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齒,健康的“晴雨表” 文/王金山 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口腔健康的標準”下的定義如下: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痛感,牙齦色澤正常,無出血現象。 早在2014年,中華口腔醫學會發布的《我國城市居民飲食與口腔護理習慣調查報告》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個城市中,超過七成居民每天在三餐之外有攝入零食或飲料的習慣,但近六成居民并沒有餐后及時清潔口腔的習慣。根據《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97%的成年人有牙齦問題,90%的齲齒都發生在4顆恒牙上,但很少人會定期看牙醫或有牙病時馬上看牙醫。這樣的結果是——牙齦炎、齲齒、掉牙等各種口腔疾病接踵而來。此外,牙齒在語言、美容、儀表特別是心理方面的作用也不可估量。因為在社交活動中,牙齒是人的“第二張名片”,健康的“晴雨表”。 如今,牙齒提前“衰老”的現象在我國非常嚴重。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老年人齲齒患病率分別高達88.1%和98.4%,牙周健康率分別為14.5%和14.1%。 可見,牙齒是人的第二張臉,它所涉及的不僅僅是美觀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它直接關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質量。
“牙痛”要人命?
我們知道,牙齒是人體中最堅硬的器官,分為牙冠、牙頸和牙根三部分。又分為牙釉質(琺瑯質)、牙本質(象牙質)、牙髓(神經腺)等。現代牙科學所謂的牙齒,是指人和動物嘴中具有一定形態的高度鈣化的組織,有咀嚼、幫助發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由于牙齒和牙槽骨的支持,牙弓形態和咬合關系的正常,才會使人的面部和唇頰部顯得豐滿。而當人們講話和微笑時,整齊而潔白的牙齒,更能顯現人的健康和美麗。相反,如果牙弓發育不正常,牙齒排列紊亂,參差不齊,面容就會顯得不協調。如果牙齒缺失太多,唇頰部失去支持而凹陷,就會使人的面容顯得蒼老、消瘦。 牙痛,是口腔科牙齒疾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屬中醫的“牙宣”、“骨槽風”范疇。多因平素口腔不潔或過食膏粱厚味、胃腑積熱、胃火上沖,或風火邪毒侵犯、傷及牙齒,或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灼爍牙齦等引起。 常見證型 風火牙痛 證見牙齒痛,牙齦紅腫疼痛,遇冷則痛減,遇風、熱則痛甚,或有發熱、惡寒、口渴等。 胃火牙痛 證見牙齒痛甚,牙齦紅腫,或出膿滲血,牽及頜面疼痛、頭痛,口渴、口臭,大便秘結等。 虛火牙痛 證見牙齒隱隱微痛,牙齦微紅、微腫,久則牙齦萎縮、牙齒松動,伴有心煩失眠、眩暈等。 西醫則認為牙痛大多由牙齦炎、牙周炎、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牙痛屬于牙齒毛病的外在反應,有可能是齲齒、牙髓或犬齒周圍的牙齦被感染,前臼齒出現裂痕也會引起牙痛,有時候僅是菜屑卡在牙縫而引起不適。另外,牙痛也可能是由鼻竇炎引發。 那是6年前的一個晚上,似乎是我幾十年中最痛苦的一個夜晚。我的右上排幾個牙齒好像都發炎了,而且很可能是牙髓炎急性發作,因為近半年來我都遭受了“牙痛”之苦,通常遇冷或遇熱后就會感覺到右半邊臉和下頜等部疼痛難忍。我多次考慮求治于本院口腔科,可是又怕治療過程中的磨牙和鉆牙很疼,心理很矛盾,再加上一忙,又能忍受,便自己“對付”了。我是怎么“對付”的呢?或將大蒜搗爛,溫熱后敷在疼痛的牙齒上;或將味精抹在疼痛的牙齒上;或切生姜一片咬在疼痛的牙齒上,甚至睡覺的時候也含在口里;或自己給自己針灸、按壓有關穴位等。這些辦法確實管點用,要不然我能熬到現在?可這個晚上用這些辦法怎么也不靈了,甚至連抗生素如“替硝唑”、“利菌沙(琥乙紅霉素)”等也“上”了,“黔驢技窮”,討厭的牙齒就是一直疼痛不停,弄得我一晚上心煩意亂,無法睡覺,被“牙痛”折騰到天亮。 再也不能耽擱了,“牙痛”成了危害我健康甚至生命的“大敵”。 上午一上班,我早早地進了口腔科,正好,口腔科曾主任門診。 “曾主任,救命喲!”我用手捂著右側面頰部,苦歪歪地說道。 “牙齒發炎疼得受不了了?”曾主任邊穿工作衣邊問。 “是的,是的,這下我才真正體會到'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喲!”我躺在了檢查椅上,大發感慨。 “你自己感覺哪個牙齒最疼?”曾主任在檢查前問道。 “右上排第2 個……”我說過還用手指了指。 “沒搞錯?”曾主任仍然問道。 “我疼了幾個月,也用手探索了幾個月,發現就這個牙齒最疼痛……”我肯定道。 “……”曾主任沒有吱聲,一會兒用冷水刺激我的牙齒,一會兒用熱水刺激我的牙齒,一會兒又用檢查的工具敲敲我的牙齒,她耐心地、細致地、反復地一個個牙齒“試驗”,最后認定不是右上排第二個,而是第三個,并開玩笑地說我差點誤導了她。 “我怎么一直感覺是第二個最疼痛呢?”我狐疑地問。 “這就是牙髓炎疼痛的特點!”曾主任既是對我說,也是對身邊的實習醫師說,“牙髓是牙髓腔內的軟組織,有豐富的神經、血管和疏松的結締組織,其周圍全是牙齒硬體,牙髓的血管是通過一個很小的根尖孔進出牙髓,容易堵塞。當齲齒發展時,由深齲沿內的細菌及其毒素侵入牙髓腔,引起牙髓炎。當牙髓發炎時,其滲出物引流不暢,牙髓紅腫、充血、壓力增加。急性牙髓炎時牙齒有自發的陣發性跳痛,或持續性銳痛,并向同側耳顳部或面頜部放射,病人多不能確切指出哪個病牙,似乎鄰近的牙齒全痛,于夜間疼痛加劇。牙髓炎早期對溫度顯著敏感,遇冷、熱、震動刺激均可引起疼痛。牙髓化膿時,疼痛更加劇烈……” 后來,曾主任熟練地給我施行手術摘除牙髓,消毒了髓腔,并放入了蘸有2%碘酊的小棉球,然后囑我幾天后再來進行補牙。這時候我才覺得纏了我半年之久的“牙痛”不知什么時候消失了。
當堅固的牙齒松動后……
前不久,一位姓李的患者捂著腮幫子急急來到安徽省某醫院就診。經詢問,這位患者口齒不清地說,因一顆牙齒松動幾天了,剛才他用手猛力一拔,竟然還沒斷根,血都從口里流了出來,疼死了!醫生一看,原來一顆牙沒有了,只剩下一個血洞。醫生經處理后,告訴姓李的患者,這樣拔牙十分危險,弄不好會出事的。另外,松動的牙齒也不一定要拔掉,有的還可重新長好呢!醫生這么一說,李姓患者便很后悔,也許,他那顆被自己拔掉的牙齒還能長好呢!為此,他請教醫生,哪些松動的牙齒不需要拔掉? 于是,醫生答曰: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牙齒本身有一定程度的活動度,其活動范圍大約在0.02毫米以內。這種微小動度,醫生在檢查時不容易發現。 牙齒松動是牙周病的主要癥狀之一。一般而言,牙周病治愈后,松動的牙齒仍可長牢。如急性尖周炎因牙根尖部的充血、水腫,將牙齒從牙槽窩內推出,使牙伸長,這時的牙齒便松動明顯,但當炎癥消退后,牙齒便又恢復正常了。再如牙外傷,因牙齒受到外力的撞擊,可使牙齒松動或脫位,經矯正后,牙齒便又恢復正常。還如牙的咬合功能異常也可引起牙周組織病變,醫學上稱牙周創傷。在牙齒受力的一側,可表現為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齒逐漸松動。此外,乳牙被恒牙替換時,牙根發生吸收,乳牙逐漸松動,最后脫落。除此,壞死性齦炎、糖尿病等也可出現牙齒松動,但當疾病治愈后,牙齒也可恢復正常。 由此可見,牙齒松動原因很多,松動后拔不拔應根據松動的原因、程度而定。一句話,松動的牙不是都要拔除的。例如,外傷引起的前牙松動,只要牙根未斷,可用鋼絲或釉質粘合劑將松動牙固定在鄰近正常牙齒上,讓周圍的牙齒發揮咀嚼功能。待患牙得以休息后,一般2—4周松動牙就會長牢。由于咬合創傷引起的牙齒松動,可到醫院牙科進行調整咬合,磨去過高的牙尖,松動牙便可治愈。急性牙周炎的患者,由于炎癥物滲出,將牙位置抬高,使牙齒變松。如果及時給予消炎止痛,開髓引流,徹底根治患牙,松動即可變牢。成年或青少年患牙周炎,引起的牙齒松動,經過系統、徹底的治療,可保留一些牙齒。如果兒童處于換牙時期,發現牙松動或恒牙已錯位萌出,應將乳牙拔除,讓恒牙在正常位置萌出。 如果病牙實在需要拔除,最好下午拔牙。由于人體的痛覺反應上午較下午敏感,故拔牙應盡可能安排在下午,若必須在上午拔牙的患者,應保證早餐的質量,避免空腹拔牙,以免因緊張導致低血糖反應。拔牙前還需要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如剛熬完夜或長途旅行剛結束時、過度勞累后都應避免拔牙。 患者如有凝血障礙、高血壓、心臟病等病史,應主動向醫生說明以引起重視,并作好應急準備。 拔牙,曾是牙醫為病人解除痛苦經常采用的方式,但是,現在并不主張這樣做,牙齒松動了不能就輕易拔掉,因為拔掉一顆牙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除了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之外,牙齒拔掉后換的假牙還有可能出現假牙不穩定、咀嚼困難、發音受影響等很多麻煩。但若拔牙后不及時鑲裝假牙,還會出現咀嚼功能下降,整個人看起來要比正常的年紀看起來蒼老等很多問題,有時還會引起顳頜關節紊亂,即使裝上假牙,這些問題也不能馬上得到完全解決。另外,拔掉過多的牙齒引起顳頜關節病變的概率會大大提高。為此,拔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牙齒發炎咋引起這么多毛病?
廣州市某公司白韻女士,因工作忙,身心壓力大,故平時有些小毛病也就硬捱了過去。這次,她的牙齒發炎,加上工作忙,沒有及時就醫,結果害她得上了氣管炎、肺炎、腎炎、心肌炎等,弄得她不得不到醫院住院打針吊水。白女士不明白,牙齒發炎咋會引起這么多毛病呢? 現在就來回答白女士的問題。2004年11月份,美國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在齲齒上發現的細菌能夠進入人的肺部,使居住在老年公寓的病人患上可能致命的肺炎。進行此項研究的紐約布法羅大學阿里·蘇勒赫博士介紹說,他們的研究小組人員對居住在老年公寓的49名患上肺炎前的老年人進行了口腔細菌采樣,發現其中28份樣本中含有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菌,然后他們對這些老年人跟蹤觀察,不久便有14位老人患上肺炎,其中10位的口腔細菌樣本中含有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細菌。研究人員對肺部細菌的檢測顯示,有8位老人的肺部細菌DNA與其口腔細菌DNA吻合。可見,齲齒是呼吸道病菌的溫床。另外,據近年來的流行病學調查,經常牙齒發炎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幾率為牙齒健康者的1.77倍。近年來的研究還表明,各種牙病引起肺炎的原因則是因為口腔內的大量細菌可以借助食物反流等原因,被吸入氣管進入肺部,從而導致肺炎。 其次,牙病引起的并發癥還有如頭痛、眩暈、虹膜睫狀體炎、關節炎、心肌炎、風濕病,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多形型紅斑等。據資料顯示,在排除心臟病的其他易感因素后,牙周病患者患心臟病的危險性要比牙齦健康者高出1倍。據悉,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發病率高于正常人群的20%。50歲以下的男性牙周炎患者或無牙者冠心病發病率高出普通人群的70%。牙槽骨吸收嚴重者致死性冠心病和心臟驟停發生率分別為正常人的2倍和3倍。美國Marshfield醫學研究基金會的科學家對9760名受試者進行了標準的牙科檢查并隨訪至1987年,結果表明,牙周病患者重癥者冠心病的危險性比最輕癥者增高25%;碎屑和牙結石對口腔的損害程度與冠心病發生率增加有關。牙周病是引致冠心病的一個較危險的因素,男性青年尤為明顯。其次,牙齒發炎,即牙周病的細菌可導致血管病變。一種存在于牙周的細菌所產生的酶,能促使體內血栓形成。患有嚴重牙周炎的人等于在口腔內有9英寸長的慢性傷口,鏈球菌和其他致病菌從傷口進入血液,產生一種膠狀蛋白質,它能促使血液凝結,形成血栓,從而導致中風。還有,牙齒發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腎炎,這主要是齲壞死髓牙并發根尖周炎后又引起病灶性腎炎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重度牙周炎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危險因素之一。觀察發現,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顯差于無牙周疾病的患者,如果牙周疾病得到有效治療,患者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反應就能恢復正常。還有,重度牙周炎的孕婦早產和出生低體重兒的危險率為牙周正常孕婦的7.5倍,大于吸煙、飲酒對出生低體重兒的影響。懷孕的婦女即使只是牙齦炎,也有可能使引發的牙齦炎細菌進入血液,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從而引起早產或流產。 既然牙齒發炎能引起這么多疾病,可見,我們平時可要注意口腔及牙齒的衛生,增強自身的免疫能力,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盡量防止牙齒發炎。一旦牙齒有了毛病,要積極治療。
如何不讓牙髓炎“痛”你
如何不讓牙髓炎“痛”你?有關專家認為,首先要加強身體鍛煉,勞逸結合,使體質健壯,御邪在外。其次要保持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是個重要環節,因為口腔良好的衛生環境可減少牙石的積聚和細菌的繁殖。同時采用合理的刷牙方法,可減少牙垢和牙石。正確的刷牙方法是:順著牙縫的方向刷,上牙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刷,根牙的里面外面和咀嚼面都刷刷。還有就是定期清除牙頸部的結石,使牙頸部保持清潔、光滑,食物殘渣不易再附著,必要時可在牙里面涂上碘甘油,引起消炎收斂作用,減少膿性膿性分泌物,縮小齦袋。另外,要注意病后應以調整理腎本為主,可根據患者身體情況,選用金匱腎氣丸或六味地黃丸,以調胃臟陰陽平衡,健骨固齒。 這里要說的是,有的人喜歡吃火鍋,但蛀牙患者吃麻辣鍋,要小心蛀牙惡化成牙髓發炎,因為此類患者此時可能在牙髓發炎臨界點,經冷熱、辛辣刺激,很容易演變成急性牙髓炎,往往讓人痛得受不了。此外,牙髓炎、牙周腫痛、牙根酸痛都是臨床常見的麻辣火鍋后遺癥,所以如果你有口腔疾病,別選擇過麻辣過刺激的湯底,剛從鍋里撈出來的食物別急著往嘴巴里送,晾涼點再吃不遲。 “牙痛”自療法采擷 (1)牙痛的時候先含漱食醋3—4毫升,每次含漱3分鐘后咽下,重復3—4次,而后按壓合谷穴20分鐘。兩手可以交替,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為每兩秒鐘一次,即每分鐘30次左右。一般左側牙痛掐右合谷穴,右側牙痛掐左合谷穴。 (2)牙痛的時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處,必要的時候可以重復使用,睡覺的時候含在口里也無妨。 (3)用蜂蜜點在牙痛的地方,過幾分鐘也許就好了,還能讓你滿口生香。 (4)用牙簽挑取一點云南白藥加上開水一滴,調成糊狀,再用牙簽蘸著云南白藥糊塞到牙疼的地方,一般3—5分鐘后就能達到明顯的止痛效果。 (5)取大蒜適量搗爛,溫熱后敷在痛點上可以緩解牙痛。 (6)烏梅12個,分別含于口中,或兼含糖球也可止痛。 (7)用棉簽或筷子蘸白酒點在牙痛出,會麻醉神經,很快止痛。 (8)取六神丸數粒,置于齲洞中,咬緊即可止痛。 (9)取樟腦、冰片適量,共研成細末,放于牙痛處,并令病人吸氣即可止痛。 (10)荔枝10只,在其肉內填入少許食鹽,用火煨干后研末,擦痛處即可。
鏈接
多多漱口,疾病“逃”走
炎熱的盛夏以及燥熱的秋季,也是口腔“受損”和疾病的好發季節。如口腔干燥啦,口腔有異味啦,口腔發炎甚至潰瘍啦,等等。俗話說:“病從口入”,如果我們能把住口腔這一關,不讓病毒細菌闖過“口”關,這些可惡的病毒細菌便無“用武之地”。為此,經常漱口非常重要,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每天必備的清水漱口外,現在我們介紹一下用茶葉水、生姜水、鹽水等漱口的方法及好處。
茶水漱口
茶葉療法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古人稱“茶為萬病之藥”。關于茶水漱口,《紅樓夢》第三回說到,林黛玉初進榮國府時,和外祖母史太君一起進餐,“飯畢,各各有丫環用小茶盅捧上茶來。又有人捧過漱盂來,黛玉也漱了口,又盥手畢。”那時沒有牙膏牙刷,以茶水漱口具有多種保健作用。可見,我們的古人都曉知這個道理。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茶葉對預防和治療人體的多種疾病都有好處,許多人甚至將茶看成為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但有些人對喝茶不太適宜,如孕婦、患有潰瘍病和嚴重的動脈硬化、高血壓、甲亢、骨質疏松癥等病人,以及長期失眠者、正在發燒的病人等等;其次,空腹時喝茶和剛剛吃過飯喝茶以及喝過濃的茶、沖泡時間太久的茶、沖泡次數過多的茶等等都是要犯忌諱的,即喝茶不僅不利于健康,反而有害健康。為了避免這些不利因素,可改用茶水漱口,既簡單實用又可避免上述那些不利因素。具體方法是,取優質茉莉花茶或別的茶葉5克,用300毫升的熱水沖泡30分鐘,然后分早中晚3次含漱,每次用100毫升。所用茶葉量不宜太多,但也不要太少;沖泡的熱水溫度以80—90攝氏度為宜。只要大家能堅持,98%的漱口者可感到口腔內清爽舒適,口臭消失。還有,茶水漱口可有效地防治感冒以及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腦、口腔炎、咽喉炎以及春夏季容易發生的腸炎、痢疾等。科學證明,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而鞣酸正是多種細菌、病毒的“天敵”。所以,經常用茶水漱口,并可將人體這個主要“門戶”的細菌或病毒殺死,堵住發病的“源頭”。 另外,用茶水漱口還可預防齲齒,防治牙周炎和牙齦出血等。大家知道,茶葉中含有氟元素和殺菌物質,還可抑制口腔中的厭氧桿菌,所以,多多用茶葉水,最好濃茶葉水,反復多次地漱口,便可達到這些目的。同時告訴大家的是,多用茶葉水漱口,還可改善體質、增進食欲,甚至與人的延年益壽都有直接的關系。茶能使人振奮精神,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茶能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并有維持心臟、血管、胃腸等正常機能的作用;茶中含有不少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等等。 現在,不少地方流行花茶水漱口法,所謂花茶水漱口,即取菊花、金銀花或桃花、紅花、玫瑰花、月季花、百合花等各若干克,用溫開水泡茶漱口,不僅對口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且對口腔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鹽水漱口
中醫記載,食鹽有“和脾胃、消宿食、助腎臟、堅齒、明目、解食毒”等功效,因此在偏方驗方中也常用它作配料。波蘭有關專家研究發現,食鹽不僅僅是一種調味品,也是一種物美價廉的保健品。文章介紹說,食鹽對角化皮膚表面有很好的溶解作用,用食鹽水洗澡15~20分鐘,不僅可使人消除疲勞,精力充沛,而且還能光滑皮膚,改善膚色。 確實,食鹽不僅是我們飲食中不可缺少的佐料,有助消化的作用外,亦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外科換藥中常用它來清洗傷口,以達到清創和消炎的目的。臨床使用的制劑也多是生理鹽水。 為此,當您咽喉感覺有輕微不適時,可用鹽水作晨間漱口劑。當咽喉腫痛時,每日用濃鹽水漱口5—6次,能起到消炎殺菌的效果。其次,食鹽中含有的氟能起到消炎殺菌、防止蛀牙的作用,可早晚用鹽水各漱口刷牙1次,能預防蛀牙。另外,若肝火牙痛,用食鹽(青鹽更佳)調水漱口,能起到清熱消炎而緩解牙痛的作用。 這里順便說的是,美國和德國的科學研究人員在2004年11月29日的研究報告中說,人吸入鹽水噴霧有助于防止流感及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傳播。實驗過程中,他們使用了一種噴射式的噴霧器對11名志愿者的口腔進行鹽水噴霧,并測量了他們咳嗽時散布的微粒數量。結果發現,噴霧之后6小時內能使傳染細菌病毒的飛沫減少70%。這是因為鹽水能影響肺內液體的表面張力,進而影響飛沫的形成。可見,這種鹽水噴霧口腔法前景看好。
生姜水漱口
生姜,是人們熟悉和常用的佐食調味佳品。除供食用之外,還可用于藥療。近年來藥理研究表明,用生姜炮制的“熱姜水”具有良好的藥用功效,可以預防和治療多種常見病癥,如口腔潰瘍,可用熱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3次,—般6—9次潰瘍面即可復原;咽喉腫痛,可用熱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7—10天便可消除腫痛;齲齒,可每日早晚堅持用熱姜水各漱口1次,對保護牙齒、預防和治療齲齒頗為有效,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鹽水漱嘴不可濫用。因為用鹽水漱口后約20分鐘,口腔內的細菌數量開始恢復,1個小時后細菌數量便恢復到漱口前的水平。顯而易見,鹽水將口腔中的細菌斬盡殺絕的同時,也將起著防御危害作用的口腔粘膜破壞了,這就更為細菌的迅速恢復創造了條件。如果長期用鹽水漱口,牙齒表面還容易沉積色素和污垢,進而會引發或加重牙齦炎和牙周炎。至于患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和胃病等患者,還是不用鹽水漱口為好。另外,清水漱口僅是口腔衛生保健的措施之一,雖然使用方便,但僅能除去部分食物殘渣及軟垢,絕不能因此以偏概全,用漱口來替代包括刷牙在內的其他保健措施。還有,清水漱口雖然比較簡單,但要想效果好,還要把握合適的漱口時間、含漱的力量和次數。漱口的時間最好選擇在剛剛進食后,這時會有效地把食物殘渣從牙齒表面或牙縫里沖洗出來。漱口的方法也有講究,漱口時應將漱口水含在口內,閉上口,然后鼓動兩頰與唇部,使漱口水在口內能充分與牙齒接觸,利用水力反復地沖洗口腔各個部位,這樣就能清除掉存留在牙齒的小窩小溝處、牙間隙、牙齦處、唇頰溝等處的食物殘渣和軟垢,使口腔內細菌數量相對減少。 漱口水最好用溫開水。近年來用某些藥物制成的含漱劑或漱口水,由于各自的成分不盡相同,用途也各有側重。比如醫院所用的各種漱口液如口泰、1%—3%雙氧水鋅含漱液,多用于消炎和預防感染,可用于口腔各類炎癥,牙周手術及其他口腔內手術或長期臥床不能自理者。健康人不要濫用。
釋疑解惑
牙齒酸軟松動需補“鈣”?
福建一位名叫李莆田的讀者給編輯部打來電話,這位李讀者在電話里說,最近,他因牙齒酸軟、牙齒松動及不能咀嚼東西等而到某大藥店所設的專家坐診處義診。一位老專家看后說他“腎虛”,需補鈣,于是,給他一下開了20支補鈣牙膏,囑他回家后一日3次刷牙。他提著牙膏回家后,心里一直犯嘀咕,他真的是“腎虛”嗎?補鈣牙膏對他的牙齒有用嗎?那位老專家是否是在打著“義診”的旗號為那家藥店推銷牙膏? 這位李讀者的疑問不無道理。 首先,我們先剖解一下中醫所說的“腎虛”。 腎,位于人體的腰部,故稱“腰為腎之府”。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主水,主納氣等。從西醫的角度來看,中醫的“腎”包括了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血液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以及泌尿科、婦科、骨科、五官科的諸多功能。 腎中精氣是人體生命活動之本,從陰陽屬性的角度,又可把腎中精氣的生理功能,概括為腎陰和腎陽兩個方面,即對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起滋養、濡潤作用的稱為腎陰;對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起推動、溫煦作用的稱為腎陽。腎陰和腎陽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維持著腎臟本身及各臟腑的陰陽相對平衡。如這種相對平衡遭到破壞而又不能自行恢復時,則可形成腎虛。據有關專家介紹,腎虛細分有陰虛、陽虛、氣虛、精虛、液虛五種,至少也可分為陰虛和陽虛兩類。 腎陰虛表現為腎精不足和陰虛內熱的證候,可見眩暈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潮熱盜汗,男子遺精,女子夢交,舌紅少津,脈細數;腎陽虛表現為腎氣不足和陽虛外寒的證候,可見疲憊乏力,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遺尿失禁,男子陽痿,女子宮寒不孕,水腫,舌淡,尺脈弱。 由于腎陰和腎陽,均以腎中精氣為其物質基礎,腎的陰虛和陽虛,本質上均是腎中精氣的不足。所以,當腎陰虛到一定程度,便可累及腎陽;相反,腎陽虛到一定程度,也可累及腎陰,均發展為腎的陰陽兩虛證。由于腎陰和腎陽,是人體各臟腑陰陽之本,腎的陰虛和陽虛,也會導致其他各臟腑的陰陽失調。反之,其他各臟腑的陰陽失調,也可累及于腎,導致腎的陰陽失調。 腎陰腎陽以及腎氣虛,如果采用藥物治療,機理是迥然不同的。腎陰虛可采用六味地黃丸治療,其中的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等有補腎陰之效;腎陽虛型則可選用腎氣丸或桂附地黃丸,即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下,加用桂枝、附子。別小瞧這添加的兩味藥,作用可大呢!一加一減,治的卻是不同機理、不同癥狀的毛病,如果弄反了,非但于疾病無補,反而有害呢!至于這些補益藥如人參、西洋參、何首烏、黃芪、黃精、胎盤、冬蟲夏草、阿膠等,用于補腎虛時都有講究呢! 可見,那位老專家籠統地說您腎虛是欠準確的。 關于牙齒病的概念,中西醫的看法是不一樣的。中醫認為,按臟腑辨證,牙齒屬于腎的范疇,如教科書上就有“腎主骨,生髓,以使骨堅齒固,腦充發榮,精力充沛”的描述。 機體的齒、骨、發的生長狀態是觀察腎中精氣的外在表現,是判斷機體生長發育狀況、衰老程度和疾病的客觀標志。 牙齒病遷延難愈、牙齒松動的根源在于腎虛髓虧長期積累以致牙周免疫防線失效,牙齦萎縮,骨質流失。所以,中醫認為牙齒毛病從腎論治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您的牙齒松動及牙齒酸軟等,正是腎精虧虛而導致骨枯齒松引起的后果。那位老專家說您腎虛不無道理。可他給您開的補鈣牙膏,就值得商榷。我們知道,牙齒表面有一層很薄但很硬的牙釉質,這層牙釉質90%以上都是鈣,牙齒就是靠牙釉質里的鈣來受到保護。這些鈣是在牙齒發育過程中由造釉細胞通過吸收人體中的鈣形成的,一旦牙齒長成以后,造釉細胞就自然消失,而且不會再重新產生。可見,牙齒長出后是很難補鈣的。牙齒缺鈣的表現只是在人體極端缺鈣的情況下才可能產生,而一般條件下人體缺鈣不會在牙齒上表現出來,通過人體補鈣對牙齒鈣缺失同樣也沒有治療意義。因此,一些牙膏廠商關于在生產的牙膏里添加鈣或者有機鈣能對牙齒起到保護作用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那位專家一下給您開20支補鈣牙膏有為藥店推銷之嫌,也褻瀆了“義診”的名聲。 有關專家認為,防止齲齒的關鍵是通過正確的刷牙方法和窩溝封閉技術預防牙齒的鈣質被酸腐蝕,一旦鈣被酸腐蝕,就是不可逆的,只能通過補牙來治療齲齒。專家同時提醒,如果兒童牙齒萌出時間過晚,應及時請專業醫生檢查,而不應盲目補鈣。 這里,順便說一下牙齒松動的問題。一般而言,牙周病治愈后,松動的牙齒仍可長牢。如急性尖周炎因牙根尖部的充血、水腫,將牙齒從牙槽窩內推出,使牙伸長,這時的牙齒便松動明顯,但當炎癥消退后,牙齒便又恢復正常了。再如牙外傷,因牙齒受到外力的撞擊,可使牙齒松動或脫位,經矯正后,牙齒便又恢復正常。還如牙的咬合功能異常也可引起牙周組織病變,醫學上稱牙周創傷。在牙齒受力的一側,可表現為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齒逐漸松動。此外,乳牙被恒牙替換時,牙根發生吸收,乳牙逐漸松動,最后脫落。除此,壞死性齦炎、糖尿病等也可出現牙齒松動,但當疾病治愈后,牙齒也可恢復正常。所以,對牙齒松動的問題要全面分析,不能籠統地以“腎虛”替代,也不要輕易地拔牙。 至于中醫采取辨證論治的方法,予以補腎添精治療,亦可起到疏通牙周微循環、增強機體免疫力,增加骨質密度即促進牙齒鈣化和恢復牙周組織和牙槽骨的生理機能,最終達到固齒保齦的目的。 順便說一句,如果牙齦發炎、出血、紅、腫、熱、痛及口臭等,則為腎陰虛、火熱毒邪所致,或二者兼而有之,中醫的治法也是不一樣的。
何謂“日本健口體操”?
前不久,日本開展了一項“80歲還能保持20顆以上牙齒”的運動,推薦老人練習一套“健口體操”。分為面部體操、舌體(張口、閉口)操和唾液腺按摩3種。 面部體操 1.用力吸氣,嘴唇向兩側腮部咧開,使勁閉上眼睛;2.嘴和眼睛突然張開;3.用力閉嘴,含一口氣在嘴里左右晃動。1—3各進行10秒,做3回。請在早上洗臉后做,可使面部表情更豐富,還能預防掉飯。 張口體操 1.舌頭無意識地突然伸出、收回;2.舌頭盡量向前伸,左右動,以能舔到嘴巴周圍的程度左右旋轉;3.伸出舌頭用力,像要夠到鼻尖、下巴那樣上下運動。 閉口體操 1.用舌頭壓上嘴唇;2.用舌頭壓下嘴唇;3.用舌頭壓兩腮,舌頭左右翻轉。張口和閉口舌體操請在飯前各做5次,能使發音更清晰、咀嚼吞咽更容易。 唾液腺按摩 用除拇指外的四根手指貼雙腮在臼齒附近從后向前揉10次;然后,大拇指貼下巴骨內側柔軟的部分,依次按摩耳下到下巴處5次。上述動作反復進行2—3回。如果吞咽力低下,可在做健口體操前后進行脖子和肩膀的體操。
小貼士
牙齒自我保健按摩
牙齒自我保健按摩法可促進牙周的血液循環,使牙齒的牙髓和骨膜的營養得到改善,從而預防老年人齒齦的萎縮和牙齒的松動脫落,同時對牙齒疾病也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具體操作如下: (1)叩牙咬齒:端坐或仰臥位,雙唇輕閉,先叩前牙30次,再叩后牙30次,最后牙齒咬緊1~2分鐘。 (2)墊壓咬齒:取約2厘米長四方木筷,用沙布卷至2~3層,墊壓在患牙處,用上、下牙慢慢咬緊約1~2分鐘,每日4~5次。 (3)指摩牙齦:以手食指先置上牙齦處,后置下齒齦處,蘸鹽水往返摩動10~15次。 (4)舔摩牙床:口唇微閉,以舌在上、下牙齒及牙齦處,依次進行縱形及橫形舔摩5~10次。
小貼士
幾種健齒食物
香菇
香菇最能預防齲齒。首先,“蘑菇皇后”香菇所含的香菇多糖體,能夠抑制口腔內致病菌的生長,阻止牙菌斑的形成,防止齲齒。其次,香菇還含有一般蔬菜所缺乏的維生素D源(麥角甾醇),麥角甾醇經日光照射,可轉變成維生素D,可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并能幫助兒童骨骼和牙齒成長。 每100克干品香菇含有7.8克的粗纖維,就如同一把健齒的“牙刷”,咀嚼時與牙面發生機械摩擦,可以對牙齒起到清洗的作用,減少菌斑的形成。 香菇中還含有鮮香味的物質鳥苷酸和香菇精,氣味芳香,有助于口氣清新。另外所含的大量維生素C,同樣具有殺滅有害菌,保護牙齒的作用。
芹菜
芹菜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吃芹菜的同時就能擦去不少粘附在牙齒表面的細菌。對粗纖維食物反復的咀嚼還可刺激唾液的分泌,以平衡口腔內的酸堿度。
乳酪
牙齒最怕口腔中酸的環境,乳酪是最好的口腔酸堿平衡衛士,其中豐富的磷酸鹽可以中和口腔中的酸性物質,不利于細菌活動。乳酪中還有大量的利于人體吸收的鈣,無論對于兒童牙齒生長還是成年人健齒固齒都有很好的幫助。
葡萄干
讓人意外的是,酸甜的葡萄干也是健齒的好食物。美國學者稱,葡萄干內含有多種抑制口腔細菌生長的化合物,齊墩果醇酸、齊墩果醛、白樺脂醇等,這些化學物質是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劑,有利于牙齒和牙齦健康,能夠有效地防止蛀牙、牙齦炎和牙周炎等。 中醫則認為,葡萄干可以清熱解毒,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有幫助預防“火牙”的功效。不僅如此,葡萄干可以健胃生津,津液多了,就可以養護牙齒。 至于葡萄干酸甜的口味則是來自于果糖和葡萄糖,而非有害牙齒健康的蔗糖。所以零食愛好者們可以大嚼葡萄干,不必擔心有害牙齒。 另外,還有幾種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洋蔥、芥末、薄荷等,也都是口腔內細菌的天敵,經常食用有益牙齒健康。
鏈接
不同牙膏 各領風騷
我們知道,牙膏種類很多,一類是普通牙膏,這類牙膏里除賦形劑外主要含有香料、調味劑、摩擦劑,其中香料可以解除一些人的口臭,使人感到清爽;調味劑(如糖精)可以使人感到口味香甜,提高刷牙的興趣;摩擦劑可以幫助擦掉牙面上的一些軟的污垢,有清潔的作用。另一類是藥物牙膏,就是在牙膏里加入了某種藥物,比如加入抗生素可以抑制口中的細菌,加入氟可以預防齲齒,加入三七或蘆丁等中草藥可以預防牙齦出血,加入篳撥有止痛作用等等。 具體說來藥物牙膏可歸納成以下6種類型: (1)含氟牙膏,即指主要含有氟化納或氟化亞錫或氟化銨等的牙膏,這類牙膏能抑制口腔致齲細菌的生長,起到預防齲齒的作用,對于牙齒表面釉質磨損造成的牙本質過敏癥和過敏作業者的酸蝕癥均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2)含氨牙膏,這種牙膏主要成分是二鹽磷酸胺,可改變口腔環境,用于防齲效果好,但長期使用易引起牙垢量增加,因此有牙周病者和牙垢較多的人不宜使用。 (3)含鍶牙膏,此種牙膏為加入氯化鍶制成,由于鍶可使牙齒表面的滲透性顯著減少,所以長期使用易降低牙齡對齲病的敏感性。 (4)含洗必泰牙膏,洗必泰是陽離子活性物質,有較強的滅菌作用,能全面抑制口腔細菌繁殖,這種藥物牙膏可較長時間停留在牙面,是防齲及防治牙周炎的有效藥物。 (5)防銹牙膏,這種牙膏含有有機磷酸酯鈉鹽,具有表面活性,能抑制氫氧磷灰石結晶的形成,因而能減少牙齒表面牙垢的堆積。 (6)含有甲醛或中藥材等成分,主要用于牙本質過敏癥。至于現在比較風行的藥物牙膏——雅皓丁硼乳膏,含有藥物丁香羅勒油、硼砂,為白色乳膏,有類似丁香的香氣,能有效地抑制口腔有害細菌生長,起到抗菌消炎止痛的作用,對牙齦炎、急慢性牙髓炎、牙齦溢膿、牙齦紅腫、口腔炎等疾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來說,牙齦炎、牙周炎患者每天使用3—4次,涂抹患處一次1克(乳膏長度1—1.5厘米),在口中滯留3—5分鐘后用清水漱口,或涂在牙刷上刷牙,睡前使用效果較好。康復后,可作為日常預防使用。在細菌繁殖旺盛的夜間使用效果更佳。不過,“雅皓丁硼乳膏”對丁香酚過敏者不能使用,若是壞死性牙齦炎及急性牙齦炎患者不宜刷牙,但可將乳膏涂抹患處或遵照醫囑。 值得注意的是,牙齒無病時最好不要用這些藥物牙膏,因為普通牙膏中已經含有冰片、丁香油、薄荷油、留蘭香等,本身具有防治口腔疾病的作用。藥物牙膏一般具有較強的刺激性,能造成對口腔黏膜的損害,有的藥物牙膏含有活性較強的染色素,用久了會污染牙面;其次,不要濫用。藥物牙膏種類繁多,從效果上看大體可分為預防齲齒、脫敏鎮痛、消炎止痛、除牙結石和牙銹等等,因此要根據所加入的藥物而對癥使用。據調查研究得出,孩子需要防齲齒的兒童牙膏,患有齲齒(蟲牙)的人或長期從事酸類作業的人,最好選用具有抗酸防齲作用的含氟牙膏;抽煙的人或牙齒“生銹”的人,可選用六偏磷酸鈉防銹牙膏;患有口臭的人,可選用葉綠素、美加凈、留蘭香等牙膏來祛除口臭;敏感的牙齒即患有牙本質過敏癥(倒牙)的人,要用健齒、脫敏、冰山、具敏寧、固齒靈等牙膏;患有牙周炎、牙齦炎等慢性疾病的人,最好經常使用人參、中草藥、洗必泰等牙膏;體質虛弱,易感冒的人,可選用雪蓮牌防感冒牙膏和田七牙膏等。 不要長期使用一種藥物牙膏,久用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影響療效,所以一種藥物牙膏用了一段時間,就應改用普通型牙膏。況且,藥物牙膏不是靈丹妙藥,不能包治所有的口腔疾病,有些牙病(如牙周炎)只有采取綜合治療措施才能治療痊愈。 最后,兒童刷牙時漱口不徹底,常將一些香甜可口的牙膏咽下,牙膏進入腸道后,其中的摩擦劑微細顆粒被腸黏膜的淋巴細胞吞噬,堆積在細胞內,引起腸道淋巴細胞增生,腸黏膜出現息肉樣病變;其次,牙膏中的各種添加劑如香精等,長期吞食可能引起身體出現過敏反應,包括皮疹、鼻炎、慢性咳嗽、哮喘、腹痛、腹瀉等等。所以,要囑咐孩子刷牙后將牙膏漱凈吐出,千萬不要咽下。還有的女性,因經濟條件所限,害怕生病,尤其怕生下身毛病,為了保持下身清潔,經常用這種牙膏涂擦陰部而“潔陰”,實在不可取。生物牙膏確實有清潔及抑菌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幫倒忙”。我們知道,女性陰道的上皮細胞中存在糖元,在正常生理條件下寄生有乳酸桿菌。糖元在乳酸桿菌作用下,可產生乳酸,使陰部呈弱酸環境。PH值偏酸時,乳酸桿菌生存狀態良好,有利于防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猶如筑起一道防御細菌的屏障。如果長期使用生物牙膏,會破壞陰部的弱酸性環境,削弱陰道的天然防御屏障。若使用過久,反而易誘發泌尿系統感染。 至于生物牙膏也不是“萬能牙膏”、“全保險牙膏”,它也有一定的適應性和有效范圍,且不易長期使用,且這種生物酶牙膏可能一個月或三個月左右即失去活性,而生物酶牙膏的廣告詞卻說三年后還能使70%的生物酶保持活性,這就讓人覺得有點“虛”。 總之,使用藥物牙膏即生物牙膏也要悠點兒,別盲目“跟風”。 要想牙齒皓白,關鍵在于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等。 (原載北京《藥物與人》雜志2015年6期,有修改) ![]() 插圖/網絡 王金山,男,65歲,安徽省中醫院退休醫生。年輕時喜歡寫點文章,也發表了不少,但大都曇花一現。我的座右銘是:默默耕耘,不問收獲;淡泊名利,寧靜致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