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53年的某天,一位非常普通的婦人來到中南海,點名要見周恩來總理。這位看起來其貌不揚的婦人稱自己是一名小學老師,她還聲稱:“我是總理'妻子’,你們一定要讓我和總理見一面。” 消息很快傳到總理辦公室,秘書長梁靄然想了想,還是決定見一見。很快,這位婦人便被帶到他面前。 婦人簡單介紹了自己求見總理的原因和自己的身份,還表示:“我知道總理平日日理萬機,給我一分鐘的時間就好。” 聽了來人的匯報,梁靄然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即和周總理匯報了情況。周恩來聽了工作人員的匯報,立即讓人將其請到自己家中。與此同時,周恩來的思緒一時間回到了26年前…… 這個婦人是誰,她和總理有著什么不同尋常的往事呢? ![]() 范桂霞 周恩來突發瘧疾,楊石魂安等人傾力相助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葉挺、朱德等人率軍發動了南昌起義,正式拉開了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序幕。 南昌起義后,部隊繼續向南進軍,周恩來卻因突發瘧疾持續發高燒。可陳濟棠的追兵一直在猛撲,他只能躺在擔架上跟隨眾人撤退。 幸好在危難之際,周恩來得到楊石魂等人的照顧。經楊石魂聯系當地黨組織,他們得知劉伯承、賀龍一行人在彭湃的帶領下,正朝著陸豐南塘方向開進,一路來到了湖東村。 湖東村位于位于一片山坡上,此地也是當地最早建立農會的村莊,彭湃曾親自來這里指導工作,并且對這里農會的革命精神大加贊揚。 農會辦公地點,即崔氏祠堂的農會會旗,還是彭湃親自授予的。周恩來、聶榮臻、葉挺等人來到湖東,便住在祠堂的神主堂中。 ![]() 周恩來和妻子鄧穎超 當時,負責接待周恩來的人是當地農會領導人,也是湖東村最有威望的領導人薛洪如。在他的帶領下,農會會員搬來了一捆稻草,還打了厚厚的地鋪。 當天的天氣有些寒冷,天空中還下著淅瀝瀝的小雨。他們一行人來到南塘,經楊石魂聯絡,他們在南塘赤衛隊第九隊隊長鄭堯等人的護衛下朝著湖東港轉移,以便找準時機趁機出港。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中共的交通員很快就找到了他們。 為了盡快讓周恩來的身體得到康復,楊石魂同廣東省委和香港的同志取得了聯系,在油麻地廣東道找了兩間房子,作為周恩來養病期間居住處。 與此同時,楊石魂還專門安排了一個女共產黨員負責照顧周恩來的日常生活起居。這個女共產黨員,便是范桂霞。 ![]() 楊石魂 范桂霞,于1905年出生于廣東省佛山縣煙嶺樓下村的一個普通家庭中。他的父親范信是一名懸壺濟世的醫生。 她先是在中山大學附屬師范讀書,在廣州當過紡織女工,還曾在夜校求學。后來在共產黨教育下加入了廣東新學生社、廣東婦女解放協會和共青團,后轉為中共黨員。 蔣介石在廣東搞“四一五”清黨大屠殺時,范桂霞是對象之一。可叛徒侯交禮等人出賣了她的信息,軍警便借機包圍了她的家。 這些軍警們先是抓了樓下的二妹范桂箋,好在機智的范桂霞躲到了鄰居樓頂的煙囪上沒有被發現。軍警們將她的父親范信一棍子打暈在地,可他即便是流了一地血都沒有供出女兒的藏身之處。 一直到凌晨三點多,軍警們都沒有找到范桂霞,他們便押送著二妹范桂箋揚長而去。見軍警們離開,范桂霞才悄悄從煙囪里爬下來。 ![]() 范桂霞照片 還沒有斷氣的父親見到女兒安然無恙,奮力從嘴里蹦出幾個字:“霞姑,你趕緊跑,他們一定還會來抓你的!”說完這句話,范信他便含恨去世了。 見父親被敵人害死,范桂霞不禁悲痛欲絕,可她不敢明目張膽地為父親料理后事。在那樣的形勢下,她只能逃到廣州河南寶崗,躲進認識的女工家中。 在女工的幫助下,范桂霞買好船來到澳門,輾轉來到香港。在這里,她成功找到黨組織取得聯系。 在得到時任中共廣東省委秘書處秘書長沈寶同的批準后,范桂霞留在了秘書處工作,主要負責交通聯絡和抄寫文件工作。后來,她又來到接待站工作。 在工作期間,范桂霞先后接待了彭湃、惲代英、李立三、董必武、林伯渠、張太雷等中央領導人,其中惲代英、李立三、董必武還是由她單獨接待的。 ![]() 02 范桂霞接到的特殊任務一天,接待站收到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負責照顧還在病中的周恩來,這個任務應該由誰來負責呢? 此時,負責人沈寶同想到了范桂霞,他便對龍錦雯說:“桂霞的工作做得很好,現在我手里有個特殊任務,就是派他去接待老周,你覺得合適嗎?” 龍錦雯對范桂霞非常了解,她自然是非常贊成的。而這個事情定下來后。龍錦雯便通知了范桂霞,但由于工作的保密性,沒有透露接待的人究竟是誰。 此外對方交給范桂霞一個重要任務:“中央有一位首長要在香港看病,黨組織決定讓你單獨擔任護理工作,對外偽裝成李少奶奶,你就當他的假老婆。” 此時的范桂霞只有22歲,還沒有結婚。聽到這些話,她不由得羞紅了臉。但一想到這是黨組織交給她的重要任務,她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午飯過后,秘書處工作人員賴谷良將范桂霞帶到地址在廣東道事先租好的房子里,她將房間內收拾干凈,還請來一個廚工幫忙燒茶做飯。 ![]() 周恩來 范桂霞雖然不知道自己照顧的人是誰,但依她的經驗來看,對方一定是個大首長。在當時的局勢下,只要稍微有疏忽就會給革命帶來巨大的損失。就是在這樣忐忑不安中,她等到了這位特殊的'丈夫’。 某天臨近黃昏之際,門外響起了喇叭聲。范桂霞打開車門一看,原來是來自東江特委的楊石魂。 只見他從車上背下一個病號,范桂霞定睛一看,此人身材高大,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絨氈帽,腳穿學生鞋,還戴著一副黑眼鏡。 進入房間后,只見他臉色焦黃,形容清瘦,正在發高燒,昏迷不醒。進來的醫生吩咐范桂霞:每小時給病人測量一次體溫并記錄好。 當范桂霞走到病床前,一眼就認出了是周恩來,心中又驚又喜。想當年周恩來在廣東區委工作時,范桂霞聽過他的報告,到黃埔軍校參觀時也見過周恩來。 當時周恩來是兩廣區委的軍委書記,又是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的黨代表,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 周恩來舊照 在昏迷了三天三夜后,周恩來慢慢醒了過來,他第一句話就問她是誰。這里是什么地方。范桂霞詳細說了自己的名字和廣東區委沈秘書長讓她到這里來的經過,并告訴周恩來,楊石魂也在這里。 范桂霞忙著給周恩來喂下燉雞湯,當周恩來掙扎著坐起身看到碗里有雞肉的時候,情不自禁地皺了皺眉頭說:“反動派大屠殺,給我黨造成重大損失,經濟上這么困難,你們都給我燉雞吃,我怎么吃得下呢!” 范桂霞安慰說:“你是重病號,黨決定讓你補充營養,盡快恢復健康。我是黨派來的特別護士,在這里你要聽我安排。” 周恩來無可奈何地說:“好啊,這次我服從你,以后不能再燉雞了,要注意節約每一個銅板才好。” 在范桂霞悉心照料下,周恩來一周后就能自己下床走路了。大病初愈后,組織上不準他外出工作。范桂霞每天給他帶文件和報紙回來,周恩來看文件、報紙之余經常和她聊天。 ![]() 周恩來夫婦 周恩來大病初愈后,異常想念分別許久的妻子,又問道:“你知道鄧穎超現在在哪里嗎?”范桂霞安慰道:“聽說是在上海。你不用擔心她,安心養病!” 范桂霞明白周恩來已經和鄧穎超分開很長時間,心里一定非常想念自己的妻子,就安慰他說:“這是真的,秘書處也是這樣說的,你不用擔心。” 當周恩來又問:“你認識不認識鄧穎超?”范桂霞激動地說:“認識啊,我早在廣州從事婦女解放工作時就認識鄧姐姐。” 當周恩來問起范桂霞參加組織的情況,又得知她的妹妹被捕,父親被敵人殺害時,表示深深的同情。 為了安慰范桂霞,周恩來規勸道:“從事革命總是要有犧牲的,我們一定要堅強活下去,堅持和敵人斗爭下去!” ![]() 周恩來舊照 03 范桂霞假扮周恩來的少奶奶周恩來像兄長一樣和藹親切地教導范桂霞怎樣生活和斗爭,怎樣面對敵人和朋友。按照當時組織的要求,范桂霞對外稱周恩來為李先生,在家內稱其為周主任,而自己則改姓為黃。 當周恩來問范桂露有沒有男朋友時,開始她羞于啟齒,但多日的相處,周恩來那平易近人的態度使范桂霞說出了自己情感中的全部秘密。她的男朋友叫潘耀芳,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的學生,和林彪同期,而且在宿舍中還是上下鋪。 潘耀芳已經加入了共產黨,參加過東征打陳炯明。在廣州打商團,并參加過北伐。后來廣東區委派他到廣寧一帶去訓練農民軍了,如今已經失去了聯系。周恩來說:“廣寧這支隊伍已經北上了,我清楚他們的情況,你可以放心。' 接著,周恩來安慰范桂霞:“他是我們的同志,很好,你不用擔心,如果他是愛你的,他以后一定會來找你;如果他不來找你。你也就不必再愛他了。' 周恩來分析得很對。原來潘耀芳北上后,組織上派他到十六軍范石生部,當國民黨黨部的特派員,改名潘公明,駐扎在韶關。 ![]() 范桂霞與丈夫潘耀芳在云浮縣的故居 當南昌起義失敗后,朱德退上山,改名王楷。黨組織指示潘耀芳利用特派員的身份和朱德聯系,。大家才知道原來王楷已成為十六軍某團團長。 等到發齊軍需糧餉和槍支彈藥后,蔣介石發現王楷就是朱德,于是馬上指使范石生將朱德抓起來。 作為朱德在云南任旅長時的舊部,范石生不愿意逮捕朱德,就把蔣介石的命令告訴朱德,讓他自己離開。 朱德為此向黨組織請示,黨組織指示他配合響應廣州起義。潘耀芳協助朱德在仁化起義,以后朱德率領隊伍上了井岡山。 1928年1月,潘耀芳回到廣州找中共省委,廣州聯系不上時就找到了香港,最終和組織上取得了聯系,并在香港和范桂霞相會了。 范桂霞在照顧周恩來生活起居大約過了十多天,中共廣東省委召開會議,研究廣州如何起義。會議地點在堅道,離周恩來的居住處較遠,路也不好走。 ![]() 周恩來在1927年 范桂霞和楊石魂商量要給周恩來雇一輛小車,但周恩來堅決不同意。最后,只好讓范桂霞陪著他走路去開會。 周恩來綢子長袍馬褂,一身富商打扮,范桂霞也涂脂抹粉,把自己打扮得像是一個富商“少奶奶”。在照顧周恩來的這段時間里,她還學會了跳舞、喝酒、抽煙、打麻將。 但周恩來再三叮囑她:“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絕對不應該沾染這些不好的嗜好和習慣。但隨著革命斗爭形勢轉入地下,必須要多長心眼,要讓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自己的身份。” 兩人乘坐電船過海,再沿著斜坡來堅道。這對于身體尚十分虛弱的周恩來來說,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每次走斜坡,周恩來都是氣喘吁吁,頭上冒著豆大的汗珠,腳步飄浮,艱難地向上攀登著。確實走不動的時候,他就扶著范桂霞的肩膀稍微歇息一會兒。范桂霞多次勸周恩來坐車子,他就是不同意。 ![]() 就這樣,一連好幾天,范桂霞都是這樣陪著周恩來攀爬堅道。每次來到會場,周恩來開會,范桂霞便在休息室等候。 范桂霞在休息室等候期間,在場的還有彭湃的妻子徐玉度、龍錦雯等人,大家激動地討論著當前的形勢。 龍錦雯激動地說:“挺說廣州要搞武裝暴動了,你們激動不?”范桂霞聽后,心中有說不出的激動和喜悅。 一轉眼,時間匆匆逝去,周恩來恢復健康后,組織上通知她去上海參加即將召開的黨中央擴大會議。 賴谷良為他買好了船票,范桂露和楊石魂一起,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送周恩來由盛開碼頭上船。 周恩來伸出他那溫暖有力的大手,和眾人一一握別:“堅持斗爭,迎接勝利!”望著周恩來精神飽滿走上輪船的身影,范桂霞似乎看到了中國革命的未來。 ![]() 周恩來在前往香港之前的住址 04 范桂霞與周恩來一別,后來怎樣了周恩來來到上海后,終于和日思夜想的鄧穎超相見了。激動之余,周恩來和妻子講述了自己在汕頭患上瘧疾一路上的經歷,以及被楊石魂、范桂霞等人照顧的事。 周恩來還問妻子:“你記不記得當年在廣東區委婦委工作的范桂霞?這次,她幫了我很多!” 鄧穎超說:“當然記得,小范和陳鐵軍在中山大學是同學,當初經常來找我。這次多虧她照顧,你的身體才好得這么快。如果今后有緣再見,我一定要好好感謝她!” 花開兩朵,各表一方。范桂霞和周恩來分別后,囿于復雜的中國革命斗爭形勢,范桂霞走過了極其坎坷曲折的人生之路。 1928年2月,經組織允許,她正式和潘耀芳結為夫婦。二人婚后,潘耀芳先后在懷集、廣寧、四會以及江西一帶組織工運、婦運等工作。 隨著斗爭形勢愈發殘酷,黨組織一再遭到敵人破壞,范桂霞的組織關系只能轉為地下單線聯系。 ![]() 范桂霞(前排左一)與潘耀芳(前排右一) 可是到了1930年,國民黨鎮壓革命愈發殘酷,范桂霞和組織系失去聯系,找遍了所有關系都沒有結果,只能回到浮云縣成為老師。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那灑脫的英姿又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革命勝利了,這讓范桂霞的心中又泛起了思念的浪花。 1953年,范桂霞趁著到北京看望兒子、媳婦的機會,前往中南海拜望了闊別二十六年的老上級——周總理。 再后來,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那時候周恩來擔任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可謂是日理萬機,但他還是在百忙中于8月22日同鄧穎超在中南海的家中親自接待了范桂露。 中南海西花廳相當質樸,周總理對待她一如26年前那樣的隨和、親切。為了歡迎范桂霞做客西花廳,總理還特地設宴款待,一共四道菜:一盤北京烤鴨、一道紅燒豆腐、一碗雞湯、一碟肉片炒青菜。 周恩來夫婦殷勤地往范桂霞碗中加菜,讓她多嘗嘗北京特色烤鴨。鄧穎超大姐還專門用自己在廣州做群眾工作學會的廣州方言和她交談,范桂霞心中不由得暖暖的。 ![]() 西花廳 周恩來笑著感慨道:“日子過得真快呀,想不到你這個小女娃,現在做祖母了。現在解放了,生活過得怎樣?' 范桂霞告訴周恩來,自己在廣州當教師,兒子大學畢業已分配到政務院工作,大女兒參軍去了,小女兒在讀中學,一家人生活得很好。 周恩來點了點頭說:“等祖國建設好了,人民生活將會更加美滿;教育下一代工作很重要,希望在年輕一代身上,好好干吧。 接著,范桂霞向總理談到和組織失去聯系的經歷。周恩來感慨:“當時,南方的黨組織被破壞得相當嚴重,革命的種子也斷了,你找不到組織并不奇怪。” 這次會面整整用了三個小時,他們推心置腹。最后,周恩來還關心詢問范桂霞什么時候回廣州,還表示要給她買火車票。范桂霞一再拒絕,周恩來還是偷偷命人幫忙買好車票給她送去,還專門派人將其送到火車站。 ![]() 周恩來與鄧穎超 1973年,年過古稀的范桂霞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一度痛不欲生。但是在家人和好友的鼓勵下,她決定最后一次爭取總理的教導。 由于當時周總理正在病中,并且忙于政事,她便寫了一封信寄去。正在病中的周總理收到好友的來信,特地派人了解她的情況,還安排她住進廣州河南前進路南園三街4號2樓兩室一廳的房子。 范桂霞得到周總理的關懷和幫助,止不住淚流滿面。1976年1月8日,她得知周總理病逝的噩耗,更是悲痛欲絕,一度哭暈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 1984年8月,范桂霞來到中南海,和此時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鄧穎超在中南海再度相見了。 此時的鄧大姐雖然公務繁忙,但還是熱情接待了這位遠道而來的好友。臨別之際,鄧穎超還送了她許多土特產和禮物帶回廣州。 在這些禮物中,有一個普通的手提袋。范桂霞始終視作珍寶,時常帶在身邊,以此來寄托她對周恩來夫婦的懷念之情。 ![]() 范桂霞與鄧穎超 1994年3月6日,范桂霞病逝,走完了這一生。去世后,她的骨灰存放于廣州銀河革命公墓。 |
|
來自: 齊呂齋 > 《miengren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