥,如急性胰腺炎案之大柴胡湯證、紅斑狼瘡之小柴胡湯證(140、203頁)。

      5.5 半夏沖洗法 

      《傷寒論》小柴胡湯方下之半夏注一“洗 ”字,即用溫水淘洗 3次,可解其毒,若多次淘洗則力減(7頁)。

      5.6 半夏生姜 

      《金匱》載:小半夏湯,半夏 1升,生姜半斤。考半夏 1升為 130克,生姜半斤合今為125克,即半夏與生姜等量。故李可指出,生半夏加等量生姜佐之,既解其毒,又加強療效,頗有妙用(8頁)。筆者對《傷寒論》半夏方進行統計,半夏均為半升,即 60克,而生姜多少不等,如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之生姜為 125克,其次為旋覆赭石湯之生姜為 75克,大柴胡湯亦為 75克,生姜瀉心湯為 60克,小柴胡湯、葛根加半夏湯為 45克,黃芩湯為 215克,小青龍湯、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則無生姜。從中可以看出,如經方中有干姜,或嘔吐而兼熱者,生姜酌減、或無。李氏之半夏案亦然。只有以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止嘔湯為主方時,其半夏與生姜為等量,如妊娠惡阻案、嬰兒梗阻案(84、107頁)。

      6 麝香

      李可關于麝香用量:每次最小量 01075克,最大量 015克,日極量 1克分 3次服。

      6.1 麝香功能  

      麝香,味芳香濃烈,性辛溫入心脾經。功能辟穢化濁,開竅啟閉,為急救醒神要藥,開中有補,對一切腦危象(痰厥昏迷)有斬關奪門之功。其辛香走竄之力,又善開經絡壅閉,具有解毒、活血、通經、消腫止痛作用,故又可用癰疽腫毒及跌撲瘀痛等癥,效難盡述。現代藥理證實,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增強呼吸中樞功能及強心救脫功效,對心衰、呼吸衰竭、血壓下降、冠心病心絞痛發作,均有可靠療效。又能促進各腺體的分泌,有發汗和利尿作用,故可用于血毒癥的搶救。因其辛香走竄之力極強,故只可暫用,不可久服 (4、177頁)。危重階段,可連服 10 日停藥,詳見肺間質纖維化案(32頁)。

      6.2 麝香主治 

      麝香配清熱解毒方藥,則善涼開宣竅,其作用較安宮、至寶為優;配回陽破陰方藥,則善溫開宣竅,其作用較蘇合香丸為速(177)。分述如下:

      6.2.1 昏迷 麝香為急救神識昏迷要藥,如小兒高熱抽搐之急驚風,單味麝香 0115克,一次灌服,立解其危(177頁)。小兒慢驚風,取高麗參粉 5克,麝香 013克,服后 20 分鐘,抽搐停止,神識轉清(74頁)。中風痰厥昏迷,麝香 013克配姜汁竹瀝灌下,如腦溢血案(36、177頁)。肝昏迷,屬陰寒穢濁內閉外脫者,以茵陳人參白通四逆湯加菖蒲、麝香 013 克(173頁);若濕熱化毒,腑實內閉之急黃癥,熱深厥深者,以犀角地黃湯合大承氣加菖蒲、郁金、麝香 015克,4小時可醒(177頁)。煤氣中毒昏迷,以礞石滾痰丸加麝香 013 克(189頁)。腦外傷昏迷,以補陽還五湯加麝香 0115克(192頁)。

      6.2.2 心衰、呼吸衰竭  李氏創制破格救心湯中,麝香 015 克分沖,救治各種心衰。如布魯氏桿菌病心衰案之麝香 1 克分沖(11頁)。又以升陷湯合大劑參附龍牡救逆湯,加麝香 012克,山萸肉 90克,救治呼吸衰竭(263頁)。

      6.2.3 劇痛  心絞痛發作,參靈散(紅參、靈脂)加麝香 015克,覆杯而愈(178頁)。急性心梗,先沖服麝香 015克、冰片 013克,含化速效救心丸 5粒,蘇合香丸 1丸,為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12頁)。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之劇痛,以烏頭湯合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加麝香 1 克分沖, 當夜痛止(64頁)。腦瘤劇痛,以烏頭湯加麝香1克分沖, 1劑痛止(247頁)。

      6.2.4 通竅  眼底出血暴盲,以通竅活血湯之麝香,加水蛭數日復明;慢性鼻竇炎之嗅覺失靈,以麻黃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麝香0115克,3劑而愈(282頁),直腸癌術后尿閉,以補中益氣湯加沉香、肉桂、麝香 015克通下竅, 40分鐘而解(113頁)。

      6.3 麝香自制方

      6.3.1 麝甲無敵散 麝香與炮甲相配,古方常有之,如《仁齋直指方》載:炮甲 5分,入麝香少許,溫酒服,治痘瘡發黑。其麝香為“少許 ”,不易效法。李氏對此進行了規范,二者之常用比例為 1∶30,即麝香 2克、炮甲 60克為一料,研粉分成 20包,隨中藥早晚以熱湯沖服各 1 包。因耗氣傷陰,不可久服,服 10日停藥,但惡性腫瘤例外(29、342頁)。他認為,麝香與炮甲相配,穿透攻破,無微不至,無所不到,直搗病巢,消囊腫,破腫瘤(104、344頁)。用于多種頑癥痼疾,如肺間質纖維化(29、32頁)、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合并心梗(65頁)、卵巢囊腫(104頁)、腦瘤(247頁)、脊髓神經膠質瘤(342頁)、局限性皮肌炎(333頁)、小兒遺尿等(87頁)。鑒于用途甚廣,無所不能,故筆者稱之為“麝甲無敵散 ”。若麝香緊缺,李氏之經驗可用蘇合香丸代之,即每服蘇合香丸 1丸,配炮甲粉 3克(32頁)。

      6.3.2 羚麝止痙散 羚麝止痙散(羚羊角 3克,麝香 1克,蝎尾 12只,蜈蚣 2條為末,分 3次服),為李氏急救小兒高熱驚風開竅醒神常備藥。輕癥單服立效,不必配服湯劑。詳見小兒肺炎合并急驚風案、小兒流腦案、小兒大腦發育不全案、疹毒內陷案、中風閉癥案(77、36頁)。

      7 全蝎與蜈蚣

      李可關于蝎蜈用量:全蝎小劑3克,平劑 12只;蜈蚣小劑 2條,平劑 4條。李氏之全蝎小劑者 9例,如急性腎炎案、蛛網膜下腔出血案(162、44頁);全蝎平劑者 16例,如頸椎病案、類風濕性關節炎(217、210頁)。全蝎 12 只,經筆者考“12只 ”為 8克,經水漂洗去鹽后干燥為 6克,研粉分沖,可謂“重劑 ”,故取效甚捷。蜈蚣小劑者12例,如急性腎炎案、三叉神經痛案(162、240 頁);蜈蚣平劑者 11例,如頸椎病案、雞爪風癥案(217、122頁)。小兒、老人、病弱之人酌減,如小兒濕疹案之蜈蚣 1條,重癥結核性腹膜炎案之蜈蚣 1 條(88、103頁)。

      李可用藥規律,現簡要歸納。紅參用量:補元用平劑,急救暴脫用大劑;劑型有搗末同煎,另燉,粉吞,塊吞。肉桂用量:溫腎陽、助氣化、反佐用平劑,引火歸原、降奔豚、止泄瀉、護胃陽用小劑;劑型有平劑煎服,小劑粉沖、米丸吞服。山萸肉用量:小劑 10克,平劑 30克,中劑 60~90克,大劑 120克。吳茱萸用量:10克以下無效,15克顯效,30 克攻無不克,50 克治大癥。生半夏用量:小劑 10克,平劑30克,中劑 45克,大劑 60克。麝香用量:每次最小量 01075克,最大量 015克,日極量 1克。蝎蜈用量:全蝎小劑 3克,平劑 12只,蜈蚣小劑 2條,平劑 4條。

      (內文頁碼源于《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癥疑難病經驗專輯》一書。)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自拍午夜福利| 做暖暖视频在线看片免费 |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播放|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亚洲成人av在线系列|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人妻|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导航| 国产黑色丝袜在线播放|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长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二区| 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 国产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一线|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宅男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 国产精品久久露脸蜜臀| 疯狂做受XXXX高潮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午夜福利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网站网址导航|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视频| 四虎永久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另类图区清纯亚洲| 麻豆1区2产品乱码芒果白狼在线| 久久毛片少妇高潮|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亚洲韩欧美第25集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