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客說教育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我國已有經形成姓氏,并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延續。“姓氏”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但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著明顯的區別。姓源于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系。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女」旁,如:姬,姜,姚,姒,媯,嬴等等。 據統計,我國記錄在案的姓氏共有23813個,而今常用姓氏為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復姓2032個,三字性146個。 其中,王姓無疑為中華第一姓,無論在宋朝還是在明朝以及現代,除了2006年李姓排名全國第一大姓外,王姓一直都雄踞各個年代首榜: 宋朝:王、李、張、趙、劉、陳、楊、吳、黃、朱; 元朝:王、張、李、劉、陳、趙、吳、楊、黃、周; 明朝:王、張、李、陳、劉、楊、吳、黃、周、徐; 1982年:王、陳、李、張、劉、楊、黃、吳、林、周; 2006年: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 2010、2018、2020年: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周、吳。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時代的前十大姓排位變化不大,除了元朝的朱姓目前排名最新百家姓14位外…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