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注意力不集中,對學齡期的孩子影響很大,不僅會導致學習成績差,還會引起老師和同學的反感,這是很多家長都擔憂的問題。注意力是通向知識世界的窗戶,沒有它,再多的知識也無法走入孩子的心靈,還會影響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孩子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干擾而分心。頻繁地改變注意對象。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家長描述為做做玩玩,粗心大意;對家長的指令心不在焉,似聽非聽。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虎頭蛇尾。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有些患兒表現為凝視一處,走神、發呆、眼望老師,但腦子里不知想些什么。老師提問時常不知道提問的內容。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是兒童多動癥的主要表現之一。 承修先生微博部分提問也指向這個問題: 你好,宋大夫,我家寶寶有什么毛病?幫幫忙看看,寶寶上幼兒園坐不住,在地下亂跑,老師說什么也不聽。今天老師找我談話,讓他降級,這個微量元素鉛多有關系嗎?我需要怎么做?@傳統中醫宋世昌 宋大,孩子快8歲了,上二年級,從小就特別好動,這不上學了,不管問哪科老師,都反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特別愛動[淚] 我家這孩子這么愛動是不是肝火太旺啊?求方法 @傳統中醫宋世昌 宋老師您好!寶寶一歲零7個月了,吃飯沒耐心,注意力不在吃飯上,要手上玩著東西才會好好吃飯,是因為沒胃口還是別的什么原因啊~@傳統中醫宋世昌 ②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中醫解釋 注意力不集中,與懷孕和寶貝兒出生后口味過于清淡有關,孩子味覺感受器在沒出生前就已發育完畢,首先感受到的味是羊水的咸味,咸味入腎,腎主骨生髓通于腦,腦為髓之海!即腎生腦子!所以,味覺感受器首先感覺到的味是咸味,咸味入腎,故而人類在娘始里就開始先長腦子,所以人出生時腦袋大! 按西醫科學發現,孩子在孕期后幾個月和出生后一年之內是大腦皮層發育最快時期,而且大腦皮層的發育靠的是孩子口腔感受各種味覺的反射作用,從而激發大腦皮層的發育!為什么一歲之內是口腔敏感期?為什么出生一歲之內頭圍能長11至12厘米,往后終其一生也再不可能長10厘米了?這是多么重要的時期! 在我的傳統喂養課上講過,味輕則養則補,味重則傷則害,味清淡則亡則退化!一歲之內,你不是口腔敏感期,要用味來刺激你大腦發育嘛!我也知道一歲以內腦袋長的最快,更懂一歲以內是口腔敏感期,但我就給你清淡飲食!你為了自行獲取對味的渴望而吃手指頭!我偏不讓你吃,我拔了你!嚇唬你! 大腦皮層發育越好,人越理性,注意力越集中,儲備知識量越大!可是經過孕期和孩子出生后一年,很多家長因為所謂"科學喂養""引經據典"地對孩子的口腔味覺進行了長達一年的革命(一歲以內不給孩子吃鹽)!甚至有的媽媽有過之而無不及,我革命兩年!有道是我的兒我做主!大腦皮層能發育怎樣呢?有的孩子生下來就自閉! 別說已經普遍存在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癥、抽動癥等,這幾年做兒科中醫實用技能普及以來,最讓我糾心的是自閉癥!大家各自琢磨自己的寶貝兒,而我琢磨大家的寶貝兒們,我師父王鳳岐教授創立三元學說,給我打開了新的思路,從天地人的大格局、大高度去琢磨、研究、感悟我所遇到的問題,成果顯著! 現在的大數據加上師父三元學說的大格局,簡直是絕配!再加上全國無數信任和支持我的家長們,從而使我更好地去統籌常見疾病和當下頑疾,如孩子的脾胃問題、肺相關的問題、最要命的情緒心理問題,家長們氣血虛、失眠、掉發脫發、宮寒、濕重的問題!這是我在醫學上精進的三大法寶! 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中醫應對 1、根據味輕則養則補,味重則傷則害,味清淡則亡則退化的標準,尊重孩子口味的引導式喂養! 2、小天心5小清10清小腸10和點按二馬30次外勞宮30次小清15補腎15! 3、睡后宋氏撫觸! ▎素材來源于承修先生新浪微博 @傳統中醫宋世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