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少時讀《紅樓夢》,每每為探春惋惜,如此一個有才干的姑娘,卻攤上趙姨娘這樣一個親娘。趙姨娘上不了臺面,愚蠢又庸俗。經常發瘋鬧事,還給親生女兒探春使絆子。當真正理解了封建社會中“妾”的尷尬地位之后,才發覺趙姨娘的可悲之處。成為姨娘,卻還是奴仆的身份封建時期的貴族大家庭所娶之妻,一定是門當戶對出身優越的小姐,比如王夫人就來自當時的“四大家族”。但納妾,就沒有那么講究。妾可以是搶來的、買來的、朋友送的……妾的母族,也是不被貴族男方承認是親戚的。趙姨娘的出身更低,本就是“家生子”(小廝配丫鬟,他們生下的兒女還是奴才),從趙國基一直都是賈府的奴才可以推測出來。賈府正經的主子都看不上趙姨娘,當然,姨娘本就還算奴仆。宗法制度規定妾所生育的子女認嫡母,不認庶母,視庶母為奴、仆人;庶出要視自己與嫡出同等,不能自卑,也不能與正出敵對。探春遠離趙姨娘親近王夫人,不承認趙國基是她的舅舅,都是符合當時的規定的。“吃里扒外”“忘恩負義”的探春,也是這種殘酷的制度下的不幸產物罷了。趙姨娘在屋里訓斥賈環,王熙鳳在窗外聽見了。王熙鳳就說:“憑他怎么著,還有老爺太太管他呢,就大口家啐他?他現是主子,不好,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么相干?”有資格教導賈環的,只有賈政與王夫人。作為生母的趙姨娘,別說沒資格教訓賈環,沒有母子關系都是說得過去的(與你什么相干)。探春“攀附”王夫人,摸爬滾打,在賈府有一席之地。而賈環,卻與探春走向了相反的道路。不同于王夫人對探春有照拂,身為男孩,賈環是讓王夫人有戒心的。王夫人是絕不會讓賈環威脅到她的兒子寶玉以及孫子賈蘭。而趙姨娘呢,也有心讓自己的兒子勝過寶玉,所以幾次三番慫恿賈環去害寶玉。趙姨娘與賈環的性格的確是不討喜,但他們也是被封建制度異化的人。處處得不到尊重,甚至被更下等的人的侮辱必須承認,趙姨娘本身的性格也有問題。她出身低下,沒有受過教育,渾身一股世俗氣。《周思源看紅樓》里點評趙姨娘:“粗俗、愚蠢、魯莽、自私,好搬弄是非而自尋煩惱,常常興風作浪卻淹沒了自己,但她從不接受教訓。”是的,趙姨娘在賈府的生存環境并不好,甚至比她地位還低的奴仆都有意侮辱她,她總是想要爭取到一些東西。但她也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去鬧,去發瘋。《紅樓夢》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薔薇硝”事件中就能感受到趙姨娘真正的悲哀之處。賈環掏出靴子里的紙向寶玉求“薔薇硝”開始,就顯示出他的卑微。同為公子,一嫡一庶,待遇卻是天差地別。寶玉拿薔薇硝隨便賞給下人,賈環卻是連“薔薇硝”是什么樣的都沒見過。賈環又怎會忘記他與寶玉的那些曾經的糾葛呢?不過是厚著臉皮討要罷了。賈環從來都知道自己不討人喜歡的,當然他也是為他的丫鬟彩云討要。到后面,賈環向寶玉討要,卻要經過芳官。芳官不想給她手里的,回去拿旁的,賈環也沒有在意。拿過來以后,芳官當著寶玉面,把粉扔到炕上讓賈環去撿。他仍然沒說什么,拿到就走了。芳官是什么人呢?她是大觀園買來學唱戲的一批小戲子,古代戲子的地位本就很低,況且是買過來討好主子的,用探春的話來說,“不過是些玩意兒。”再看后面的原文描寫,賈環還真的沒有被芳官氣到,大概是習慣了吧。到最后,薔薇硝換成了茉莉粉,賈環被芳官戲弄,他仍然不在意,還是“因笑道:“這也是好的,硝粉一樣,留著擦罷。自是比外頭買的高便好。”賈環固然干了不少壞事,但這件事上從始至終都很有風度。趙姨娘便說:“有好的給你!誰叫你要去了,怎怨他們耍你!依我,拿了去照臉摔給他去,趁著這回子撞尸的撞尸去了,挺床的便挺床,吵一出子,大家別心凈,也算是報仇。莫不是兩個月之后,還找出這個碴兒來問你不成?便問你,你也有話說。寶玉是哥哥,不敢沖撞他罷了。難道他屋里的貓兒狗兒,也不敢去問問不成!” 趙姨娘如此瘋癲,倒也能理解,誰能夠忍受被小丫頭擺布呢,姨娘再怎么卑微也是半個主子;賈環再怎么是庶出,再怎么不受重視,也是真正的主子。“你老想一想,這屋里除了太太,誰還大似你?你老自己撐不起來;但凡撐起來的,誰還不怕你老人家?”“快把這兩件事抓著理扎個筏子,我在旁作證據,你老把威風抖一抖,以后也好爭別的禮。” 芳官正與襲人等吃飯,見趙姨娘來了,忙都起身笑讓:“姨奶奶吃飯,有什么事這么忙?”趙姨娘也不答話,走上來便將粉照著芳官臉上撒來,指著芳官罵道:“小淫婦!你是我銀子錢買來學戲的,不過娼婦粉頭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還比你高貴些的,你都會看人下菜碟兒,寶玉要給東西,你攔在頭里,莫不是要了你的了?拿這個哄他,你只當他不認得呢!好不好,他們是手足,都是一樣的主子,那里有你小看他的!” 芳官那里禁得住這話,一行哭,一行說:“沒了硝,我才把這個給他的,若說沒了,又恐他不信,難道這不是好的!我便學戲,也沒往外頭去唱,我一個女孩兒家,知道什么是粉頭面頭的!姨奶奶犯不著來罵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買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幾’呢!” 芳官這段話殺人誅心,意思不過是:趙姨娘根本就不是這個家的主子,而是和她們一樣,也是奴才罷了。被一個買來唱戲的小丫頭否認掉一切,一下子掀翻了趙姨娘的底牌,揭穿了她荒唐的命運。于是趙姨娘打了芳官兩個耳刮子,芳官也不示弱,撞頭打滾,兩個人就這樣打了起來。藕官、蕊官、葵官、豆官講情分,聽到這動靜就加入混戰,趙姨娘就這樣被圍攻了。
趙姨娘屢次遭到賈母、王夫人、王熙鳳等真正主子的訓斥和辱罵。第二十回趙姨娘初次亮相就被王熙鳳罵為“歪心邪意”的“下流狐媚子”,之后幾乎只要趙姨娘出現就會伴隨著嘲笑和咒罵,而趙姨娘的所作所為似乎也展示著她的確是賈府的小丑。趙姨娘的悲劇,根本原因不是因為她的性格,而是在于她的身份。出身不高,沒有受過教育,沒有學會為人處世的智慧,只有與生存相關的世俗氣,年紀輕輕做了侍妾之后,生活環境反而更窘迫了。妾在大家族安身立命的根基的穩固程度,取決于被父權制所認可的真正的女主子。王夫人平日里吃齋念佛,是個“寬仁慈厚”、“憐貧恤老”的“大善人”,但卻對趙姨娘進行孤立、打壓和虐待。即使尤二姐入賈府后完全變了一個人,恪守婦道、低眉斂首,也難逃正妻王熙鳳的陰險手段。從某些方面來說,比起賈府中其他姨娘,老趙算是走運多了。迎春、賈琮、甚至賈璉都有可能是姨娘生的,但他們的親娘早就死了。可是整天一本正經最愛讀圣賢書的賈政就是喜歡這個上不了臺面的趙姨娘,還讓她生下一兒一女。也許正因為是運氣不錯的姨娘,才更加奴仆們的招人嫉恨。羅素說,“乞丐并不會妒忌百萬富翁,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在多方面的壓迫下,趙姨娘反抗不成,性格變得更扭曲。《紅樓夢》前八十回趙姨娘絕對洗不清的惡性就是與擅巫蠱之術的馬道婆沆瀣一氣欲置鳳姐、寶玉于死地,把賈府鬧得雞犬不寧。趙姨娘的“惡”是存在的,但她同樣是被封建制度殘害的人。但優秀的作品一定是對蕓蕓眾生都飽含同情的,從趙姨娘這樣小人物的命運上,卻可以看出作者的悲憫之心。尤其在“茉莉粉替去薔薇硝”一節中,把趙姨娘的委屈展現得淋漓盡致。魯迅總結《紅樓夢》塑造人物的方法時,曾說:“其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紅樓夢》里的人物,不論什么身份,都有悲涼的一面,都有讓人同情的一面。時至今日,理解了趙姨娘這個“萬人嫌”的處境,才覺察到《紅樓夢》的高級之處。作者:青于墨,公眾號:青于墨。理性剖析經典作品之美,偶爾也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