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高考季落下帷幕,莘莘學子即將奔赴理想的大學校園,景觀設計如何為其創造幸福感、意境感與宜人氛圍,不止于形式,更要從學習、社交、休閑等多方面考慮,一起來欣賞國內外打動人心的大學校園景觀案例。
 “林之心”景觀改造項目是一項學校為改善辦學條件,對原有校醫院臨建房拆除后的一項系統謀劃、科學決策的年度重點工作,項目涉及改造面積約為1.2萬平米,改造內容包含傳統的山水地形、園林植物、建筑小品、廣場道路等,同時還融入了雨水收集、精準灌溉、智慧互動等綠色設計理念和智慧園林方案。 在抬高綠地之間,以白蠟樹作為中心,形成了三個大小不同的圓形廣場。兩個較小的廣場中心各是一顆,西側最大的廣場是5棵。圓形是場地的設計母題,由于圓形的向心性,使【相望】成為自然發生的事件而非刻意的窺視,解決了陌生人之間對視的“合法性問題”。
 它的原型是一張白紙,對折之后,穿插入五棵洋槐樹之間,并保持與學生公寓的最大距離以減少干擾。在白紙上裁剪出一些開口,翻轉就形成了桌椅,有些部分被大塊得切割下來,折疊成方筒,插入白紙墻,就變成了四個小小的房間。 設計概念來自于北宋畫家范寬《谿山行旅》圖——描繪幾個渺小的旅人在宏大的自然山水間行走跋涉,體現出自然與人和諧樸素的辯證關系,它與北京林業大學校訓“知山知水,樹木樹人”形成了完美的呼應。從溪山行旅中提煉出的“山、水、樹、人”四個符號,成為景觀形式的概念源泉。項目位于日本東京,是帝京平成大學的中野校區,由studioonsite設計事務所負責景觀設計。設計師采用類似調色板的手法,將廣場的鋪裝、鋪裝與木坐凳和木制休息平臺、樹陣廣場與兩翼的鋪地統一為有機的整體。
 項目包含一層中庭廣場、二層圖書館廣場及一座階梯花園。中庭廣場承載著校園的人流量,還設有一處“燒烤空間”。階梯花園結合樹池與色塊區別的坐凳,形成錯落堆疊的立體式休閑平臺。三個區域連貫而自然地銜接起來,塑造個性而獨特的校園生活空間。景觀設計將唯一的教學樓建筑底層納入開放空間,將其打造成為半開放式空間,令室內外融于一體。 設計選定了方形黑色地磚作為主體地面鋪裝,適當而有序地進行其它淡色系地磚的混搭鋪飾,以形成陽光透過樹枝照射在地面上的光影效果。地面鋪裝還充當了標識作用,讓學生識別出所處校區的方位。項目以“模擬梯田”為意向,獨具自然特色并巧妙解決了學校地勢高差的問題,讓使用者感受到一種介乎于人工與自然的造景之美。校園中庭設計是另一個亮點,圓形廊架和蜿蜒曲折的座椅設計交相呼應,極具造型美感的景觀座椅供學生們休息,同時也是很好地區分人行通道與植物生長的邊界設計。 隨著新校舍的建設,舊校舍被拆除了幾棟,校園內產生了廣闊的室外空間,包括可以開展各種各樣活動的廣場。設計充分利用地面上的擴展和舒緩的高差,重新整理了動線空間,將之設計成公園里的大學。校園色彩以純凈的白色和淡橘色作為撞色出現,一條醒目的淡橘色主要道路游走在各個場地中,白色的礫石種植臺階引導行人進入圓形劇場。校園景觀由studio on site負責設計。在校園的這片林下休憩廣場,設置了很多長短不一,弧度不同的景觀桌椅,簡約的白色和線條讓空間簡約而純粹。在密林掩映的空間下,休憩或學習都倍感愜意舒適。濱河休憩廣場沿駁岸設置臺階形成觀景平臺,并自然過渡樹陣林蔭下的休閑平臺,列陣齊整的長條桌椅讓場地富有韻律,讓學子在寧靜閱讀學習的同時,享受河岸的景色。喬克馬歇爾保護區自然步道為具有生態意義的喬克馬歇爾保護區提供了一座高架人行天橋。作為最小干擾方案,讓學生、工作人員和游客親身享受獨特的叢林體驗。這條200米長的步行道沿著布萊克本路引入了一個新的校園入口,改善了校園與周圍社區之間的連通性。在2017年澳大利亞景觀設計師協會(AILA)維多利亞州獎中榮獲基礎設施類的景觀建筑獎。肯尼思·亨特花園位于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克萊頓校區。學校委托ASPECT工作室翻新這座澳洲和英國風格混搭的花園。翻新后的花園繼承了大學的歷史與回憶,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空間,庭院中的蘋果樹是砸到牛頓那棵蘋果樹的克隆體。“這是絕對一流的:美麗,簡單,完整。將水面上升的手法現代時尚。該設計還為人們提供了遮蔭頂棚和透水表面,是在校園設計中罕見的智能設計。”——2010專業獎評審委員會
作為賴斯大學校園里地標類地點,該項目展示了景觀設計促進社會交流以及改善人類生存條件的能力。Brochstein亭被營造出一個強大的空間體系,將以前那個無序的、未充分利用的四方區域轉化成了學校里學生活動的中心。水在花園中營造出一個安靜的空間,水不斷循環著,引起了非常多的互動行為,人們愛在里面搬弄石頭。水池高度適合成人和兒童一起參與戲水,玩里面的石子。 校園綠地的規劃是以具有強烈特色的概念設計分析為主導,并體現在規劃和設計過程中所出現的每項設計改動決策之中。為了呼應當年校園總體規劃的遠景:打造出“吸引人停留的校園”,澳派景觀設計工作室將場地劃分為三部分:中心綠地、中心廣場和愜意花園。每個部分的位置選址都經過了精心的安排,全面考慮了場地朝向、光照、流線、場地功能用途及周邊建筑開發計劃情況。愜意花園是一個美麗的小聚會空間,種有郁郁蔥蔥的植物,為一系列相連的休憩場地提供了林蔭遮蔽。每個休憩場地都設有各類便利設施,如桌子、可移動座椅、筆記本的電源插座、燒烤設備以及乒乓球桌。由UNStudio及DP Architects共同設計的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反映對現今教育機構面對不斷改變的需求的深刻理解。因此,UNStudio便以連接度、協調性、共同創造、創新及社交性作為新校園的設計核心要素。透過引入對角及框著景致的廊道、縱向和橫向連接和有蓋行人通道及漸窄的建筑物正面,形造出開放的空間,使眾多建筑物連成一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