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曾澤生 1948年10月17日凌晨,曾澤生于陣前寫了一封親筆信,托60軍政工處長姜弼武帶去給鄭洞國以及新七軍軍長李鴻。 信中只闡述了一件事:
據(jù)姜弼武后來回憶稱,鄭洞國當時看到信以后,只是說了一句話:
盡管如此,鄭洞國依然做了最后的爭取,他派出了幾波說客,企圖說服曾澤生放棄起義,但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 曾澤生更是干脆利索地對曾澤生派來的代表說:
曾澤生的起義,對于長春的解放起到了積極的意義,鄭洞國原本計劃率部從東經(jīng)60軍的防區(qū)突圍,也因曾澤生起義而失敗。到10月17日下午,曾澤生指揮的60軍便撤出了長春防區(qū),將陣地交給來接防的解放軍部隊,而60軍開赴九臺地區(qū)休整。 1948年10月19日,國民黨軍東北剿總司令部副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官鄭洞國在長春放下武器,標志著長春徹底的解放。 ![]() 圖|曾澤生率部起義后發(fā)表講話 1949年1月3日,中央軍委正式授予起義部隊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的番號,部隊所屬三個師依次授予第148師、149師、150師番號,部隊隸屬于東北軍區(qū),軍長曾澤生,徐文烈為政治委員,葉長庚為副軍長(后陳克非),王振乾為政治部主任(后何運洪),后舒行任參謀長。 至此這支原本屬于滇軍的部隊,徹底迎來了新生。 起義的六十軍從蔡鍔一直到龍云、盧漢,滇軍一直在中國革命近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曾澤生率領(lǐng)的60軍,是在抗戰(zhàn)爆發(fā)以后,龍云響應(yīng)國民政府的號召,將滇軍6個旅12個團改編而來的部隊,最初是以盧漢為軍長,下轄3個師4萬余人。由于是滇軍主力部隊改編而來,一直擁有不俗的戰(zhàn)斗力。 1938年4月22日,滇軍60軍乘火車直抵臺兒莊,參加徐州會戰(zhàn)第二階段。 盧漢率領(lǐng)著60軍與黔軍140師王文彥部曾死守臺兒莊屏障禹王山,前后歷時27天,與日軍第五師團較量。為了守住陣地,滇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陣亡1.3萬余人,受傷5000余人,平均每天陣亡1000余人,所屬三個師中,182師、183師傷亡慘重,戰(zhàn)后兩個師各自縮編為一個團。 盡管整個戰(zhàn)場血肉橫飛,但滇軍始終沒有后退一步,一直到阻擊戰(zhàn)結(jié)束,滇軍接到命令撤離陣地,日軍也未能突破禹王山一步。 然而滇軍的強大令蔣介石非常忌憚,特別是對于這樣一支非嫡系的部隊。 ![]() 圖|滇軍 1945年10月3日,蔣介石密令杜聿明率兵包圍五華山,迫使龍云交出兵權(quán),12月1日,盧漢被任命為云南省政府主席,按照蔣介石的要求,縮編滇軍各個部隊。 原本滇軍下轄8個師,縮編后僅剩下2個軍6個師,分別是曾澤生的60軍以及盧浚泉的93軍。 準確地來說,是蔣介石為了拉攏曾澤生,特別任命他為60軍軍長的。 曾澤生原來是滇軍將領(lǐng)出身,后來免試進入云南陸軍講武堂學習,大革命時期,曾澤生到廣州黃埔軍校,擔任第三期區(qū)隊長,并于1925年調(diào)任教導師3團連長。 然而到當年年底,曾澤生卻憤而辭職。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是他看不慣國民黨軍部隊中軍官吃喝嫖賭的陋習。 曾澤生的部下喬景軒對此曾有過回憶:
1929年1月,曾澤生受龍云邀請回云南,在昆明開辦軍官候補隊,并任副隊長。 曾澤生在生活作風上,一貫簡樸,平日里又不貪不占,在國民黨軍之中自然是屬于異類,更為關(guān)鍵的是,身為國民黨軍高級將領(lǐng),曾澤生日子一度過的十分艱難。 ![]() 圖|龍云 1940年,曾澤生妻子因分娩住院,他連200元費用也拿不出,不得不去找人借錢才墊上這筆費用,因為妻子李律聲產(chǎn)后身體虛弱,無法跟隨在身邊,曾澤生只好將妻子送回老家,結(jié)果孩子在半途中夭折。就連家里人都感到很詫異,別人當官都是往家里拿錢,唯獨曾澤生自己始終一貧如洗。 沒辦法,曾澤生只好選擇對現(xiàn)實妥協(xié)。 1943年,已經(jīng)擔任60軍184師師長的曾澤生向銀行借貸600萬,靠著做生意,不僅還清了欠款,手里也有了些盈余,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曾澤生利用到越南受降的機會,從銀行借款2000萬倒賣黃金,結(jié)果賺了300多兩黃金。 曾澤生不僅自己有余力,還有了錢可以發(fā)軍餉。 蔣介石當然也看重曾澤生的能力,但也絕對不是特別信任。 1946年,曾澤生率領(lǐng)60軍到東北,為防止出現(xiàn)意外,蔣介石將60軍拆成三個部分使用。 其中,第182師配屬新1軍指揮,擔任鐵嶺、開原、昌圖一線鐵路的交通警備任務(wù);第184師由東北長官部直接指揮,防守鞍山、海城、營口等地;暫編第21師駐防撫順,其第1團則配屬新6軍指揮。 盡管曾澤生很不滿這樣的安排,但也無可奈何。 ![]() 圖|盧漢 1946年5月19日,東北國民黨軍占領(lǐng)四平后,東北民主聯(lián)軍為了牽制國民黨軍主力,下令發(fā)起鞍海戰(zhàn)役,駐防鞍山、海城的是滇軍60軍184師,因國民黨軍各部馳援不及,在184師551團全軍覆沒后,該師師長潘朔端率師部和第552團起義。 184師起義,等于折斷了曾澤生的左膀右臂,曾澤生自己就曾當過184師師長,對這支部隊不能說沒有感情,盡管鞍海戰(zhàn)役期間,曾澤生積極率部馳援,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事實上,184師在海城起義,也間接促成了曾澤生后來在長春起義。 滇軍所部之中,唯獨盧浚泉最終沒有選擇恰當時機起義,因而在錦州一戰(zhàn)后,滇軍93軍全軍覆沒。 改編后的五十軍1949年1月2日,中央軍委正式授予戰(zhàn)場起義的滇軍60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隸屬于四野。 遼沈戰(zhàn)役后,60軍進入整訓狀態(tài),并于3月補充進了在遼寧營口起義的國民黨軍東北保安暫編58師(后改番號為第167師)。 50軍在東北進行了長達半年多時間的整訓,一直到1949年6月才經(jīng)山海關(guān)南下,并先后參加鄂西戰(zhàn)役、成都戰(zhàn)役。 對于50軍而言,在東北整訓這段時間,是部隊形成戰(zhàn)斗力的最關(guān)鍵時期。他們原本就是國民黨軍改編而來,在加入我軍以后,表現(xiàn)上有很多不適應(yīng),特別是曾經(jīng)身為高級將領(lǐng)的曾澤生。 盡管曾澤生在國民黨軍軍官中屬于異類,但仍然有些積習難改。 ![]() 圖|左一為曾澤生將軍 50軍駐扎九臺整訓時,部隊內(nèi)同時展開以訴苦為主的政治整訓運動,主要是部隊戰(zhàn)士們控訴舊部隊、控訴舊社會,當然大多數(shù)都是士兵控訴上級軍官的罪惡。 可在曾澤生的心里,聽起來就不是那么好滋味兒了。 要知道曾澤生很少打罵下屬、壓榨士卒的習慣,否則也不大可能會有60軍強橫的戰(zhàn)斗力,但作為舊軍閥時代走過來的將領(lǐng),曾澤生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舊的習慣,身在國民黨軍這樣一個污濁的大缸之中,難免有些許影響,甚至不得不“同流合污”。 曾澤生接任184師師長時,就干過走私,曾暗中吩咐550團少校團長李崢先為自己販賣煙土,不僅僅私自挪用了部隊一部分步槍彈藥,還利用了公家的軍馬拖運,為了掩人耳目,曾澤生再三叮囑,拖運煙土的時候,一定要購買一些公鹽。 只要做生意就會有風險,一次李崢先率領(lǐng)一個排押運煙土,結(jié)果半途中遇到土匪,李崢先冒著極大的風險與土匪混戰(zhàn)了一場,最終只損失了一部分。然而運到以后,因為行情變化,販煙的太多,導致煙土價格大跌,曾澤生毫不顧念為自己差點搭上命的李崢先,將他叫過來痛罵了一頓: 你李崢先死無良心,給我買的大煙土盡是假貨!” 后來曾澤生在自傳中談到這件事,還有過一段發(fā)自肺腑的感慨:
50軍在訴苦教育期間,負責改造的解放軍干部,要求戰(zhàn)士與起義干部相互揭發(fā)過去的罪惡,曾澤生一開始不愿意參加,甚至有些想不通,他對負責改造的解放軍干部更是有著重重意見,最終甚至萌生了悲觀的情緒。 ![]() 后來經(jīng)過思想改造的曾澤生,于人生境地有了新的感悟,他把苦悶?zāi)嵌螘r期的思想,原原本本寫進日記之中:
以至于后來曾澤生還萌生了想要離開軍隊的想法。 一直到幾年以后,曾澤生受到中國共產(chǎn)黨思想熏陶后,有過一段發(fā)自肺腑的話: “自己的真正覺悟,還是在起義之后,經(jīng)過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再回顧歷史,對一些重大問題認識更清楚了。沒有黨的關(guān)懷,自己會成為歷史罪人而遺恨終生。” 還有一件不得不提起的小事。 1951年,曾澤生因車禍受傷回國治療,夫人李律聲前往探望,后來因事外出,李律聲就向管理部門要了一輛小車。 結(jié)果回到駐地以后,李律聲按照以前的習慣,客客氣氣地從錢包中取出小費,交給開車的戰(zhàn)士,結(jié)果戰(zhàn)士怎么也不收,李律聲還以為是嫌她給的錢少,氣得一下子將錢扔在地下扭頭邊走,戰(zhàn)士哭著從地下?lián)炱疱X,一臉茫然不知所措。 ![]() 圖|曾澤生 事實上后來才了解到,原來在舊軍隊,長官出行乘車是天經(jīng)地義,但是如果是家眷用車的話,按照慣例應(yīng)予以小費,這是個約定成俗的習慣,李律聲作為賢內(nèi)助,平時在外就很維護丈夫的臉面,所以這次用車后也自然習慣的給小費,但戰(zhàn)士很不理解這一舉動,干部批評他時,他還流著淚辯解: “你們領(lǐng)導上課不是講過了嘛,職務(wù)大小都是人民的勤務(wù)員。我的津貼是國家發(fā),再收他們的小費,不就又成他家的傭人了嗎?” 大致上來看,以上這件事雖然看似不大,但是反映的問題卻很深遠。 被毛主席兩個字難住另外,曾澤生內(nèi)心還有一個很深的結(jié),那就是心里很在乎自己是起義部隊改編過來的。 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10月,曾澤生率領(lǐng)的50軍作為第一批參戰(zhàn)的部隊率先入朝,盡管曾澤生當時已經(jīng)有所覺悟,這一戰(zhàn)是為國家民族的榮譽而戰(zhàn),但是前幾次戰(zhàn)役,50軍打的并不夠好。 盡管有或多或少的客觀因素,但曾澤生內(nèi)心卻很憂慮。 ![]() 原因無他,抗美援朝第一次戰(zhàn)役,梁興初的38軍因判斷敵情失誤,導致了錯失戰(zhàn)機,結(jié)果回來以后遭到彭德懷怒斥,然而當時實際情況是,38軍在飛虎山仍然有一定的戰(zhàn)績,梁興初也知恥近乎勇,第二次戰(zhàn)役打了個翻身仗。 讓曾澤生心里難受的是,第一次戰(zhàn)役,50軍的戰(zhàn)績在全軍墊底,彭老總卻連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 本來曾澤生也是做好了挨罵的準備的,沒想到連個挨罵也沒輪上,回到部隊以后更是越想越難受:
1951年1月3日晚,中國人民志愿軍第50軍149師446團2營、445團1營,在漢城至議政府公路的汶山附近埋伏,全殲了英軍第29旅皇家阿爾特斯來復槍第57團(The Royal Ulster Rifles)第1營一部和英軍第8國王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8th King's Royal Irish Hussars)直屬中隊全部,炸毀敵坦克和裝甲車27輛,汽車3輛,繳獲坦克4輛,裝甲車3輛,汽車18輛,榴彈炮兩門,斃傷敵軍500余人,俘虜敵少校營長柯尼斯以下官兵227人。 英軍指揮官柯尼斯在被俘后還感慨:“你們的反坦克炮太厲害。” ![]() 圖|彭德懷 事后他才知道,50軍哪里有什么反坦克炮,只有炸藥包、爆破筒等步兵武器。 彭德懷事后得知情況,一度不大相信,后來得到確實戰(zhàn)報,才對50軍刮目相看。 1951年1月31日,彭德懷以志愿軍總部的名義,通令表彰50軍。 第四次戰(zhàn)役期間,曾澤生率領(lǐng)50軍配合38軍在漢江南岸阻擊,打出了中國軍人的氣勢,這一戰(zhàn)也讓曾澤生心里的大石頭落地,事后忍不住感慨:
曾澤生后來回國后,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 兩人一見面,毛主席就細致地問起了他漢江阻擊戰(zhàn)的詳細經(jīng)過,包括每一個戰(zhàn)斗分隊的位置,盡管毛主席并未親臨戰(zhàn)場,但仍然事無巨細的說起了50軍在漢江南岸的布置情況。 曾澤生也很詫異,沒想到毛主席日理萬機,竟然連前線作戰(zhàn)情況,都了解得如此詳細。 隨著毛主席越問越細致,曾澤生也不由得有些緊張,心里不住盤算: “他老人家再這樣問下去,我這個一軍之長要是被問住了,答不上來,那多丟臉!” 果不其然,毛主席指著地圖上,問了一個問題: “二線部隊駐地在哪里?” 曾澤生一下子被問住了。 如果僅僅只是被問住了,那也還好,關(guān)鍵是毛主席記憶力超群,很快就想起了一個地名: “是不是這個?” ![]() 圖|毛主席 曾澤生羞得面紅耳赤。 毛主席笑了笑,擺了擺手寬慰道:“我就只是隨便問了問,你們50軍在朝鮮戰(zhàn)場上打得還是不錯的。” 從毛主席那里離開回到家里,曾澤生就只對夫人說了一句話:
盡管曾澤生的思想深處,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觀,但以前許多約定成俗的習慣,還很難去改變,但這一次在毛主席身邊,卻真實的受到了教育,回到一線后,曾澤生一改之前的習慣,深入到基層部隊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