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些工作生活慢慢進入內卷化后,我們的工作似乎也變得更加繁瑣,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但看工資,似乎沒有同步跟上來,面對這份壓抑,心中負面的積壓似乎也變得越來越多。 是否有這種感覺?工作做得很多很累,別說工資沒有大幅提升,反而得不到應有的認可,生活似乎也變得更加郁悶。 最近流行的除了內卷化,還一個是躺平,這是不少人面對繁瑣工作選擇的一種態度,這多少有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聽起來似乎很好,但如果聽到公司效益不好,獎勵變少,甚至要減員的消息后,還能安好躺平嗎?如果放下當前這份工作,有幾人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如果沒那么好,那會是什么狀態?是否還在承擔著房貸之類?是否過著超前消費的生活? 面對生活與工作,我們是否還在經常抱怨? 比如,抱怨為什么要這么早上班?為什么路上這么堵?為什么要打卡?為什么遲到了要扣錢?為什么安排到自己的工作就多一些?為什么人家可以享受一些優待而自己沒有?為什么中午休息那么短?為什么快餐不好吃還那么貴?為什么風扇不涼?為什么人家就有空調?為什么人家就不用加班?為什么人家的孩子那么聽話?為什么自己的房子那么小也那么貴?為什么自己沒有遇到貴人之類?等等。似乎自己已經沉迷于這些為什么。而且這個為什么會越來越多。 這里回過頭來看,這么多為什么,想過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為什么?自己能解決這些為什么嗎? 當我們繼續問自己這么多為什么而又不去解決,反而在重復著這些為什么,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壓抑,感覺更加郁悶。因為,你沒有去解決,也沒去改變,沒改變人家,也沒有改變自己。只是徒增煩惱,只是讓自己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泥淖當中。 流行的做法是要么接受,要么去改變,改變態度,改變現狀,提高自己的本領。看起來簡單,不過人也具有強烈的慣性,當待在一種狀態時,習慣熟悉這種狀態時,即便發現這種狀態開始出現不舒適,也不太樂意去改變這種狀態。 一個簡單例子,平時上班容易遲到,一般來說,早一些起來早一些出發就好了,現實是自己調了提前一些的鬧鐘,當鬧鐘響起,提前起來了嗎?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雖然現實中更多人選擇繼續保持狀態或者去接受(躺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