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一個十年十倍的機會 俗話說的好:把握大勢,才能抓住大機會。 在投資中亦是如此, 以股神巴菲特為例, 70年代把握住了保險行業崛起大勢,在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還搞來了大量的投資本錢(保險浮存金); 80年代把握住了消費行業崛起大勢,喜詩糖果賺了100倍,可口可樂賺了50倍; 15年后把握住了科技行業崛起大勢,光一個蘋果就賺了1200億美元。 …… 股神尚且如此,普通投資者更是如此。 只要能把握住大勢,在合適的價格買入和賣出,長期來看,想不賺錢都難。 那么放眼中國乃至全世界,未來十年、二十年大勢是什么? 毫無疑問,“低碳經濟”一定是重頭戲。 過去幾十年,全球碳排放量飆升,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 例如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物種滅絕、氣候反常,等等。 ![]() 科學家預測,如果不控制碳排放量,任由地表溫度繼續升高,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 屆時,很多沿海城市將不復存在…… 所以,控制碳排放,勢在必行。 近年來,各個主要國家都在積極制定碳中和目標,爭取在2060年之前實現全球碳中和。 中國作為碳排放大國,更是義不容辭,在2020年就制定了“雙碳目標”。 可以預見,在未來10-20年,低碳經濟的長期產業機會海闊天空。 ![]() 目前來看,雖然“低碳經濟”尚處于發展初期,但已初露鋒芒。 過去三年,內陸低碳指數的收益率高達163%,在眾多核心資產中遙遙領先。 ![]() (數據來源:烏龜量化 截至20220620) ? 巴菲特曾經說過: “投資機會有很多,只要抓住十次,足夠你發達了。” 而低碳經濟就是這樣一個近在眼前的機會。 2.0低碳經濟是什么?發展前景如何? 在很多人看來,低碳經濟=節能減排=新能源 大錯特錯! 新能源的確是低碳經濟中的重要一環。 因為“高碳”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石油、天燃氣等化石燃料的應用。 但是,能源結構轉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幾十年甚至半個世紀。 在此期間,一些方法,未必是開發新能源,但卻對“減碳”有奇效,也被稱為“低碳經濟”。 例如,現在燒煤發1kwh的電會產生0.86kg二氧化碳,如果有些公司研發了一些技術,使發1kwh的電只產生0.4kg的二氧化碳,雖然依然是燒煤,但也可稱為“低碳經濟”。 所以說,低碳經濟并不只是新能源。 廣義地說,低碳經濟涵蓋所有“碳排放量大,有減碳潛力的”的行業,比如能源、交通、建筑、材料等等。 ![]() ? 在“雙碳目標”的政策中,也提出了與減碳行業相關的“1+N”體系。 “1”指以中央的《意見》和《行動方案》為指南; “N”指“降碳路徑”、“保障措施”和“配套措施”入手。 總體來說,就是自上而下地策劃了一套完整的行動方案,表明G在減碳這件事上勢在必行。 在政策堅定不移地驅動下,相信所有相關行業皆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 ? 那么這些行業的發展機會如何呢? 目前政策重點提及了3個行業:能源、建筑、資源回收。 ![]() (1)能源 碳排放的罪魁禍首,就是化石能源無節制、無效率地使用。 所以能源行業是各國重點“整治”的目標。 一方面通過“開源”來提升清潔能源占比, 這里的開源主要指提高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占比。 ![]() 目前,全球太陽能和風能合計發電占比只有不到15%,到2050年要提高到50%以上。 35%的提升空間,嘖嘖…… 另一方面通過節流來控制能源消耗。 具體地有,約束“冶金”、“建材”、“化石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的碳排放。 既是約束,就必然涉及到產業升級; 在產業升級過程中,必然涉及到行業洗牌; 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必然會帶來大量的投資機會。 B. 建筑 據測算,建筑行業的碳排放占總量的40%。 所以建筑行業成為一個重點被“整治”行業也不足為奇。 建筑行業牽扯非常大,像水泥、鋼筋、油漆等等都被涉及。 同樣,這個行業的“改革”也將帶來大量的投資機會。 例如,裝配式建筑通過材料預制提升建筑材料使用效率和環保性顯著減少碳排;在這個過程中,大量低效企業的壁壘將會被打破,很多高效企業也會趁勢擴張,從而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 ? C. 資源回收 我國之前粗獷式的發展模式,使資源浪費特別嚴重。 現在G“糾錯”,希望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是好事。 這將為一些從事資源回收的企業帶來大量的增長空間,例如前些年上海、北京等地紛紛開展“垃圾分類”運動,一些環保企業大獲其利。 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有給力的政策扶持、有資本市場的資金支持。 上次有這種“待遇”的,還是21世紀初的互聯網科技行業。 只不過不同的是,當時的互聯網行業已經發展到了成熟階段,而低碳經濟,才剛剛開始。 3.0低碳經濟基金該怎么選? 一個領域的基金怎么選,取決于這個領域的復雜度。 “低碳經濟”涉及到的行業五花八門, 不同行業的景氣度和政策差別巨大,基本面也乘次不齊。 各個行業里的公司也是天差地別。 指數基金包含了低碳經濟領域的各個行業和各種公司,所以買指數基金大概率只能賺個平均收益。 而主動基金會對行業和公司進行甄選,選好了,可以獲得超額收益,選不好,就GG。 所以在低碳經濟基金的選擇上,主要有2種方案: 第一種:購買指數基金,賺取平均收益; 第二種:購買優質主動基金,賺取超額收益。 那么問題就來了, 如何選出優秀的“低碳經濟”主動基金? 選主動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 低碳經濟涉及的行業非常廣,且主要集中在變數較大的制造業,在選股上還是有一定門檻的。 所以最好選擇具有制造業背景,并且有一定從業經驗的基金經理。 天弘的谷琦彬就是這樣一位基金經理。 谷琦彬,清華大學工學本碩學位,入行即專注制造業,擁近12年投研經驗,近4年基金管理經驗。 因為長期深耕制造業,對制造業上、中、下游均有較強把握。 在投資中,谷琦彬擅長左側挖掘牛股,對優質個股有超前理解并敢于重倉。 例如他管理的天弘優質成長企業早在2019年底就買入寧德時代,并一路重倉持有至今,期間寧德時代累計漲幅超430%。 得益于深厚的投研功底和較強的選股能力,任職以來,谷琦彬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以在管的幾只一年以上的基金為例, 天弘先進制造年化回報為10.03%,在同期同類1884只基金中排名205; 天弘優質成長任職年化回報高達28.58,在同期同類1912只基金中排名232; 天弘周期策略任職年化回報為24.35%,在同期同類622只基金中排名274; 天弘精選任職年化回報10.60%,在同期同類1712只基金中排名8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