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標題,簡單且直接。 就是單純的聊聊,在職場中,當你接手一項工作后,該如何開始干,并且還能出色的完成。 1 把一項工作做好的前提一定是保證工作的完整度。 我認為,一項工作的完整度,至少應該包括以下這幾個方面: 1,接到任務時,快速理清思路,變雜亂為有序。 2,工作進程中,及時做好匯報。 3,破除重重障礙,事后總結。 這三條我認為是把事情做好最基本的思維邏輯,接下來我們展開來談談。 接到工作任務: 不清晰不執行。 從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接到工作任務時,先思考下,這項任務自己該不該接。 這一步,不是在教大家踢皮球,而是讓大家學會自我保護。 什么意思呢? 很多時候,我們的直接上級并沒有直接給我們安排工作,而是兄弟部門的某位領導安排的,或者是某位同事自我感覺這項工作應該由你來完成。 我遇到過不少這樣的人,最后竟然真的莫名其妙的接了。 原因竟然是,反正是他說的,我就干吧。 工作中夾雜著私人感情,不愿意直接反駁,最后只能無形的增加自己的工作焦慮感。 ![]() 當工作來源不清晰時,問題也是可以預見的,比如工作的中后期會出現多重對接,多重匯報,工作結論不一致,同事之間連續溝通內耗的問題。 這是典型的,自己沒事找事,好心辦壞事。 所以,我們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并不是立即開始工作,而是先把其中的工作關系搞清楚。 先跟自己的直接上級進行匯報溝通,看他是否知道,把目前所做的工作讓領導知會。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避免重復指令,同時讓直接上級知道你在干什么,以及側面聽下他對于這項工作的看法。 如果他同意,那就開始著手干,他也許會給你一些建議和工作路徑的指導。 如果他不同意,那你就因為這次匯報成功避開了一個坑。 ![]() 其次,接到工作任務以后,先把工作的目的搞清楚,任務背后的真實訴求到底是什么? 我舉個例子,是最近發生的事。 早上8點半,董事長直接給我打電話,說讓我記個電話號,讓我安排盡快在某項目上加裝某設備,盡快弄,預計大后天市里要檢查。 然后電話就掛了。 就是這樣突然的一個指令,你會怎么做? 我說說我的做法。 首先,任務很明確,要在項目上加裝設備。 其次,時間是兩天左右。 但是,并沒有說具體數量,在什么位置加裝,以及什么材質要求。 我很清楚,并不是領導不知道,而是簡短的電話里,他其實自己也沒有想清楚,從他的語氣中可以知道,這項工作很急,他要立即安排下去。 但是工作還是要干,怎么辦? 關鍵就是要把任務清晰化,不清晰不執行。 既然不清晰,那我就幫他梳理清楚。 于是,在掛斷電話之后,我立即查找了關于項目的相關資料,并在紙上逐個寫下了位置,數量的建議。 同時,立即跟領導安排的人對接,落實款式及制作周期。 于是,工作的目標就進一步明確了,在2天內,在這些位置,分別加裝多少數量的裝置,采用什么材質,以及安裝完工時間。 我把這些內容落實清楚后,通過截圖發給了董事長,并給他打了電話,跟他再次確認是否在這些位置加裝,以及哪些位置我不建議加裝,以及現在采用什么材質最快,是否可以。 工作就這樣進行下去了。 這樣的好處是,一是讓董事長知道對于這項工作我是經過自己思考和加工的,并不是自己接到任務就直接開始做。 其次,我很清楚,立即開始做,只會讓工作越來越難做,比如材質用錯了,數量不夠用,時間來不及等等,這些問題只會讓我更加被動。 所以,我真的建議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工作目標感,不怕工作慢,就怕干的是糊涂賬,自己都不清楚要去哪,最后的結果,我相信大家都明白。 ![]() 2 工作中,及時匯報。 同樣從兩個方面來看: 匯報什么,以及什么時間節點匯報。 工作開始前匯報,是為了明確工作方向,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工作過程中匯報,是為了讓領導明白工作的全貌,明白工作的進展,做到心中有數,有問題及時解決。 工作結束后匯報,是匯報工作成果,匯報自己對于這項工作的總結反思和因為這項工作而對其他方面的提升建議。 當然,匯報工作不等于匯報“過程”,你不需要把所有的事情全都說一遍,證明你很忙,一定要挑重要的講。 很多人因為溝通方式的問題,經常喜歡在工作匯報時加很多情緒化或者重復的話語。 有人說,你嘴巴里說的話,其實就是你腦子的思考。 詞不達意的人,也許就是腦子里并沒有把一件事想的很徹底很全面。 所以,在匯報工作時,為了減少因為溝通帶來的詞不達意,盡可能地把工作按照進度,模板化,挑重點匯報。 比如 工作進度匯報: 目前的進度是什么,已完成多少,未完成多少,計劃下一步完成多少。 工作中遇到問題匯報: 遇到了什么問題,以及你的解決辦法。 對于目前工作產生的新的建議想法的匯報: 結果完成沒有的原因,你有什么新的建議,有這個想法的原因,以及做了會有什么作用。 把這些內容時刻銘記在心,成為自己匯報工作的模板,框架,這樣的匯報方式,清晰明了,最主要的是高效,職業,不羅嗦。 ![]() 3 破除障礙 工作中的障礙,是最讓人頭疼的。 我覺得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人不配合,資源不夠。 怎么破解呢? 人的因素: 人不配合,那就想辦法讓他配合或者找其他替代資源配合。 平時要注意和身邊的同事維持基本的工作關系,也許你很討厭他們,但是工作就是工作,沒有大家的配合,有時候效率就是會很低,并且搞得自己很累。 二是要強大自己,提高自己在單位內部的位置和身份,做到能力突出,關系過硬,讓自己足夠強大,強大到對方不敢不配合,他們不配合時,自己也會掂量下你的分量。 資源不夠: 資源代表很多層面的意思,比如物品不夠,信息掌握不全面,不清楚外部的人際關系等等。 這些都是資源不夠的體現。 什么是資源?對于工作來說,人際關系是資源,實體物品也是資源,高質量的私密的信息也是資源。 資源從來就沒有夠過。 正是因為資源的稀缺性,職場中才存在著斗爭,大家在爭什么呢?爭的就是資源。 當你擁有的資源越多,你就能調動更多資源,你的工作會越來越順,從而又助推你獲取更多的資源。 以此類推,良性循環。 我們最怕的是,自我放棄的人,明明看到了資源有限,但是不去爭,明明看到了人的重要性,但是放不下臉面,覺得世俗。 ![]() 永遠有干不完的工作,也永遠有學不完的職場道理,那些所謂的工作目標,任務和文章中所說的各種技巧,不過是一份類似闖關游戲的攻略。 愿這份攻略能助你一臂之力,順利通關。 把「無序」變成「有序」,把正確的經驗固定成「步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