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與眼鏡——關于眼健康的新理念 上個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但凡能堅持每年做體檢的,就算是理念超前的,如果還能重視眼睛健康,比如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健康用眼、甚或做到定期去醫院做眼科檢查的,可謂鳳毛麟角了! 之所以說起這個話題,是因為在2019年突發右眼視網膜脫落,經過手術雖然幸免失明境遇,但是由于當時對眼睛、眼健康等知識和理念的匱乏,導致處理過程中出現時間延誤,以至術后右眼視力急劇下降至600多度,與半瞎無異矣!難怪在出院時醫生囑咐:好好保護左眼,以后看東西主要靠它了!且術后時感干澀、不適,需不時使用眼藥水加以治療,給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變?;谥硪?! 既來之則安之,摔個跟頭也要撿個智慧。右眼交了學費,自然要汲取教訓。于是開始學習眼健康的知識,收集相關的信息。 隨手找了幾本書看看,其中這一本,前言第一段就讓人震撼了。眼鏡是“醫療器具”,是“光學藥物”!幾乎每個人在一生中都要佩戴眼鏡!閉眼想想,家庭里、公司里,誰沒有一副眼鏡?不是近視的,就是老花的,戴墨鏡也是“光學藥物”,防止有害光源損傷眼底的! 眼睛作為人類身體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須臾不可或缺的。據有關權威統計,人類獲取信息和知識的80%就是來源于視力。日常生活中除睡眠時間外,眼睛無時無刻不處于工作當中。即使重要如斯,未必人人能意識其對于人類之意義,直至失去眼健康,才知其珍貴。 眼健康之所以還沒有引起大家的普遍重視,除了失去才知珍貴的天然享用慣性之外,還與眼健康知識和理念的普及程度不夠有關,更為重要的原因還在于,除了先天性眼疾、創傷性外傷和退行性病變之外,多數人的眼健康問題,主要還是因為現代生活方式和不良用眼習慣導致屈光系統發生變化從而引起近視、斜視和弱視等,經過長年溫水煮青蛙式的發展之后引起更多眼健康的問題。 現代生活中,人們熬夜多、煙酒多、看近用眼多、看電子屏幕多、戶外活動少,這“四多一少”經過長年發酵之后,形成雙眼近視幾乎是難逃之劫。據權威數據,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6歲兒童、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視率分別為14.5%、36.0%、71.6%、81.0%,15個省份近視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4個省份近視率超過50%。當代醫學認為:近視可防可控,但是不能治愈。既然高中生近視率已經超過80%了,成年人不近視者也就寥寥無幾了! 其實回想起來,我右眼出問題,也是可以追溯到近視的原因。這倒不由得想起了我與眼鏡的故事。 我們60后這代人,趕上那個年代,看近用眼少、戶外活動多,所以,大學畢業后,雙眼依然正視,裸眼視力1.0。但是經過研究生3年后,視力略有下降,除了坐在教室后排看不清黑板之外,倒也不影響正常的生活與學習。 進入軍校當老師后,案頭工作猛增,看近用眼超量,視力開始下降。在1993年時得一機會,要外派執行聯合國軍事觀察員的任務,需要學習汽車駕駛,這時看遠就不方便了,不得不去驗配眼鏡。因為年代久遠,已不記得在哪里驗配的,現在也不知道丟哪里了,在網上找個樣子比劃一下吧,大概就是這樣的框架鏡,當時右眼75度、左眼125度。因為要在野外執行任務,所以配了個變色鏡,這在當時是不是比較潮了? (圖片來自網絡,人物與文章無關哈) 因為近視度數不高,這幅眼鏡也不常戴。直到十年后的2003年,因為日常工作中天天開車,加之度數增加了,所以配了人生第二副眼鏡??聪聢D: 這幅眼鏡右眼度數為150度,左眼為200度。也是變色的。比較舒服,所以戴了近十年!到這個時候,右眼還是比左眼好的! 用了十年,想著要換換新,同時近視度數也有所增加,關鍵是,花不花四十八,到年齡了,眼睛開始老花了,開車的時候,戴著近視鏡看遠處沒有問題,低頭看儀表盤的時候,卻看不清楚了!于是,于2012年第三次配了一副眼鏡,這一次配了個漸進鏡,平視望遠清楚,向下看也清楚,一副眼鏡,同時解決了近視和老花的問題,喜不自禁,這樣就用了十年!此時右眼近視200度、老花75度、輕微散光,左眼近視250度、老花50度、輕微散光。就是下面這幅眼鏡: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9年8月20日下午,突然感覺眼前有各種小點點在飛舞,分別捂住左眼、右眼測試,發現只是右眼有,左眼沒有,問了度娘,這叫飛蚊癥,多與眼睛玻璃體退行性病變有關,于是京醫通上掛號,第二天到西苑醫院眼科看醫生。經過一通檢查,結論是:玻璃體混濁。開了些藥水。醫生說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到30日這天,右眼的飛蚊癥突然加重,飛舞的不再是小點點,居然出現蚯蚓、筷子般的大型黑色條狀物在眼前翻飛起舞,頓覺事態嚴重,于是托人掛了同仁醫院專家號,熬到9月4日去看醫生,各項檢查后,結論是:玻璃體混濁、后脫落;疑視網膜病變?醫生說視網膜可能出問題了,需要儀器檢查,但是需要預約,一周后來再查。11日再去,拍照后給醫生看,醫生大驚:視網膜已經脫落一半,且還有3個洞。他說,這是眼底科的,我請他們給看一下,于是電話聯系眼底科醫生,他們看后結論一致,并說如不盡快手術,有可能失明。但是排隊手術時間很長,難以確定日期,建議做激光治療,先把脫落一半的視網膜給“釘住”,不讓其繼續脫落。這次是不能再等預約了,于是加了個塞,當時就做了激光治療,并約好17日來復查。 17日醫生看后說,激光治療效果不錯,就這樣繼續工作生活也是可以的,但是保不齊因為各種原因突然又脫落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做視網膜“撫平”手術,將視網膜重新“粘貼”上去,會更加牢固些,當然,手術也是有各種風險的,你自己定奪。 這種時候讓一個對眼科一無所知的人做決定,委實是難上加難的。為保險起見,就讓醫生開了住院單,先去窗口辦理手續進入排隊,然后回家找各種人咨詢,最終決定還是趁著沒有糖尿病等慢性病之前先解決了這個問題。 果然排隊很熬人,一直等到10月8日,接到同仁醫院亦莊住院部打來電話,說現在有個床位騰出來了,如果你能在2小時內趕到就給你留著。這個機會自然不能放過,于是在規定時間內趕到,入院等候吃這一刀。 11日下午做的手術,2天后出院。里面加了惰性氣體,回家后以“低頭沉思”狀(無論坐臥站都要保持這個姿勢)保持了10天時間。(據說加另外一種物質就需要保持低頭沉思狀達3個月,而且還要二次手術取出來,萬幸!)靜養了些日子,慢慢恢復。 按照醫囑,在術后一個月、3個月、半年、一年的時間節點都去做了復查,醫生皆說恢復不錯。但是,有一個問題是我始料不及的,就是我的右眼在術后視力急劇下降,從術前的200度下降到650度,一下子從低度近視進入高度近視了,而且散光也是突然變成150度。 隨著右眼近視、散光度數的變化,現在戴著的眼鏡已經不太適應需求了,于是,在2020年,前往同仁醫院邊上的同仁驗光配鏡中心去配了人生的第四副眼鏡,就是下面這一副眼鏡: 這副眼鏡取回來之后,戴上去卻是頭暈目眩,很不舒服。再次前往配鏡中心詢問,得知這叫做“屈光參差”,當時理解不了,驗光師就打了個比方,還是似懂非懂。回來后自己查資料,又反復去琢磨,發現:捂住右眼用左眼看,清楚,不暈;捂住左眼用右眼看,清楚、不暈;兩只眼睛一起看,不清楚、還暈。再聯想到看平面三維畫的感覺,也就悟出了些道理。 道理是明白了,可是這副眼鏡卻不能戴了,至今還放在那里。只得想著,近期再配一副吧。 回想起來,從1993年到2022年,近三十年間配了四副眼鏡,記錄了自己眼睛從近視到老花、散光乃至于發生病變導致視網膜脫落的情形,可以看出,眼睛近視實在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頑疾,影響著人一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據相關人士說,傳統醫學不把眼睛近視當做是眼睛疾病,所以近視之后到眼鏡店就驗配解決??墒牵@又如何能解釋本文所提到的那本教科書里面所提出的觀點:眼鏡是“光學藥物”、“醫療器具”? 本人不是醫療專業人士,只是結合自己眼睛近視、散光、老花等發生發展的情況,驗配眼鏡的故事,以及治療視網膜脫落的過程,來談幾點自己的心得: 第一,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不得病的,但是一定要重視眼睛!怎么重視?每年做眼科體檢,建立檔案,定期復查。如果是發現近視,應及時干預、盡早防控。如果發現眼睛病變,及時就醫。 第二,近視幾乎是伴隨絕大多數人一生的眼健康問題,鑒于人的眼睛屈光系統是從遠視向正視、近視發展的一個過程,而且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以,建議所有家庭應該重視兒童青少年的近視防控問題,在孩子還沒有近視的時候(大約4歲開始),就去醫院做定期眼健康檢查,建立檔案,長期跟蹤,盡早防控,及時干預。 第三,既然眼鏡是“光學藥物”、“醫療器具”,那么每個人驗配的第一副眼鏡,最好是到醫院去全面檢查后,由專業的驗光師為你驗配。如果驗配不準,選用的鏡框、鏡片不是最適合你的,那么這副眼鏡有可能成為眼健康的殺手。因為自己的經歷,于是請教了幾個專業人士,被告知,一般情況下,眼鏡也不能戴十年,因為視力度數的變化、眼鏡鏡片的磨損、加上技術進步等因素,通常在2-3年就需要更換更加適合自己眼睛的眼鏡。 第四,一旦視網膜脫落,應該搶時間,盡快進行處理。后來咨詢專業人士得知,我在處理視網膜脫落這個事情上,有時間耽誤的問題,可能導致部分視神經長時間缺血而壞死,因此導致視力急劇下降。 第五,一定要盡早戒除不良的用眼習慣。什么是不良的用眼習慣?每天用于看手機、電腦的時間過長;幾乎沒有戶外運動;不注意均衡飲食;長期熬夜;看近用眼過度,不能經常性地遠望,讓睫狀肌得到放松、舒緩。 怎么去修正過去的錯誤呢?要從現在就開始,行動起來! 第一,到專業機構,給自己驗配一副合適的眼鏡,這次選鏡片,一定要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選大品牌的。 第二,再也不要花時間看那些無聊的自媒體公眾號了,每天用于看手機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每次不超過15分鐘,就要望遠處。 第三,每天22:30就上床吧,可以用“微信聽書”,多用耳朵去獲取信息吧。 第四,多交幾個眼科醫生做朋友,原因嘛,你懂的。 第五,找一個離家近的眼科醫院、診所,做定期的眼科檢查,長期跟蹤。 關于眼睛和眼鏡的那點事兒,啰里啰嗦寫了這么多,以便警示自己,還可啟發別人。 【獲作者授權匿名發布】 |
|
來自: 新用戶6239fNQ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