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干部如果不被一把手賞識,最多就是喪失升職的機會,工資福利不會少一分,其他同事也會體諒和同情。副職如果不被一把手賞識,身心都會承受極大的沖擊,最后還得灰溜溜地離開。我講講我的遭遇給大家聽聽: 2013年,單位換了領導,老領導年紀到了,退居二線,新領導從鄉鎮調任,有“拼命三郎”的美譽。 見到新領導的第一面,我心生忐忑,感覺這位“班長”不好相處。俗話說:相由心生,他面相不善,有點怒目金剛的味道。在他底下工作,肯定不輕松。 觀察期,分工不變,我依舊分管辦公室、后勤和其它一些雜事。 最初,一把手對我還是寄予厚望的,他將我定位于文化素養高(本科畢業),年輕有沖勁(30歲出頭)的干部,可惜他交給我的第一項任務,我就辦砸了。 單位接到任務,編撰××產業發展五年規劃,一把手將任務交給我,我帶著辦公室的同事熬了幾個通宵,擬出了初稿。 一把手看完初稿,眉頭緊促,說初稿空話多,干貨少,格局低,任務輕。另外行文也不流暢,副標題(口號)沒有取好。 我辯解道:初稿中的目標任務、時間節點都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的,(前)辦公會上一致通過的。 一把手不聽,讓我們繼續改。 幾經修改后,一把手始終不滿意,他不停的嘆氣,說:單位還是缺少能寫大材料的人,真想從鄉鎮調兩個能說會寫的人上來。 最后,一把手花費重金請來高手寫稿,定稿后,我仔細看了一遍,內心充滿懷疑,××產業屬于外來產業,沒有產業基礎,短短五年時間,真的能實現終稿里的發展目標嗎? 終稿提煉出了“四有……四無……”的發展口號,規劃提出五年內引進5家世界500強企業,30家央企,產值1000億以上。 我過于保守的行事風格,已經不能勝任辦公室的工作了。不久,重新分工,我不再分管辦公室,改為分管(部分)業務工作。 不在分管辦公室后,同事對我指指點點,說我是老領導的嫡系,新領導來了,失寵了。這讓我一度心情煩躁,內心困惑,不知道如何自處。 分管業務工作后,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績出來。只要干出成績來,一把手自然會重新重視我。 可惜事與愿違,業務上的指標任務,我再怎么努力,也完成不了。我不能完成指標,有我自己的因素,也跟目標任務定得太高,不切實際有關。 一把手不聽我的解釋,他只看結果,結果就是任務完成不了,他大會小會上挨罵。他挨了罵,我和我分管線上的同事,都沒有好果子吃。分管線上的同事對我意見很大,認為是“主將無能,累死三軍”。大家對我的怨氣和不滿,讓我內心煎熬,心灰意冷。 一把手請來一家中介機構幫忙,任務指標順利完成。 后來,業務工作,我也不再分管了,只管一些雜事,二年后,我輪崗到了一家新單位,單位人少事少,按部就班就能完成工作! |
|
來自: 堅持最后5分鐘 > 《職業反思—16—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