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時,你是不是經常遇到這樣的事: 孩子寫作業(yè),磨磨蹭蹭,一個小時只寫了幾行字; 一有機會,孩子就抱著手機不放,玩到半夜舍不得睡覺; 想要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結果他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這些問題,分明存在于大部分家庭中,但有的父母無可奈何,大發(fā)雷霆; ?而有的父母卻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尋找好的方法,與孩子鏈接。 父母是孩子的鎧甲,不是傷害他們的武器。 所以,想要養(yǎng)出聽話的孩子,你就要做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父母。 1 所有的壞情緒 買單的都是自己 “情緒是一把槍,當我們扣動情緒的扳機時,槍口對準的其實是自己。”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然而有的人能因為一點小事,就口出惡言,甚至拳腳相向; 有的人一遇到急事就心態(tài)爆炸,做出無法挽回的錯事。 前兩天,聽一位媽媽講過去自己教育孩子的經歷,才發(fā)現表面看起來嬌小柔弱的女人,居然這么“可怕”。 她的兒子那時候剛上高中,學習跟不上,自暴自棄,每天在家玩手機,媽媽看到這樣的孩子怒不可遏,講了一通道理后,毫無效果。 又看到孩子漫不經心的樣子,一時情緒爆發(fā),跑到廚房拿著菜刀就要沖到兒子的房間,幸好被爸爸攔了下來。 但媽媽也因為情緒激動,暈了過去。 送到醫(yī)院才發(fā)現,她的血壓已經到了臨界值,必須服藥靜養(yǎng)。 后來她說:“當時情緒上頭,根本控制不住,結果不僅把自己送到了醫(yī)院,還差點傷害到兒子。” 我想,如果媽媽真的傷到孩子,那她一定會非常后悔,余生也會活在痛苦之中。 武漢一位媽媽在家中輔導7歲的孩子寫作業(yè),情緒失控,持刀劃傷孩子后自縊。 孩子被送到醫(yī)院搶救脫險。 但這位媽媽卻永遠離開了才7歲的兒子。 還有一位爸爸因為孩子沒有完成作業(yè),在開學時沒有領到新書,爸爸一怒之下對孩子狠踹一腳,揚言不要這個孩子了。 更過分的是,踢了一腳后仍不解氣,直接去廚房拿了把菜刀,在憤怒的、毫無理智的情緒中,砍傷了孩子的腳。 這一刀,砍出了10多公分的傷口,孩子的骨頭也被傷到了,甚至腿外部的血管和神經都被砍斷了。 可以想象當時孩子承受著怎樣的痛苦。 而這位爸爸的做法,也讓人心寒至極。 其實,這種被情緒牽著鼻子走的父母并不在少數。 一個6歲的女孩因為沒有聽爸爸的話被活活打死; 一位媽媽跟孩子吵架,情緒崩潰,用手機充電線勒死孩子 ,冷靜下來后又后悔不已,選擇跳樓…… 這些孩子都做錯了什么呢?卻被父母失控的情緒連累。 雖然很多父母說,自己不至于這么夸張,但是我們的每一次失控,對孩子的每一次辱罵、諷刺、指責甚至動手,都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 而你有沒有發(fā)現,壞情緒發(fā)泄之后,最后承擔后果的還是我們父母自己。 畢竟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 那么,為了避免教育悲劇的發(fā)生,我們父母首先就要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 情緒穩(wěn)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而做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父母,我們要先知道自己的情緒來自哪里? 2 莫名的情緒從哪里來 你在哪兒,情緒就跟到哪兒。 我們時常體驗著心里的各種情緒,從平淡的心情到強烈的沖動,轉換就在瞬間。 然而我們都很容易接受好的情緒,對于壞情緒就會逃避、拒絕。 只是,情緒是很難控制的,特別是面對壞情緒,你知道自己遇到了阻礙,卻不知道該怎么辦。 那我們就要學會了解情緒,明白你的情緒來自于哪里,從而更合理地對待情緒。 1、認為別人不應該這樣對待自己,覺得不公平 人在面對別人的批評、指責和否定時,很容易產生情緒。 這是很正常的。 因為當人接收到批評、指責、否定、對抗等信息時,腦海中本能地就會出現這樣的質問: 我是做錯了什么嗎? 你憑什么批評指責我? 我都是為你好啊,你為什么不聽我的話? 這一系列的反應都是心里憤怒、委屈等負面情緒的投射,覺得別人不能這樣對待自己,不公平。 2、自己的自尊心不允許被輕視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 當一個人的自尊心受到他人維護和滿足時,就會產生身心愉悅、渾身暢快的感覺,擁有自信、成就感、價值感等; 反之,當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侵犯,被他人傷害或侮辱時,就會產生痛苦、反感、氣憤等情緒,會感覺到自卑和無助。 這時,心里就會想:“怎么能夠看不起我?”“怎么不和我打招呼?”“怎么不聽我的話?”等等。 結果越想越覺得自己受到了冒犯,也會越覺得生氣。 而家長不斷給孩子講道理的背后,就是在發(fā)泄家長未被尊重的情緒,叫以牙還牙。 潛臺詞就是“誰讓你不聽?我偏要說,煩死你、氣死你。” 3、沒有自主權,總是被別人干涉或擺布 比如你炒菜的時候,老婆總在旁邊說:“快點啊!油熱了!”“快!放鹽!”“翻翻啊!炒糊了!” 你說,有一個人總在你耳邊嘮嘮叨叨地指揮你,煩不煩? 所以,給對方出的主意越多,對方的情緒積累就會越多。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沒有人喜歡被別人干涉和擺布。 4、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是指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情緒的影響比其他因素的影響更深刻、更難以化解。 因為原生家庭中的情緒來源于自己從小和父母的關系,自己從小被教育的經歷,也可能來源于自己家遇到的重大事件、親人的離去等。 這些都容易成為無法化解的情緒和情結積壓在心里,在自己未來的人生中重復以前的不幸。 這種情緒自己很難疏導,需要專業(yè)人士進行專業(yè)的處理,也可以參加專業(yè)的課程學習。 5、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 很多人改變不了現狀,卻又對現狀不滿,于是一直在掙扎,將所有的情緒積壓在心里。 長期的偽裝和壓抑,使尚未得到表達的壓力不斷增大。 但最終有一天,壓抑而累積起來的情緒,會在某種特定的場合和時間,集中爆發(fā)出來! 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fā)! 我們需要管理情緒,而不是控制情緒。 我們不是沒有情緒,而是不要被情緒左右。 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3 做情緒穩(wěn)定的父母 要記得這4點 |
|
來自: 新用戶8638471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