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一柱 第1807期 志愿填報專題】 【核心提示】考生要想不浪費分數,上最理想的大學,要把握三個原則:第一是該“沖”的一定要“沖到頂”;第二是96個志愿要有梯度,不能“扎堆兒”,不能“斷層兒”;第三是96個志愿一定不要排錯了順序,一定把最好、自己最喜歡、最想上的院校排在最前面…… 各位朋友好,我是平湖一柱。今天我們聊的話題是“高考志愿,如何實現不浪費分數,上最理想的大學”。 12年寒窗苦,今朝分數出。對每個考生來說,每一分都來之不易。但是,有的考生卻因志愿填報不當,與理想大學失之交臂,甚是可惜。 什么叫浪費分數呢?以2021年的一個山東考生為例,泰山學院物理學(師范類)錄取最高分是530分,最低分是498分。 實話實說,這個530分的考生有點虧,因為,從530分到498分,單就就含“物理”二字的專業和院校就有41個,其中帶“大學”字樣的有32個,帶“師范”字樣的20個,師范中帶“大學”字樣的也有13個。 32所“大學”中,錄取最低分是500分,如果以我們通常對“大學”和“學院”的理解,該考生至少“浪費”了30分啊!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有三種可能,該考生填報志愿時,一是“沖”得不夠,二是院校梯度設置不合理,三是志愿排序錯誤。 當下是96個志愿直接到專業,考生要想不浪費分數,上最理想的大學,也就是讓自己成為該院校、該專業錄取的最低分——也就是所謂的分數線,就要在填好保底志愿的前提下,要把握三個原則: 第一是該“沖”的一定要“沖到頂”; 第二是96個志愿要有梯度,不能“扎堆兒”,不能“斷層兒”; 第三是96個志愿一定不要排錯了順序,一定把最好、自己最喜歡、最想上的院校排在最前面。 好,今天就說到這里,下次,平湖一柱再接著和您聊“如何沖”才能讓自己的考分發揮最大化“效用”,做到“分有所值”。 (作者:李玉柱,本文為 平湖一柱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注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