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期,順邑有一個姓常的老婦人,每天冬天,她都會將紅薯放進地窖里儲藏,這樣紅薯放上一冬天也不會壞。那年,全村大旱,收成很不好,多虧常氏在地窖里存下的那些紅薯,一家人才不至于挨餓,有希望撐到來年豐收。 一日,常氏在廚房生火做飯,讓兒媳去地窖拿幾塊紅薯上來,兒媳照辦,沒一會兒,就抱著紅薯回來了,只是她皺著眉頭,語氣也十分不好:“婆母,地窖里的紅薯似乎少了。” 常氏以為是兒媳看錯了,兒媳卻說她每天都會將紅薯數上一遍,今日一數,發現少了三個,可家里人都沒有偷拿紅薯,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 次日,兒媳早早去地窖里數紅薯,發現竟然又少了三個,她怕自己數錯了,連忙再數一遍,還是少了三個。 兒媳將常氏喊來:“今天的紅薯也少了,我怕自己數錯,還多數了一遍。”常氏知道兒媳是個實誠的性子,不會說謊,地窖里的紅薯應該真的被偷了,可家里的人都不會偷拿紅薯,那丟了的紅薯是被誰拿了哪? 兒媳提議,晚上大家一起躲在地窖里,看看小偷究竟是誰,眾人應好。一家人吃過晚飯之后,偷偷下了地窖,躲在暗處觀察。沒多時,果然傳來一陣窸窣聲,眾人連忙屏住呼吸,朝放紅薯的方向看去。 ![]() 只見一只銀灰色的老鼠爬進了地窖,輕車熟路地溜到紅薯堆前,左右徘徊了幾圈,從里面挑出了三個最好最大的紅薯,它將紅薯抱在懷里,分三次偷走,最后一次還記得把地窖門給關好,才悄無聲息地離開。 兒媳驚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該夸還是該罵:“這老鼠真是成了精了,還知道挑最好的,真是聰明得很,要不是我每天都要數一遍數量,還真發現不了。” 兒媳感嘆后,就問常氏怎么辦,如今已經知道偷紅薯的賊是老鼠了,接下來要不要把老鼠抓住打死? ![]() 常氏急忙搖頭制止,提起老鼠偷紅薯,她不怒反笑:“不可,這是好事,就讓它繼續偷,所有人都不能攔著它,更不能打殺了它。” 兒媳不理解,他們家中就靠這些紅薯挨過這個冬天,如今只是勉強夠吃,若是每天還要分給老鼠三個,只怕到了最后,老鼠沒餓死,反而把家人餓死了。 可常氏態度堅決,兒媳不好違背,便挖空心思問常氏為什么要這樣做,可常氏始終笑而不語,堅決不肯透露一個字,兒媳沒辦法,只能每天睜只眼閉只眼,看著老鼠從地窖里偷走紅薯。 ![]() 一個月后,兒媳向常氏哭訴家中的紅薯所剩無幾,求她想想辦法,眼看就要揭不開鍋了,常氏神秘莫測地對兒媳道:“不用驚慌,你去放紅薯的地下挖挖看。” 兒媳見常氏一臉篤定,將信將疑地下了地窖,將地上的僅剩的幾個紅薯挪到一邊,開始往放紅薯的地方往下挖,幾鏟子下去,挖到的全是土。 兒媳想要放棄,常氏卻讓她繼續挖,兒媳只能埋頭繼續往下挖,挖到大腿深的位置時,終于挖到了東西。 ![]() 兒媳感到驚奇,連忙低頭去看,是一個巨大的包裹,沉甸甸的,她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包裹拉上來。兒媳解開包裹,看到里面的東西,震驚得張大了嘴,竟然是白花花的銀錠,兒媳挨個數了數,有一百多個,和老鼠偷的紅薯數量一模一樣。兒媳歡喜不已,想到常氏之前的囑咐,追問她是不是早就知道會有好事發生。 常氏笑著點頭:“那來偷紅薯的老鼠聰明靈敏,一看就是修煉的靈獸,傳言遇到這種鼠精偷糧,千萬不要阻攔,更不能打殺它們,它們都是有靈性的,最懂得知恩圖報,雖然偷拿了百姓的糧食,卻會給予相應的回報,先前家中還有紅薯可以飽腹,如今紅薯就要沒了,我才讓你來地下挖挖看,本以為只是一個傳說,沒想到,竟然真的挖出銀子來,可見那老鼠當真是靈鼠。” ![]() 兒媳慶幸自己聽了常氏的話,一家人用銀子換了糧食,成功度過了冬天,還過上了富足的日子,常氏還專門挖了一個地窖,在里面裝滿了糧食,留給老鼠來吃。 |
|
來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