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前行,到始信峰。 “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 始信峰在黃山北海散花塢東,凸起于絕壑之上,為36小峰之一,海拔1683米,稱為“琴臺”。這里巧石爭妍,奇松林立,三面臨空,懸崖千丈,云蒸霞蔚,風姿獨秀。 ![]() 黃 山 風 光 峰腰西側有密集參天的大松樹沿坡叢生,蒼勁多姿,奇態萬狀,有名的有黑虎松、連理松、龍爪松、探海松、豎琴松、接引松和聚音松等。故俗稱:“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br> 此峰與東南一峰中隔丈許,古時曾斷木為橋,游人手扶“接引松”而渡。如今已建石橋,名為“渡仙橋”,接引松依然挺立在橋畔。 ![]() ![]() ![]() 黃 山 風 光 始信峰上妙景天成,古跡甚多。明僧一乘大師,曾在峰頂建“定空室”,僅一席之地。明末民族英雄、歙人江天一,隱居黃山,在此獨坐撫琴,抒發情懷。他在峰頂上曾有題刻,后已佚失,當代學者李一氓特為補書“寒江子獨坐”五字,并作題記,刻于石上。江天一的后裔江麗田善詩擅琴,于清乾隆年間隱居始信峰。至今江麗田琴臺遺跡尚存。立于峰上,可盡攬四周風光:白鵝嶺索道站的白色馬頭墻,錦秀多姿的北海賓館,百花媚嫣的散花塢,群峰爭奇的西海,清涼臺前的石猴觀太平。石筍肛上林立的石筍,太平境內隱約可辨的沃野田疇等等。民國人博增湘有詩贊美始信峰:“峰奇今始信,不負此峰名。下瞰散花塢,峰峰玉琢成。摩霄無鳥過,架石有松橫。我亦嗟才盡,空勞贈筆情”。 ![]() ![]() ![]() 黃 山 風 光 到始信峰頂上,才知始信峰是由兩座小峰合成,兩峰相隔丈許,中間是無底深峽。如今這兩峰之間有一橋飛架,俗稱“渡仙橋”,橋北石壁旁有一古松,橫生一枝,象伸出手的橋欄桿,似乎在接引著游人安全渡橋,這便是黃山舊志里列在黃山九大名松之三的“接引松”。我從渡仙橋走過,前面又見有僅容一人通過的夾峙兩壁之間的石門,旁書“凈土門”,入門即達始信峰另一個峰頂上,這面峰頂上的巨石上有很多古代石刻。峰巔有渡仙橋,橋畔石隙有狀似接引仙人渡橋的接引松。石筍峰上可觀賞眾多奇石。 ![]() 黃 山 風 光 流連于始信峰這奇妙的風景中,久久不忍離去,同伴催聲甚緊,即動身向下山的路。從北海景區到云谷寺。 ![]() 黃 山 風 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