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本中學到過清代林嗣環的文章《口技》,其中有一句:“未幾,夫齁聲起”,就是這個簡單的“幾”字,有把它讀作jī,亦有把它讀作jǐ的。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中的“幾”共出現12次,其中類似這種難辨其音義的地方約有5處。那么這些“幾”具體進入特定的語境后,到底怎樣讀好呢? “幾”在古代是同音而不同形的兩個字,即“幾”和“幾”。“幾”在作為本字、象形字時,讀jī音。當它用作“幾”的簡化字時,屬會意字,此時它也讀jī音。但若它在句中含有詢問的意思和語氣時,那么它的讀音就不能再讀jī,而應讀是作jǐ。 辭海對幾字注音有二: ①jī,有“用于憑倚或擱置小物件的小矮桌”,“將近,幾乎”兩個義項; ②jǐ,有“見'幾幾’”,“多少”,“表示數量不多”三個義項。 “幾”作本字時是象形字、名詞、讀jī音,意思是指“矮而小的長桌子,并可用來陳放東西”。如“茶幾”、“琴幾”、“案幾”。《孟子·公孫丑下》:“隱幾而臥。”此“幾”用以倚憑身體,用的就是“幾”字的本字名詞,讀作jī。 “幾”用作“幾”的簡化字,含有“將近、接近”、“幾乎”之意時,也讀作jī。如“殲滅敵人,幾三千。”此例中的“幾”便有“將近、接近”之意。柳宗元《捕蛇者說》:“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幾敗而公事”。林嗣環《口技》道:“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這幾例中的“幾”字含有“幾乎、差點兒”之意,讀音為jī。 “幾”用作詢問時間,含有“多少”、“什么”之意時,應讀作jǐ音。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蒲松齡《促織》:“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這兩例中的“幾”都含有“多少”、“什么”之意,應讀jǐ音。 綜合上述解釋,《口技》中“未幾,夫齁聲起”一句中的“幾”字在句中不僅有“多、多久”之意,而且在句中用作的是簡化字,所以應讀作jǐ。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