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吃虧的是聰明人,而善于吃虧的是智者。聰明人做事總能保全自己利益,甚至總能占到小便宜,而智者總能舍棄眼前的小利益,到最后反而占了大便宜,這也是中國社會做人的最高境界。 無論在任何場合,當大家都在夸一個人聰明的時候,說明這個人只是小聰明,因為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在別人眼里往往都是傻子。 《道德經》里說:明道若昧,進道若退。意思是:真正得道的人,看起來往往是一副呆若木雞的樣子,做事的時候就好像是在倒退一樣。 《道德經》里還說: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意思是,聰明人總是目不轉睛地盯著周圍的一切,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往往看起來都是呆呆的、緩緩的。 在一個社交場合里,聰明人嘴忙,往往侃侃而談,因此是茶壺;而智者耳忙,總是認真聆聽別人,因此是茶杯。茶壺里的水最終要倒進茶杯里。 聰明人討人喜歡,智者讓人尊重。聰明人聰明人注重細節;而智者注重整體。聰明人渴望改變別人,智者只求改變自己。 所謂:“聰明難,糊涂更難”。這里的“糊涂”是有智慧的“糊涂”,而不是本來就糊涂。所以,“難得糊涂”翻譯過來就是“人間清醒”。 |
|
來自: 小橋流水1i79ra > 《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