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但有時過于節約,卻并非善舉。 小李的母親來自重慶,每一次吃不上火鍋底料總是不舍得倒出來,熱了接著吃。 一次她做完一道菜,發現湯已經涼了。她想把湯倒出來,但又怕燙著自己。于是,她就把鍋洗干凈,再放進鍋里煮。 有的時候剩的多了,她會連續好多天都沒有煮飯,而是把火鍋的底料泡在飯里。 結果幾年之后她就被發現患有脂肪肝。 江西有個大姐姐,因親友送了幾盒牛奶,看著快到期了,不舍得扔,所以每天都要喝3瓶牛奶,導致拉肚子。 經醫生診斷為急性腸炎,并服用抗生素、止瀉藥等治療,病情才得以控制;但因服藥時間過長而產生耐藥性,效果反而變差。家人無奈之下,只好放棄治療。 還自作主張服用黃連素,黃連素僅對熱性腹瀉有療效,對于寒性腹瀉效果不佳,致使腹瀉加重,只有住院治療才行。 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們當年生活拮據,現在吃穿不愁,事事省吃儉用。 其實,節約并非壞事。有些人認為,節約就是多花錢,少辦事。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浪費與節省并不矛盾。節約不僅是個經濟問題,而且還是一個政治問題。 盡管節約固然好,但是不應該節約的地方節約,就有可能“省病',因小失大。 一,這五種節約的習慣,實在是不可取 許多人查到癌癥后的第一感覺總感覺:“怎么是我呢?”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思維。因為“我”不是真的我,而是一種假象,是被別人欺騙了而產生的錯覺。那么,“我”到底是什么呢?“我”是自己嗎? “怎么會是我呢”? 再好的體質也有可能得癌癥。 但是有了一些習慣,就會親手把得癌癥的危險變的更大。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減少或避免這些不良行為。以下是常見的十個“惡習”,希望你能從中吸取教訓并加以改正。1.節約。 例如,有些節省習慣。 省電的:不用油煙機 為節省點電費,煮飯時沒有打開油煙機,導致不停地吸油煙,渾身都在暗自叫苦。 于是,他決定把家里所有的電器都關掉,自己去買一個油煙機,讓油煙徹底地排到外面去。這樣不僅可以節省點電費,而且還能凈化空氣。這是怎么回事呢? 為什么非要油煙機? 由于食用油在達到一定溫度后,可產生苯并芘,丙烯醛和氮氧化物等多種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不但對眼睛,鼻子和喉嚨有刺激作用,而且有誘發咽喉炎,肺炎,支氣管炎甚至肺癌的危險。 因此,在家庭中,廚房油煙污染已成為影響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別是家庭婦女經常暴露在廚房油煙中,患肺癌的幾率是一般人的2-3倍,其危害性不可忽視。 節省開支:食用壞掉的果實 爛了的水果不舍得扔掉,剪去爛了的地方,只要不爛,還好吧? 不對! 腐爛的水果不能吃!腐爛的水果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東西,會讓人生病,甚至死亡。腐爛的水果怎么處理呢?1.直接丟棄。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 盡管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腐爛后部分,但極可能病菌已蔓延至某一范圍內,只不過我們無法看到。 香蕉和蘋果等果實腐爛主要和鏈格孢霉菌和擴展青霉有一定關系,吃了以后會影響其正常代謝功能和損害腎臟,甚至會引發肝癌,造成嚴重后果。。 省油:食用油放置時間較長 食用油有其保質期限,不可以長時間保存,尤其對已開封食用油。 但是,如果開封后再食用的話,就很容易被細菌污染而發生食物中毒事故。那么,如何才能確保食用油在短時間內不變質呢?1.選擇新鮮食品。最好買新鮮食品。2。 一些電視欄目曾做過檢測,食用油打開三個月仍未食用,會帶來健康隱患。 食用油經氧化、酸敗后易生成黃曲霉毒素而發臭。 長期食用含有這種物質的食用油,對身體健康有極大危害。 加熱過程中,還會有大量煙霧噴出,這些煙霧被身體吸收之后,就有可能增加肝癌發病幾率。 省菜:食用隔夜菜時間較長 晚上做好的飯還沒有吃夠,留待第二天和第三天熱熱鬧鬧地接著吃,這等于是冒著危險正在節省開支。 隔夜飯菜易孳生細菌和硝酸鹽。 如果在吃完晚餐后馬上喝上一碗鮮牛奶或酸奶,就能有效抑制腸道內的有害菌繁殖,減少體內硝酸鹽含量。但這種做法并不能保證絕對安全。 硝酸鹽入胃后,可轉化為亞硝酸鹽,繼之以食品中胺致癌物亞硝酸銨(Ag硝酸銨).亞硝酸銨和消化道癌癥(如胃癌,腸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久食,危險增加。 省事:不去醫院做體檢 體檢是及時發現病情早篩最主要的一種方法,圖省事不去醫院檢查,極可能因疏忽大意而貽誤了病情治療的最佳時期。 因此,在健康體檢時應該格外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重視檢查前1.了解自己是否患有某些慢性疾患或身體其他部位出現一些異常變化。2.選擇合適的體檢項目及時間。3。 不管是哪一種病,愈早被發現、愈早被治愈、治愈率愈高、療效愈佳。 尤其對于高危人群來說,必須養成經常體檢的好習慣,以便早期發現,早期確診,早期治療。 二是癌癥除“省”外也可“吃” 有的癌“省”了,有的癌“吃”了。 這是因為不同的人對某種食物有著截然不同的喜好。有些食物,即使沒有任何副作用,但如果長期食用,就會產生致癌作用;而有些食物則可以預防癌癥的發生。 常見癌癥如胃癌,腸癌,肝癌和喉癌均與飲食習慣不佳密切相關。 1、胃癌 食物經燒烤,油炸后易生成苯并芘及環芳烴類等致癌物質。 在人體消化系統中,苯并(a)芘是最主要的致癌物之一。它對肝臟有損害,可引起肝纖維化;還能誘發肝癌;長期攝入過多。會造成嚴重的中毒癥狀。 持續刺激胃部、反復傷害胃粘膜、提高胃癌幾率。 2、腸癌 長期高脂肪高蛋白飲食結構可增加腸癌發病幾率。 在美國,結腸癌已經成為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之后第3位最常見癌癥類型。目前我國人群中結腸腺瘤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因此,關注健康飲食對于預防結直腸惡性腫瘤具有重要意義。 結果發現攝取過多營養物質更容易使腫瘤惡性增殖。 特別是含絲氨酸、蛋氨酸豐富的肉及其他食品,已經證明與結直腸癌發病明顯相關。 3、肝癌 酒精在肝內代謝為主,飲酒過多,可加重肝臟負擔,致使其代謝能力降低,從而乙醛積存于體內,引起脂肪肝及其他病癥。 另外,酒精也是一種致癌物質,過量攝入容易引起急性胰腺炎、肝壞死、肝性腦病及酒精中毒性休克等并發癥,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要嚴格控制酒精攝入量。1.適量飲酒。 若脂肪肝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則可進一步演變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另外,常吃霉變的食物還有誘發肝癌的危險。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預防和控制霉變食品對健康帶來的危害。1.霉變食品的主要成分:黃曲霉素、嘔吐酸等物質。2.引起癌癥。 霉變食品易孳生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屬致癌物范疇,致癌性很高,為肝癌高危因素。 4、喉癌 香煙燃燒后生成的煙焦油含致癌物苯并芘(BPA),若長時間持續刺激咽喉會增加喉癌發病幾率。 不管是主動抽煙還是吸二手煙三手煙都會誘發喉癌。 如果長期被動吸煙者,即使每天只吸入少量香煙,也能引起喉組織病變;而經常飲酒和長時間不運動的人更容易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甚至發展為肺癌。 此外,酒精攝入過多,還可使黏膜上皮持續受損,引起營養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三,抗癌密碼——記三組號碼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經建議:1/3的癌癥是可徹底預防的,1/3是可及早發現就能根治的,另1/3則是可借助現代醫療科技手段來治愈和延長生命的。 針對這一情況,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陳萬青院士給出了一套防癌密碼:蔬果彩虹579元,遠離煙酒4921元,定期篩查1540元。 蔬果彩虹第579天:不滿12周歲的孩子一天要食用5種蔬果。 超過12歲的婦女每天食用7種蔬果(包括4種菜和3種果)。 超過12歲者男性每日食用9種蔬果(包括5種菜和4種果)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1)可以減少膽固醇含量;(2)可以降低高血壓和心臟病發生率。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吃蔬果的人,那么請注意了!別把它當成一種負擔哦! (注:1份蔬果等于1拳) 遠離煙酒4921:吸煙者40歲時戒煙至少能延長9年壽命,男子日飲酒量要小于20克,婦女日飲酒量要低于10克。 定期檢查1540:家族中有直系親屬患癌癥者,應于其直系親屬罹患癌癥年齡之前15-20年內接受防癌體檢,40周歲以上者,則需接受定期防癌體檢。 平心而論,如今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已衣食無憂,因此本省能省吃儉用,不應省吃儉用。 可是,在很多時候我們卻不知道如何省下錢來。其實,只要掌握以下方法,就能輕松做到省吃儉用,節衣縮食。1.看照片。 如果您身邊有過多省吃儉用的親人們、朋友們,轉到他們那里去瞧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