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場前所未有的數字化新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而這場奔涌而來的數字化新浪潮,是工業文明的延續?還是數字文明的開端? 在這個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又應該以何為錨,穿越重重迷霧,構建未來發展新引擎? 以上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神州數碼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郭為的新書——《數字化的力量》中得到解答。 作為神州數碼集團的創始人,郭為在《數字化的力量》中,凝結了自己30余年潛心信息化與數字化探索的深度洞察和豐富實踐,厘清了數字化的發展脈絡,分享了數字化轉型的可行路徑。 通過《數字化的力量》,郭為闡述了認知顛覆、技術范式變革、新基建的蓬勃發展對數字文明的深遠影響,以及云原生、數字原生和元宇宙將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和企業的發展帶來哪些積極意義。 肆虐全球的疫情,給許多企業都帶來了嚴重沖擊。但是在2021年年底,不管是蘋果還是微軟,市值都超過了2.5萬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1980年,全球前十大公司的總市值只有2364億;2010年,全球前十大公司總市值也只有2.3萬億美元;然而如今,全球的前十大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了12萬億美元,其中有九家公司的業務都和數字技術相關。 2000年,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只有1690萬,每周平均上網時間為16小時左右,但是到2020年的時候,中國的上網人數已經超過了10億人,每周上網時間也超過了28.5個小時。數字消費一直在以非常驚人的速度增長。 以上這些,都是數字化的力量。 那么問題就來了:是誰在推動數字化浪潮的前進? 郭為指出,在PC時代,是電腦的飛速普及與應用推動了數字化的快速成長。而2007年喬布斯發明的蘋果智能手機,則推動了數字消費的興起,并且讓數字消費成為了這個時代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征。 在數字化浪潮中,人們一方面在接受數字化的消費,另一方面也在通過App來體會什么是云,什么是云原生,這也是人類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有人說這次數字技術的革命是工業革命的延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有人說這是數字文明的元年,是數字文明的開始。究竟這是數字文明的開始,還是工業革命的延續?其實在整個人類的發展歷程當中,我們每個人,每個時代,其實都存在著認知的局限性?!惫鶠楸硎?,“我們每個人都存在著認知的局限性,這是一種必然。我們不必為其恐懼,而是應該思考怎么樣才能不斷實現進一步的發展,不斷顛覆我們的認知。我們今天看到的世界是一個數字的世界,我們必須站在這樣一個角度去重新認識世界。” 郭為認為,基于大數據,我們產生了認知的顛覆。傳統的信息化是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技術,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一家企業的運行效率。而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成為了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那么一家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的過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累積自己的數據資產。因此如何從業務的數據化轉變為數據的業務化,這是所有現代企業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對于業務的敏捷性,企業永遠有著不懈的追求,因為需要通過快速迭代來滿足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企業也要通過數據資產不斷的疊加和重構,來產生新的業務去實現快速發展。“數云融合”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誕生,這也是數字化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 作為全球云計算技術的開創者,亞馬遜云科技就是通過數據的開放,利用數據資產形成了自身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增長飛輪,從而成為了一家數字原生的企業。而另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招商銀行。雖然招商銀行的總資產規模遠遠比不上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其他幾家大行,但是其市值卻已經相差無幾。原因就在于招商銀行在過去的幾年中逐步積累了自己的數據資產,并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大量App的應用,也就是“數云融合”的場景產品。而高凈值客戶在使用招商銀行App的過程中,又為其產生了更多的數據資產,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一家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最核心的目的就在于不斷地生產、生成自己的數據資產,同時利用這些數據資產去不斷創新、創造新的業務,而兩者之間又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就是一家數字化企業的成長飛輪。當企業進入一個增長的飛輪,累計量越來越多,成長就會越來越快。”郭為表示。 作為非數字原生的企業,又應該怎樣快速累積自己的數據資產?一方面企業要理清自己的核心業務是什么,另一方面就要在技術架構上去完成對這些數據管理和創造的過程。 郭為指出,數云融合是信息技術的一次顛覆式的創新,在云原生的環境下,數據可以在多云之間實現自由的流動,這就為數據價值的體現創造了前提條件。數云融合的體系架構或者技術范式的顛覆,使得數據資產得以高效率地流轉和運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顛覆性的技術范式,我們才能夠去解決更難更大的挑戰。 在數字化時代,我們的基礎設施應該是什么?這些基礎設施又能幫助我們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郭為認為,數字化時代的基礎設施可能不再像農耕文明或工業文明時期那樣是物理的東西,而有可能是在網絡中、在大數據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系列東西,包括像定位系統、移動支付等等。 眾所周知,氣候變化對于地球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為了讓人民的生活更美好,讓地球更美好,中國也提出了“碳中和”、“碳達峰”的“雙碳”目標。除此之外,如何化解金融風險、實現普惠金融、實現鄉村振興,也都對中國提出了不小的難題和挑戰。而我們的“新基建”與數字化技術,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生。 “我相信我們的數字化技術,數字化的力量,一定能夠幫助我們解決面對的問題和挑戰?!惫鶠樾判臐M滿地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