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 最好的陽光 它的種加詞是chinensis,因為模式標本是從廣州采集的。可見檉柳的分布之廣——東北、中原、江南、西南、東部等省。 因為檉柳不僅是“沙漠之花”,也適于溫帶海濱河畔等濕潤的鹽堿地。有年我在秦皇島老龍頭見過它。 檉柳,很多人會讀錯它。什么怪柳啊,圣柳啊,按著半邊讀。都不是,檉,讀“chēng”。 不僅讀錯,還會誤認。 檉柳非柳非柏,它不是楊柳科某柳,也不是柏,它是檉柳科檉柳屬的小喬木或灌木。 注意觀察那些紅褐色的幼枝 檉柳名中帶柳,是因為它的幼枝稠密纖細,常開展而下垂,像柳。紅紫色,有光澤。 檉柳上冒出來有點丑丑,“影響”整體美觀的那些干枯枝條就是多年老枝了 除了嫩枝,檉柳還有老枝。 它們都是木質化的生長枝,經冬不落。 老枝是直立的,暗褐色,同樣有光亮。所以檉柳又名紅柳,想起著名的紅柳大串了嗎? 其實,用紅柳枝條串肉是用錯了檉柳的最佳效果,它最厲害的是做薪柴,耐燒,且火力猛。 從去年木質化的生長枝上會生出綠色的營養枝,葉子就長在這些營養枝上。 不像生長枝,綠色的營養小枝冬天會脫落的。 被錯認的常因這如柏的枝與葉 古人說,“檉似柏而香”。 它被錯認,正因這如柏的葉片。 葉鮮綠色,鉆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3毫米,背面有龍骨狀凸起,先端內彎 檉柳的葉子極小,鱗片狀,和柏樹是挺像哈。 互生的小葉無柄,抱莖或呈鞘狀。它們緊抱枝條,減少水分的蒸發,從而適應干旱環境。 葉片上還分布著很多泌鹽腺體,這些腺孔作用就是能將吸收到體內的鹽分排出體外,所以檉柳超耐鹽堿,甚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抗鹽堿的樹種。 《爾雅》形如檉柳:“檉葉細如絲,婀娜可愛。” 這么一看,其實細如絲的不是檉柳的葉,而是當年生的營養新枝。 纖弱懸垂的生長枝,加上細密如絲的營養枝,讓檉朦朧青童,柔軟似柳。 《陜西通志》中叫它“三春柳”,江蘇叫它“西湖柳” ,廣州、南京叫它“觀音柳” 。 檉柳每年會開花兩到三次:春天、夏天、秋天。 四月到九月,一年三秀,因而得名三春柳。 春天開放的總狀花序側生在去年生的小枝上,花較大而稀疏;夏秋的總狀花序長在當年生新枝的頂端,花較小而密集。都是下垂的花序。 檉柳開花和小紅蓼似的。 粉紅色的“小米珠”打開后,五片花瓣,粉紅色。五個萼片,五根雄蕊, 花盤五裂,花絲著生在花盤裂片間。 紫紅色,肉質的花盤。子房圓錐狀瓶形,花柱三。 花瓣果時宿存 每朵花能結出上千粒種子,種子頂端有一簇毛,借助風力和水傳播。 它的這一特性,以至于花謝后,同樣的位置會結出一團毛線,以為是柳絮飛上了小枝。 《詩經·大雅》記錄了檉:“啟之辟之,其檉其椐。” 在詩經時代人看來,檉與椐是兩種雜亂生長的灌木。記錄下來,是因為要砍掉它們。 可漸漸的,人們知道,檉柳渾身是寶。 防風固沙、蓋房編墻、枝葉藥用、蓯蓉寄主、甚至裝點園林、檉柳盆景…… 花開時節,胭脂色的淡煙彌漫著。 原來檉柳一直在身邊。 (檉柳,Tamarix chinensis,檉柳科檉柳屬小喬木或灌木) 此際植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