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說 修辭手法是小說文本常用的寫作方法,也是歷年高考語文試題中的考查重點之一。備考時,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修辭手法鑒賞類題目?請看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高級中學韓延明老師的分析—— 文學類文本閱讀是高考語文必考題之一。從體裁上看,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查的主要文體是小說和散文;從內容上看,主要考查考生對寫作手法的鑒賞和對思想情感的理解。 小說通常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作者寫作小說時,為使人物形象生動可感、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主題表達鮮明突出,會綜合運用多種寫作手法。寫作手法既包括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方法,也包括比喻、反復、對比、夸張等修辭手法。 綜觀近年來的高考小說類文本閱讀題,其對修辭手法鑒賞的考查頻率較高,且常常以“簡析文中畫線部分的語言特點”的形式出現。所給句子的“語言特點”,大多表現為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也有明確考查某一修辭手法的,如2021年全國新高考I卷現代文閱讀Ⅱ選擇了卞之琳的《石門陣》作為閱讀材料,其第8題要求考生鑒賞“反復”這一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筆者分析發現,考生回答修辭手法鑒賞類閱讀題時,失分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答錯修辭手法,如將比喻和比擬混淆、排比與反復不分等。二是對修辭手法與表達效果分析不當,如把設問句的作用答成“加強語氣,比一般陳述句更有力,增強表達效果”(反問的作用);把反復的作用答成“句式整齊、語調鏗鏘,增強氣勢,使行文更加豐滿有力”(排比的作用)等。三是答題時脫離文本設定的語言環境,大話、套話連篇,答案空洞無物。鑒賞小說中運用的修辭手法是解答文學類文本閱讀題必備的能力之一,教師應在復習備考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 ![]() 解答此類閱讀題,首先需要考生具有較為全面的知識儲備,熟練掌握小說類文本常用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例如比喻、擬人讓表達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排比可以加強語氣,增強氣勢,將人物刻畫得豐滿細致;設問有助于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反復手法能突出情感、強調人物行為,讓語言充滿回環起伏之美;對比使形象更加鮮明,感情更加強烈;等等。 在充分、全面地了解修辭知識的基礎上,考生還需要熟練掌握答題技巧和答題步驟,做到答題規范、步驟齊全。如此方能在答題時不偏不倚、切中要害,取得好成績。 一要明確三個角度。小說類文本主要通過構思情節、塑造人物來達到表現主題的目的,無論寫什么、怎樣寫,都會緊緊圍繞“人物形象、故事情節、主題思想”三個要素展開。語言是為內容服務的,修辭手法的運用自然也緊扣這三個要素展開,因此,“人物、情節、主題”就成為解答修辭手法鑒賞類試題的三個重要角度。圍繞這三個角度構思答案,就不會產生偏誤。例如2021年全國新高考I卷第8題對“反復手法表達效果”的考查,就需要考生從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兩個方面作答。 二要牢記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先觀點,再分析”。對于給出畫線句子并要求分析其語言特點的試題,考生需要自行甄別辨析其中使用了幾種修辭手法,分別是什么;對于直接點明所用的修辭手法,要求賞析表達效果的試題,考生需要將材料中使用了這一手法的句子全部找出來再作分析。無論回答哪種形式的題目,考生作答時都要認真閱讀材料,先說明觀點“是什么”,再結合語境具體分析“為什么”。比如2019高考語文天津卷第17題是“請賞析文中畫線句子”: 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無霜期,春、夏、秋三個季節便擠在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種植物都是百米沖刺的運動員,奔跑著發芽,奔跑著開花,奔跑著打籽,奔跑著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 ![]() 這個畫線句雖然不長,但使用的修辭手法較多,包括擬人、比喻、排比、夸張等。考生作答時,要先羅列出所用的全部修辭手法,再綜合分析其表達效果,如能進一步概括這段話的深層意義,得分會更高。 三要規范答題形式。答題時要注意條理和邏輯性,答案表述也有章可循。根據“先觀點,再分析”的原則,筆者給出了一些常見的關于修辭手法的答題“模板”,供大家參考: 比喻: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____比喻成____,生動形象地寫出了____,塑造了____形象,表達了作者____之情。 擬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動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____,塑造了____形象,表達了作者____之情。 設問: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引出____的內容,引起讀者的思考和興趣,起到____的作用。 反復: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突出地表現了____,有力地強調了____,使作者____的情感更加強烈,表達效果更加突出。 通感: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____覺、____覺、____覺交錯渲染,形象生動,使文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 總之,鑒賞小說類文本修辭手法的題目,乍一看好像很簡單,但考生常常因為掉以輕心而“平路摔跤”。因此,要在復習過程中充分準備,以便在考場上應對自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