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字中郎,明朝著名文學家、官員。與兄長袁宗道、弟弟袁世中道皆有才名,時人稱為「三袁」。 ![]() 袁宏道幼年聰慧,四歲就能作對子,十六歲為諸生。萬歷二十年,考中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累遷至吏部考功員外郎。袁宏道在明代文壇占據重要位置,他反對盲目擬古,主張文隨時變,曾言「世道既變,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也,亦勢也。」 本文選取袁宏道經典名言10句,附上譯文和點評,以饗讀者。 ![]() 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 文長愛好書法,用筆奔放猶如作詩; 蒼勁豪邁中又有嫵媚之姿躍然紙上。 點評:出自《徐文長傳》。「徐文長」即明代書畫家、文學家徐渭。作者夸贊徐文長的書法有「美人遲暮」的味道。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 燕地氣候寒冷,花朝節后,余寒仍然厲害。 冷風時常刮起,一刮起來,漫天沙礫飛揚。 點評:出自《滿井游記》。「滿井」是明清時京郊的一個風景區。袁宏道和幾個朋友前往游玩,記錄下了當時的所見所聞。 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只能拘束在室內,想要出去都不行。 每次要冒風疾行,不到百步就返回。 點評:作者在滿井游玩時,碰上風沙天,只好待在室內。 頭茶之香者,遠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過之,七絕也。 第一次采摘的茶葉,比龍井茶還要香甜。 竹筍味道像紹興破塘所產,但更加鮮美。 這就是天目山的第七個絕妙之處。 點評:出自《天目》。「天目」即天目山,又名浮玉山,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這幾句介紹了天目山的兩種物產,茶和竹筍。 凡山深辟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幽深偏僻的山大多荒蕪人煙, 陡峭如削的山少有迂回山路, 蒼老古樸的山少有艷麗景色。 氣勢磅礴的山少有精巧趣味, 這是因為山高缺乏水的緣故。 巖石陡峭的山缺少茂盛植被。 上面說的這些都是山的不足。 點評:袁宏道評山,堪稱一絕。 ![]() 劍泉深不可測,飛巖如削。千頃云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 劍泉深不可測,陡峭巖石如斧削一般。 千頃云有天池等山作幾案,山巒競秀, 是請客飲酒的好地方。 點評:出自《虎丘記》。「虎丘」是蘇州名勝之一,據說是吳王闔閭的埋葬處。「千頃云」即千頃云山。袁宏道將要卸任吳縣縣令,臨走前,重游虎丘勝景。 辟如病人,冀病之速去也,而純用攻伐之劑,其人不死于病而死于攻。 譬如病人希望病能夠盡快好, 就特意服用攻克病癥的猛藥, 那個人不是被疾病折磨死的, 反而是被猛藥給害死的。 點評:出自《送江陵薛侯入覲序》。「薛侯」是作者的一位朋友,任縣令時曾妥善解決吏民矛盾。 ![]()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西湖最美的景色,是春日,是明月之夜。 一天最美的景色,是晨煙,是傍晚霧氣。 點評:出自《晚游六橋待月記》。作者認為西湖一年中最美的景色是春日,是明月之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景色是早晨、傍晚的霧氣。 此雨為西湖洗紅,當急與桃花作別,勿滯也 這場雨是為西湖褪去紅妝, 應當馬上前去與桃花道別, 不能再拖延了。 點評:出自《雨后游六橋記》。寒食節后,下起了一場春雨。袁宏道催促友人一同前往六橋與桃花道別。 少倦,臥地上飲,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為樂。 稍微疲倦的時候, 就躺在地上喝酒。 用臉頰承接落花, 落花多的人飲酒, 落花少的罰唱歌, 我們以此來取樂。 點評:袁宏道描寫和友人在六橋游玩時的場景,生動形象。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月景之美,難以形容。 花的姿態,柳的柔情, 山的容色,水的意味, 別有一番情致韻味。 點評:作者筆下的西湖六橋,月、花、柳、水景色俱佳,別有韻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