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 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完善共 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創新 黨委領導“雙線融合”的社會治理 機制,深化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加 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逐步 建立完善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 市現代治理體系,有力確保政治安 全、社會安定、市民安寧。 完善黨對社會治理的領導體制 健全黨委領導社會治理體制機 制,統籌規劃平安建設、法治建設 與經濟社會發展,做到同部署、同 推進、同督促、同考核、同獎懲, 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社會治理全過 程和各方面。 強化黨委社治委統籌協調功 能。率先在城市黨委組織體系中組 建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統籌基層 黨的建設和社會發展治理體系。全 面聚焦鞏固基層基礎和滿足民生需 求,加強制度統籌、資源統籌、力 量統籌、機制統籌,堅持和深化黨 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實踐,構 筑社區發展治理強基礎、優服務、 惠民生的高線。 強化黨委政法委職能作用。貫 徹落實政法工作條例及省委實施細 則,創新完善多部門參與的平安建 設工作協調機制,推進問題聯治、 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筑牢社會綜 合治理防風險、促法治、保平安的 底線。 創新黨委領導“雙線融合”的 社會治理機制。將黨群服務中心與 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綜治中 心統建;將網格員、社區綜治隊員 納入社區工作者隊伍統管;鎮(街 道)政法委員將社治和綜治兩項職 責統抓;推動社會綜合治理向社區 層面拓展延伸、社區發展治理與社 會綜合治理銜接融合,共同提高民 群眾對平安建設的滿意度。 完善政府負責的工作體制 切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強化 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職能,將社 會治理和平安建設列入“十四五” 規劃,納入公共財政保障。 發揮政府部門職能作用。 主動承擔和切實履行本行業、本 領域防范風險、化解矛盾、維護 穩定的主管責任。充分依托“大 聯動﹒微治理”信息平臺,積極 推動部門之間信息互通、資源共 享、共治聯動。 發揮條塊協同聯動作用。深化 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和體制機 制改革,剝離鎮(街道)招商引資 職能,基本形成功能區主責產業發 展、鎮(街道)主責公共服務和社 會管理、市縣執法部門統一執法的 職責分工,建立健全“鎮街吹哨、 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 發揮基層自主統籌作用。全面 賦予鎮(街道)在資金統籌和人員 管理使用上更大的自主權。推動鎮 (街道)、社區層面工作力量優化整 合,探索推行“一支隊伍統管、一張 網絡統攬、一個平臺統調、一套機制 統籌”的基層治理工作機制。 完善多元主體的共治體制 厘清政府與社會邊界,促進政 府與社會良性互動,不斷提升社會治 理的社會化、民主化和協同化水平。 健全民主協商機制。推動協 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兩委員一代表工作室”實現全覆 蓋,就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 題進行廣泛協商。 健全社會協同機制。充分發揮 婦聯、團委、工商聯等各群團組 織陣地作用密切聯系服務群眾, 大力培育發展社會組織有效承接 社會治理具體事務,鼓勵引導企 事業單位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承 擔社會責任。 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拓寬群眾 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支持和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志 愿服務組織,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 工作機制,調動全市40余萬群防群 治力量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原文刊 于《長安》2020年第7期) 全面提升風險防范化解能力 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成都 ◎ 晨迪 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