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維納格說過:“習慣就是一切,甚至在愛情中也是如此。”
愛情不只是存在于熱烈和浪漫中,它出現的方式也不僅僅是一見鐘情。很多時候,愛情會從一些細節中表現出來,當我們自己都未察覺到心中的愛情時,它就已經悄悄地住進了我們的心里,表現在了一些細節行為中,讓我們漸漸地形成了一種習慣。
愛情是一種習慣,而曖昧也是在一些習慣之中養成的,而后影響到我們的內心,影響到我們的行為,讓彼此之間的氣氛慢慢地變得曖昧起來。
只是在很多時候,當我們跟異性相處的時候,不太容易在第一時間就能察覺到氣氛的變化,或者看清對方內心的那份好感。特別是在曖昧之初,我們往往會覺得這不過是普通朋友的相處方式,就算關系慢慢好起來,也會覺得只是彼此很聊得來而已。
然而,曖昧就是在這種投緣中產生的,也是在我們最容易忽略的時候讓關系有了變化。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在異性相處時很容易忽略了這一點,等到曖昧的氣氛越來越濃烈的時候,才恍然大悟。
若是兩個人都有好感,這種曖昧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可若是我們只是把對方當成一個普通朋友,那么到最后很容易讓對方產生誤會,讓彼此的相處變得尷尬起來。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在異性相處的時候,我們都應該關注到相處時的一些細節。從習慣和習慣中去了解對方的心思,這樣才能用最合適的態度去相處。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異性之間的曖昧,往往都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01 不拒絕對方的好意和邀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現出來的樣子也會有所不同。就好比我們在親人面前會表現地很真實,很自然;在朋友面前會表現地很友好,很活潑;而在同事面前,我們又會表現地很成熟,很穩重。
異性相處時,道理也是如此。遇到沒有好感的人,我們會表現得很安靜,會藏住最真實的自己,也不會去在意別人的眼光。可當我們遇到了那個喜歡的人,一切也就有了不一樣的表現。我們會在意對方的眼光,會希望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會想要跟對方多一些時間的相處,所以會主動創造一些機會。
男女兩人在一起相處的時候,若是對對方無意,自然也不會把握好相處時的分寸,不會有越界的行為出現,避免給對方造成一些誤會。若是彼此都有好感,我們不僅會主動示好,在對方示好的時候,也不會全然拒絕對方的好意和邀請。
雖然只是一些小事,但是這種“不拒絕”也往往會拉近兩人的關系,讓兩人變得曖昧起來。
02 聊天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期待跟對方的相處。
喜歡一個人,即使自己還未察覺,在一些行為上也會有所體現。查特頓說過:“什么是愛情?愛情是大自然的珍寶,是歡樂的寶庫,是最大的愉快,是從不使人生厭的祝福。”
心里有了好感,也就有所期待,有多想念。特別是對于自己喜歡的那個人,我們會希望對方過得順利,生活中能夠一直開開心心的,不會遇到什么麻煩和困難。
同時,我們也會期待著跟對方的相處,哪怕只是聊聊天,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滿足。跟不喜歡的人聊天,再感興趣的話題也會覺得索然無味,沒有繼續聊下去的欲望。若是換成了那個喜歡的人,不管是聊什么話題,哪怕是自己以前最討厭的話題,這時也會變成一件愉快的事情。
歸根結底,并不是看兩人聊的什么話題,而是看你在跟誰聊天。跟喜歡的人聊天,會變得很有共同話題,很有聊天的欲望。就如莎士比亞所說:“愛情不是花蔭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語,不是輕綿的眼淚,更不是死硬的強迫,愛情是建立在共同語言的基礎上的。”
03 會主動去了解對方,并給予幫助。
莎士比亞說:“女人是用耳朵戀愛的,而男人如果會產生愛情的話,卻是用眼睛來戀愛。”
喜歡一個人,即使我們自己還不確定,但是我們會忍不住地去關注對方,去了解對方的喜好,去關心對方的生活。
看到對方喜歡什么,我們會用心地去記錄;看到對方開心,我們會去分析;看到對方遇到了麻煩,我們也會主動去幫助。即使暫時還得不到什么,但是這種付出也會是愉快的,是不計較的。
男女之間相處時,一旦變成了這樣,也就說明兩人的關系已經在發生變化了。只有喜歡一個人,我們才會主動去了解對方,去幫助對方,去融入對方的生活。很多時候,看似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里面卻暗藏著我們最大的熱情。
伏爾泰也說過:“愛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亞于溫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亞于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時還能激發別人的美德。”
男女之間的曖昧,并不只是表現在一些很明顯的語言里,也不是表現在很明顯的追求里。這些小事,只要經常發生在你們之間,也就說明你們的關系已經很曖昧了。因為曖昧,往往都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