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前
夜校燈火(上) 作者 蘇芝英 1975年1月,周恩來總理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報告中重提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給困境中的中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喚起了人們新的希望。鄧小平同志開始全面主持黨政軍日常工作,果斷地開始全面整頓,進行當時條件下所能進行的撥亂反正,促使全國的經濟形勢出現了好轉。 黨的文藝政策也開始了調整。一批被打入“冷宮”的電影陸續開禁,反映紅軍長征的話劇《萬水千山》和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被重新搬上了舞臺,紀念聶耳、冼星海的音樂會隆重舉行,《魯迅書信集》得以出版,沉寂多年的文化領域又顯露出了新的生機。 就在這一年,清水河縣委政治部被撤銷,成立了組織部、宣傳部,我被分配到宣傳部工作。 4月中旬的一天,宣傳部榮盛部長突然將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十分嚴肅地對我說:“現在交給你一項重要任務。著名作家瑪拉沁夫同志要來咱們清水河搞電影文學劇本創作,大約半個月的時間。部里決定這段時間派你專門負責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聽說瑪拉沁夫要來,而且讓我給搞具體的服務工作,我感到特別榮幸。那時,瑪拉沁夫已是自治區文化局副局長,然而使我更加崇拜他的是因為他是我心目中仰慕已久的大作家。我雖然沒有見過他本人,可我早已讀過他的長篇小說《茫茫的草原》和短篇小說集《花的草原》。那時,我雖然對其作品的藝術構思和感染力懂得不多,但我作為一個山區小青年對牧區的草原生活有所認識了解還是從這里開始的。 瑪拉沁夫來到清水河縣后住進了縣招待所的小窯洞。在這十幾天里,我按照部領導的要求,天天陪在他的身邊,給他打水沏茶,領著他按時用餐,有時還陪著他出去散散步或聊聊天。通過接觸我才知道,他擺脫繁雜的政務來我們縣是要集中精力創作一部叫《祖國啊,母親》的電影文學劇本。當時他給我大體介紹了劇本的故事梗概:抗日戰爭勝利后,黨派趙志民、巴特爾來到白音格勒草原開展工作。他們根據黨的指示,放手發動群眾,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消除民族隔閡,揭露國民黨特務的反動面目,教育了廣大牧民群眾,使當地人民共同發出一個心聲——祖國是我們最親愛的母親。 瑪拉沁夫身著灰色中山裝,平易近人,沒有架子,生活上非常簡樸,他幾乎天天埋頭寫作到深夜。當他知道我也喜歡寫點東西時,就熱情地鼓勵我要堅持不懈,要注意觀察生活和體驗生活,要多寫群眾喜聞樂見的東西。在這十幾天里,我從他的身上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受到了文學大家的影響和感染。 1977年,瑪拉沁夫在清水河創作的電影《祖國啊,母親》由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放映后在全國引起了轟動效應。此后,他被調到北京工作,我們再沒有見面。 2009年7月15日,第六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舉行,我區60位老一輩文學藝術家榮獲“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杰出貢獻獎”。頒獎前,60位獲獎的老一輩文學藝術家由自治區文聯挑選的60名有一定藝術造詣的中青年作家藝術家相扶著走過撒滿鮮花的紅地毯,當時我攙扶著著名蒙古族老作家巴﹒敖斯爾老先生。在這里我才再次見到了回到內蒙古來的瑪拉沁夫,當我上前向他報出自己的姓名時,他竟緊緊地握著我的手說:“記得記得,清水河宣傳部的小伙子!” 1975年5月中旬,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組織在清水河縣召開包頭作家楊春田的長篇小說《戰斗的山村》審稿會,我和常俊、郝世秀、賈澍華等十多名干部、教師被選為評審會成員。我們的任務是用一周的時間完成對小說送審稿的系統閱讀,提出各自的修改意見。 楊春田這部近三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共分為二十四個章節,主要描寫了黨的八屆十中全會前夕,我國北部農村一個山區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殊死搏斗,成功塑造了以年輕黨支部書記呂強為代表的無產階級英雄的高大形象。 當時,我們幾個人對小說稿閱讀得非常認真仔細,對小說每一個章節的故事構思和文字都進行了認真推敲,每個人都認真做了閱讀筆記,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見。我寫了近五千字的閱讀意見,在討論會上做了較為系統的發言。我肯定了作品熱情歌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歌頌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極大的積極性,并客觀地反映出農村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指出了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其實我當時提出的一些意見是非常膚淺和幼稚的,因為我根本不懂得文藝理論和創作技巧。 作者楊春田非常虛心地接受了大家提出的各種意見。經他再次認真修改后,小說于1976年5月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改名為《巨蟒河》。楊春田還特意給我們寄來了新書樣本。多少年過去了,只是我再也沒有見到過這位作家,再也沒能讀到他的新作。 (本文圖片由本平臺編輯提供。) 本期編輯:李潔 作者簡介 蘇芝英, 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盆地青村人,1953年7月出生,大專文化,中共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就職于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曾任清水河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辦公室副主任、縣物價工商管理局局長、自治區財政廳辦公室副主任、內蒙古財會雜志社社長、自治區債務管理中心主任、經濟貿易處調研員等職。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彩色的鄉情》《揚一揚手吧、母親》《蘇芝英散文》《蘇芝英鄉情散文》《走近歐洲》《走近澳洲》《叩拜大地》等。中央電視臺《子午書簡》欄目曾多次介紹過其散文作品。 蘇芝英老師原創散文鏈接 聲明:平臺文章為原創作品。授權轉載請注明來源:“黃土地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