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來談談關于糖尿病的那些謠言~ 謠言一:糖尿病是吃糖太多引起的 ![]() ![]() “我可以徹底治療糖尿病,永不復發”;“現在有了新科技能治愈糖尿病”等說辭都是謠言。 就目前而言,糖尿病最理想的狀態,是可以脫離藥物和胰島素,這是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能達到我們常說的糖尿病緩解狀態,并不代表著糖尿病完全治愈,這也是國際上的共識,糖尿病目前尚無法治愈,如果有聽說能治愈糖尿病的產品,請大家不要輕信。 謠言三:糖尿病一定會遺傳 ![]() 糖尿病的遺傳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對糖尿病的易感性。 英國Pyke觀察單卵雙胞胎糖尿病達20余年,1982年他總結了200對雙胞胎糖尿病的調查分析。其中單卵雙胞胎糖尿病的一致性(即兩個在出生后的不同時間里都患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為90.6%,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為54.4%,這說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遺傳傾向較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更為顯著。 糖尿病有遺傳傾向,雙親均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也并非100%都患糖尿病,僅有5%患糖尿病;若雙親中只有一個有糖尿病,則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機會更少,且常隔代遺傳。 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遺傳不是單一基因遺傳,而是多基因突變。且糖尿病的遺傳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對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須有某些環境因素的作用,才能發生糖尿病。 同時糖尿病通過后天生活方式的改變是可以預防的。 謠言四:胰島素會上癮 ![]() “胰島素會上癮”是一個很典型的關于糖尿病的謠言,胰島素是正常情況下人體本身就有的一種激素,有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枰L期注射胰島素,不能停藥,是因為體內胰島素缺乏,無法調控血糖。 另外,很多初發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盡早將血糖穩定下來,以減少高血糖的風險,在血糖穩定后,是可以停用胰島素,改用口服藥物的;但如果是胰島功能不足,血糖控制差,很難用藥物改善,需要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盡管如此,打胰島素也不存在“成癮”一說。 謠言五:血糖越低越好 ![]() 有部分糖尿病患者錯誤地認為血糖越低越好,少吃飯或者不吃飯,讓自己保持低血糖的狀態,其實糖尿病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險。 長期的高血糖,糖尿病人往往較為耐受高血糖狀態,但如果血糖忽高忽低,可能導致低血糖昏迷,嚴重時還會造成腦細胞的不可逆損傷。 謠言六: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主食 ![]() 《中國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建議,主食攝入應定時定量,粗細搭配。完全去除一大類食物,顯然是不科學的。 之所以會流傳“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主食”的說法,是因為在常見的主食中,如白米飯、白饅頭、包子、大餅、油條等都屬于高GI食物,且中國居民一頓飯中主食的攝入量往往很多,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研究顯示,與單純吃白米飯相比,分別用斑豆、黑豆或紅腰豆替換三分之一的白米飯后,可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 因此,在選擇主食時,應在精制主食中加入全谷物和雜豆類。例如在白米飯中加入糙米、燕麥米、紫米、小米;用麥面、全麥面、玉米面替代白面等。 謠言七:可以放心吃無糖食品 ![]() 真相:無糖食品的升糖指數可能更高! 我國很多無糖食品都會用代糖來代替,例如阿斯巴甜、甜蜜素等,這類物質的甜度比糖要高很多。然而,無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相反,為了保證口感,無糖食品在制作過程中可能加入大量的油脂,熱量一點也不必含糖食品低,因此,這樣的“無糖食品”同樣是不建議食用的。 選擇無糖食品時要擦亮眼睛,看看食品配料表再做決定。 謠言八:只要吃藥就不用再控制飲食 ![]() 真相:無論使用哪種治療方案,飲食控制是治療的基礎手段。 不控制飲食的治療,再好的降糖藥物也難以發揮良效。飲食調控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應做到的一點。 謠言九:血糖正常就可以停藥了 ![]() 糖尿病是終身疾病,需要終身治療。血糖正常或平穩一段時間時,醫生可以根據病情調整藥物。切忌自行停藥,導致血糖波動,增加胰島細胞的損傷,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 謠言十:得了糖尿病,得高強度運動 ![]() 運動是防治糖尿病的關鍵一環,但很多糖尿病患者有一個誤區,為了健康,就要多運動,有的患者甚至給自己確定了目標,一天要走3萬步、5萬步才行。殊不知,過度、過量運動會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發生風險,還會導致其他運動傷害。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以中等強度為宜,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進行中等強度運動時心率應該達到最大心率的60%~70%,自我感覺周身發熱、微微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運動前應熱身,運動后應放松。建議測算運動時的脈率=170-年齡。 不同強度的運動如下表 糖尿病主要并發癥運動處方簡表 來源:整理自糖尿病網、護糖天使、廣醫三院、華醫網、好醫講糖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