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挺有何過人之處?在36名軍事家中和元帥并列,遠高于其他先烈! ![]()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鄧小平為首的中央軍委認定的36個軍事家,葉挺是最為特殊的一個。 36名軍事家,排名非常有講究。 排在最前面的是幾位統帥級的人物,包括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和鄧小平等人。 之后是十大元帥,其中朱老總已經排在統帥中了,而林總則排在所有軍事家的最后一個。所以這里的元帥實際有八個。 元帥之后就是葉挺,他的排名十分特殊,高于后來曾任國家主席的兩位軍事家楊尚昆和李先念。這兩位軍事家如果在1955年參加授銜的話,大概率會是大將,楊尚昆曾任中央軍委秘書長、紅三軍團政委、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建國后最高擔任過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而李先念則是紅四方面軍的代表人物之一、新四軍師長和中原軍區的主要領導人。 葉挺的排名高于他們。 在兩位國家主席之后,是十位大將。 再之后就是建國之前就已經犧牲的先烈。 但這36位軍事家的基本入選標準就是大將資格。 22年的戰爭歲月,涌現何止成百上千的優秀將領?為什么只有這36人被稱為軍事家?而葉挺又為何在這份名單中居于如此特殊的地位? ![]() 葉挺具備很硬的“學歷”在近代中國,有三所十分知名的“軍事院校”,被稱為軍事家的搖籃,那就是云南講武堂、保定軍校和后來的黃埔軍校。 其中,保定軍校作為軍校中的代表,培育出一大批當年在軍界大放異彩的人物,包括蔣介石、白崇禧、張治中、傅作義等對中國政治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的軍政大佬。 保定軍校全名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比起后來著名的黃埔軍校,保定軍校的畢業生出名更早、資歷更高、職級更高,幾乎算是黃埔學生的老師輩。 葉挺就畢業于保定軍校,而且畢業于質量最高的保定六期,相當于后來的黃埔一期和四期。和他同期的還有他的兩位廣東老鄉薛岳和張發奎,說來也巧,他們后來都成為孫中山先生的信徒,分任總統府警衛團第一、第二、第三營營長。 葉挺畢業于這樣一所當時國內頂尖的軍事院校,軍事素養自然過硬,后來他成為中國現代史上一位影響巨大的軍事家,不是偶然的。 ![]() “北伐名將”,幾乎成了葉挺的專用稱呼北伐名將其實有很多,那個時代風云際會,既是時勢造英雄的時代,更是英雄造時勢的時代。 張發奎肯定算是北伐名將,他是北伐鐵軍第四軍的軍長;李宗仁肯定也是北伐名將,他是鋼軍第七軍的軍長;白崇禧肯定也是北伐名將,作為事實上的參謀總長,他還親自指揮了著名的龍潭戰役,這場戰役沒能讓孫傳芳咸魚翻身,卻讓年輕的白崇禧揚名立萬! 但這些北伐名將都遠不如葉挺那么有名,以至于“北伐名將”成了葉挺專用的,后來一提“北伐名將”,就指葉挺一個人! 為什么?要知道張發奎、李宗仁和白崇禧這些人都是一方諸侯,實力強勁,是占據一省或數省的地方實力派,而葉挺在當時不過是個團長而已。 原因只有一個,葉挺獨立團的勇猛善戰代表了北伐精神! 北伐中,葉挺獨立團的敵人是號稱“當代關公”的直系軍閥吳佩孚,在兩湖擁兵十數萬,實力非常強悍。但在葉挺獨立團的沖擊下在汀泗橋、賀勝橋一敗再敗,盡管這位北洋軍中號稱戰神的大軍閥親臨督戰,甚至砍下了臨陣脫逃的幾個團長的腦袋,但仍然擋不住葉挺獨立軍的高歌猛進! 葉挺在軍中威望極高,曾當過葉挺部下的粟裕大將在他的《戰爭回憶錄》中講過一個例子,在一場戰斗中,局勢不利,敵軍炮火太猛,戰士們不得不稍有退卻,突然傳過來消息,說葉挺到了,于是戰場局勢立馬發生逆轉,有一個營長本來受了傷,躺在擔架上呻吟,一聽葉挺來了,立即跳下擔架沖上前線! 后來朱德和毛澤東在井岡山建立第一支紅軍的時候,為了助重葉挺獨立團所在的第四軍的大名,就命名為紅四軍——而且,紅軍初創時期,竟然有三個紅四軍! 葉挺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 南昌起義,葉挺的部隊是主要班底,而且戰斗力最強南昌起義打響了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但槍是從哪里來的呢? 南昌起義主要班底主要三個部分: 朱老總貢獻了500多人,后來組成一個架子軍; 賀老總貢獻了他的20軍,下轄兩個師; 葉挺貢獻了他的11軍,11軍可是標準的三師建制,而且從戰斗力上講,要高于賀龍的20軍。 上述三個人,可以算是“帶資入股”,而且拋家舍業,原來的高官厚祿全不要了,一心鬧革命。那時候無論是朱德、葉挺、賀龍、聶榮臻、葉劍英還是劉伯承,都已經在舊軍隊里混到了師長軍長,都已經是中將軍銜,一聽要起義,把自己壓箱底的家當都貢獻出來了。舊軍隊里,部隊就是寶啊,部隊就是自己的私產財產啊,從這個意義上講,把部隊貢獻給黨,這是什么樣的精神? 所以,從這個貢獻來講,賀龍的南昌起義總指揮、葉挺的前敵前指揮其實已經奠定了他們的元帥軍銜基礎,更不要說葉挺在當年年底又擔任了廣州起義的總指揮。 后來毛澤東在延安對葉挺說你是我軍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戰史要從你寫起,盡管只是說說,但并非沒有道理。 ![]() 新四軍第一任軍長,歷史的選擇,眾望所歸的人物葉挺在軍中的經歷是最為特殊的一個,因為他沒有當過一天紅軍。 我們經常說陳毅、粟裕、張鼎丞等人的經歷很特殊,因為他們沒有參加過長征,留在南方打游擊了。但沒有當過紅軍的頂流將領,估計葉挺是唯一的一個吧。 有人說葉挺在廣州起義后擔任過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怎么說沒參加過紅軍呢?其實仔細想想,廣州起義的那時候連“軍”都沒成型,哪里來的紅軍呢?公認的第一支紅軍是朱德和毛澤東在廣州起義的次年在井岡山建立的,即前面所說的紅四軍。 紅軍在國內和國民黨對峙的時候,葉挺在國外游歷。但他一回國,就成為眾望所歸的人物,出任新四軍軍長。 新四軍軍長這個職位太重要太敏感,蔣介石不會同意讓葉劍英當軍長,同時延安方面也不會同意陳誠、張發奎等人掌握新四軍。于是,葉挺成為新四軍軍長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 不過,在國民黨搶先發表葉挺擔任新四軍軍長之后,葉挺應毛澤東之邀,專門去了趟延安,完全達成共識,因此整個抗戰期間,新四軍始終是人民的軍隊,一直由中國共產黨掌握。 在新四軍中,葉挺也是一個個性鮮明的將領,他從來都是一身筆挺的軍裝,講究品味,喜歡照相,還帶了一個會做家鄉菜的廚師。他和周恩來的關系非常融洽,和陳毅也有著很深的交情,在他空難去世后,陳毅驚聞噩耗,專門寫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長詩《哭葉軍長希夷同志》,有興趣可以找來仔細讀讀,個人認為這是陳毅詩作中最具文采和真摯感情的一首。 ![]() 囚歌:人的身體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新四軍在遭遇敵軍突然襲擊時,葉挺表現出一個軍事家應有的素質和擔當,當時中央已經來電明確由他對部隊的軍事行動全權負責。 在饒漱石的建議下,葉挺下山與敵談判,不料從此被扣押,過了五年囚徒生活。 最早葉挺被關押在江西上饒李村監獄,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奉命前來探視,帶來了蔣介石的“關懷”:只要葉挺承認新四軍違反軍令,就立即放他,讓他擔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葉挺沒有說話,只是在獄墻之上寫了十個字: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顧祝同是葉挺在保定軍校的同學,同時也是皖南事變的兇手,看到葉挺不為高官厚祿所動,于是讓叛徒趙凌波去勸降,結果剛進門就被葉挺連打帶罵轟了出來,趙凌波都不知道單獨關押的葉挺是如何知道他背叛的消息的。 在上饒,葉挺給蔣介石寫了一封長信,大意是請求上軍事法庭,判處死刑也可,但希望能把其他被關押的新四軍將士放出去——結果蔣介石自然不敢讓他上軍事法庭,但更不敢放人。 后來,葉挺輾轉自桂林被押解到重慶,一年多來葉挺不理發不剃須,戴笠請他理發,說蔣介石或陳誠可能會來見他。葉挺說:“我不會為了見什么人而修理須發的。”于是頂著一頭亂蓬蓬的長發見陳誠。 陳誠也是葉挺在保定軍校的同學,和葉挺私交不錯,葉挺出任新四軍軍長,陳誠還是保薦人。但陳誠此來也只是勸葉挺和蔣介石合作,擔任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對葉挺要求釋放新四軍戰俘的事卻顧左右而言他。 葉挺對此極為憤怒,陳誠尷尬之極,只好灰頭土臉地走了。 甚至在此期間,蔣介石親自接見葉挺,葉挺在事后向黨中央整理了一份書面資料。兩人面談自然也是而散,蔣介石勸他再好好想想,而葉挺的回答直截了當:請槍斃我吧。 在重慶被關押期間,葉挺寫了著名的《囚歌》,最有名的一句就是“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中心思想只有一個,絕不屈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前文說了,葉挺是一個有個性的人,認準了的事情,百折不撓。 ![]() 36名軍事家名單上最特殊的人,如果活到1955年,會不會當上元帥葉挺于1946年3月4日出獄,毛澤東、周恩來等人聞訊極為興奮。 但不幸隨即發生,僅僅一個月,1946年4月8日,葉挺乘美方運輸機飛赴延安時,在黑茶山飛機墜毀,機上人員無一生還,和葉挺同機遇難的還有他的三位親人(夫人李秀文、兩個孩子,包括剛出生不久的小兒子阿九,阿九都沒有來得及正式起名),著名共產黨人鄧發、博古和王若飛以及王若飛的舅舅、教育家黃齊生也同機遇難。 空難現場十分慘烈和血腥,王若飛、秦邦憲、鄧發和葉挺坐在一起,軀干基本完整,但表現極為驚恐,眼球被甩出體外,美方四個人死在駕駛艙中,摔為粉碎,很多人身首異處,到處散布著人體組織,葉挺的小兒子身體碎裂燒焦,被掛在一顆樹上…… 這次空難造成17人死亡,周恩來為此放聲痛哭,哭他的好友葉挺,也哭戰友博古和鄧發,更哭王若飛,他那時都想到了在未來的新中國,王若飛本來可以當個副總理的。 黑茶山空難,也叫“四八空難”,我黨一下子失去了好幾位優秀領導人。 話又說回來,如果葉挺活到1955年,他能不能當上元帥。 這個話題風險太高了,不管得出什么結論都會有很多人罵。但從葉挺在36位軍事名單中的特殊地位與排名看,似乎已經說明了某些問題:他排在元帥之后,兩位國家主席之前,很明顯,是把他當元帥看的。 但有些軍事愛好者的考慮也不無道理,畢竟葉挺有十年空白,沒有任何紅軍經歷,也不曾開辟過任何根據地,解放戰爭也是空白…… 但綜合而言,我們可以這樣下結論,這也是很多軍迷朋友的結論:如果授銜,必是元帥;但也可能不授,轉入地方。 這很好理解,如果授銜,以他的資歷,不可能屈居大將,也不可能讓他曾經的部下陳毅和粟裕等人軍銜高過他;但如果不授也有不授的道理,除非皖南之后,他真正掌握新四軍,并有極大的發展,而且在解放戰爭的戰績也強于陳毅…… 但這一切都是如果了,而歷史沒有如果。葉挺已經活在了歷史中,也活在中國人的心中,那就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