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219第三段,橫斷山脈中的“藏彝大走廊”。 ![]() 如你喜歡這張圖,文末有不帶水印的! G219,途經廣西、云南、西藏、新疆四省區邊境,全程10065公里,自駕圈子內完整穿越的人,目前并不多。 從0到10065公里,不僅僅是數字的變化,而是一次從海洋到高山、草原到荒漠的征程。 這次,我們將從極地第一城的騰沖出發,穿行于美麗的怒江大峽谷,遇見橫斷山中最壯觀的風景,走上越野人心中圣地、亦為“滇藏新通道”核心段的丙察察,既追尋僜人部落的蹤跡,也邂逅千人千面然烏湖,在墨脫與蓮花生大士時空對話…… 本段為G219路書系列——G219第三段(騰沖-墨脫段),此前我們已完成G219路書第一段(東興-河口段)、G219路書第二段(河口-騰沖段)。(戳藍色字體即可跳轉相關鏈接)丙察察海拔圖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 ![]() G219第三段自駕線路示意圖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 ![]() [美麗公路與丙察察] 高黎貢山段 高黎貢山,滇緬的界山,與怒山并行,既造就本段中的滇緬邊境人文風景,亦造就怒江大峽谷的自然風光。#第一站 瀘水魅傈之地 從騰沖往北走G219,可以穿過高黎貢山,進入怒江大峽谷內的瀘水,但目前G219高腳巖-瀘水段尚未通車,只能繞道S230過潞江而到瀘水。 說起瀘水,它實際上有三個地名,分怒江州、瀘水市、六庫鎮,州、市、鎮三個政府單位均在同一個地方。 騰沖火山口地質公園 攝影師@宗剛 ▼ ![]() 它既作為G219進入怒江的第一站,也是這一路上最大的城市,因此有什么要進行補給、調整的,都可以在這里進行。 如果你想在市區尋找特別的景致,那大概會落空,不妨驅車離開市區,走上已經從S228升級為G219的公路,過登埂河后往西走S316,一路去到片馬鎮。 怒江老虎跳 攝影師@宗剛▼ ![]() 這是一個地處滇緬交界的云南小鎮,正對著緬甸克欽邦的Phimaw,曾被英國非法侵占,于上世紀60年代回歸。 鎮中的片馬抗英怒江駝峰航線紀念館,是了解中英緬三國那段歷史的一個渠道。 勘路者說 ![]() 隨著怒江旅游的開發,怒江州的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在瀘水找一間臨著怒江的酒店住下,將會看到每日清晨,云霧從怒江江面上徐徐升起,宛若仙境的畫面。這里基本上每天都會有云霧,所以不用擔心會錯過這種美景。 自駕小貼士 ![]() 瀘水市距福貢縣約136公里,行車用時約2小時25分鐘;沿怒江往北而行,途經古登鄉、匹河鄉而到福貢。#在瀘水可以這樣玩: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 #第二站 福貢老姆登與知子羅 起于瀘水,止于丙中洛的這一段G219,有美麗公路之稱,當你走完全程后,就會明白它不愧美麗二字。 曾經讓人叫苦不迭的怒江美麗公路已鋪柏油 攝影師@駱忠華▼ ![]() 費孝通曾提出“藏彝大走廊”,其實就包括這條路,它與我們之后要走的丙察察段,都基于促進藏族、彝族、獨龍族等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形成怒江峽谷文化交融區的茶馬古道。 而古道的演變,令云南擁有2條進藏通道:G219與G214,其中G219滇藏段又以“美麗公路+丙察察”為核心,所以自駕地理把這兩段的結合,稱之為“進藏第七線”。 福貢云霧村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 ![]() 走上這條路,少數民族群眾們在峽谷內生活的景象,也將隨著我們的前進,而逐一展開。 過古登鄉、匹河村后,會看到右側有一個吉他路標的路口,隨著路口進去往上走,就可以遇見老姆登村。 老姆登,一個值得你停留的村落,村中的群眾多為怒族,亦是虔誠的教徒,每逢禮拜時間,都可以聽到他們的合唱,而由老姆登村往上4、5公里,則是廢城知子羅村。 知子羅村 ▼ ![]() 村子曾是怒江州州府與碧江縣縣府的所在地,后因一份地質災害的預測報告,整座城開始“舉家遷徙”,它的繁榮亦戛然而止。 如今碧江縣已經消失,怒江州州府去到了瀘水,但這里的一切記憶都停留于上世紀70年代。 若逢天氣晴朗,由知子羅去福貢時,還可以欣賞到怒江東側的碧羅雪山,而福貢到貢山這段路,可以放慢車速,時不時察看怒江上空,以防錯過標志性景點的石月亮。 石月亮 攝影師@宗剛 ▼ ![]() 勘路者說 ![]() 上知子羅的路是從怒江邊上直接盤山上去,彎多路陡,云霧繚繞的時候視線不好,村民的房子也基本貼在路邊上建,行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會行人與會車。 看完知子羅村后,若按老司機的節奏,一般會一腳油門到貢山或丙中洛,但如果你不趕時間的話,完全可以在老姆登住下來,第二天起來看云霧繚繞的怒江大峽谷。 自駕小貼士 ![]() 福貢縣距丙中洛鎮約160公里,行車用時約2小時50分鐘;經石月亮鄉、馬吉鄉、普拉底鄉、貢山縣后到丙中洛。 丙察察穿越段 丙察察,始于名聲、陷于風景、忠于人文。越野人不能失去丙察察,就像西方人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它是所有越野人朝圣的精神圖騰。本段雖然會使你“身心俱疲”,但總體而言,改造后的路面是比以前好走多了。#第三站 丙中洛怒江中的秘境 貢山與丙中洛的距離不算太遠,只有四十多公里。自駕旅行者一般會繼續踩油門,去到丙中洛住下,但如果想去獨龍江鄉,則需要從貢山走S318過去。 雖然如今獨龍江隧道已通,但S318依然是一條具有挑戰性的崎嶇公路,既有數不盡的彎,也有令人崩潰的爬坡下坡。 怒江V字峽谷 攝影師@宗剛 ▼ ![]() 因此,很多走這條路的乘客甚至司機,都會出現暈車的癥狀,嚴重的直接跑下車吐。 從丙中洛開始,我們就進入了真正意義上,越野人心中圣地的丙察察。 丙中洛 攝影師@駱忠華▼ ![]() 作為丙察察的起點,丙中洛位于怒江州最北端,往北繼續走一會就可以進入西藏。 而既然到了丙中洛,那么貢當神山、嘎娃嘎普雪山、重丁村、石門關、四季桶、霧里村、秋那桶等景點或村莊,都值得一看。 勘路者說 ![]() 到貢山的時候,如果你想去獨龍江大峽谷,要先打聽好公路是否開放,因為這條貢山到獨龍江的路,由于地質原因,經常有限行的規定。去到獨龍江大峽谷,如果快的話,可以不在獨龍江鄉住,晚上能趕回貢山或丙中洛,當然獨龍江的住宿條件也是非常好的。 丙中洛到察瓦龍這段約八十公里的路,有二三十公里是云南段,剩下的是西藏段。云南段都是柏油路,非常好跑,但過了云南與西藏的分界路牌后,才會出現砂石路面。 自駕小貼士 ![]() 丙中洛鎮距察瓦龍鄉約80公里,行車用時約2小時10分鐘;沿著G219往北,途經怒江第一灣、霧里村、秋那桶、V字峽谷,之后抵達察瓦龍。#在貢山可以這樣玩: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 #第四站 察瓦龍北左貢,東甲應 離開丙中洛,進入察瓦龍前,你會明顯感覺到這一段路非常的干燥,即使有怒江在旁邊流淌,但綠色的植被不算多,經常能在公路兩邊或山坡上看到仙人掌。 丙察察的仙人掌 ▼ ![]() 這就是丙察察的第一個地貌單元——熱干風區。丙察察三個地理單元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請橫屏觀看)▼ ![]() 因為干燥,所以促生了大、小流沙。這兩個地方的巖石由于白天在太陽下暴曬,因此傍晚時會隨著氣溫下降而出現冷縮的情況,從而容易產生落石與流沙,對來往車輛構成危險。 即使現在加裝了護欄,但經過的時候還是要一腳油門快速通過。 大流沙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 ![]() 通過大流沙,察瓦龍也就不遠了,這個曾經是穿越丙察察時,老司機們的歇腳點,今天已經淪為吃午飯、加油的地方。 老袁環中國時走的丙察路段 ▼ ![]() 提及察瓦龍,就不得不提一個人——老陳。 在越野江湖上,“老陳”二字就代表著丙察察情報交通站,如果你想知道丙察察更多的相關信息,可以花點時間,去到鎮上的四川飯店( ![]() 13518948988),拜會一下他。丙察察線上的“龍門客棧”、打卡點察瓦龍老陳的四川飯店 穿黑色衣服的就是老陳▼ ![]() 離開察瓦龍,會碰見一個寫著“左貢”的牌子,從牌子旁的小路往北,就是越野人眼中的網紅線,丙察察支線——丙察左。 G219“6651”里程路牌 ▼ ![]() 而如果你想走丙察左的話,那一定不要錯過“世外桃源”、“梅里后花園”——甲應村。 甲應村 攝影@VIP讀者·北平趙雷 ▼ ![]() 這是這條路上最美的地方,就在梅里雪山的后面,可以看到梅里后山的風光,這是在飛來寺時無法見到的風景。 勘路者說 ![]() 在察瓦龍這里,有一塊G219的里程牌——6666公里里程牌,是一處網紅打卡點,可以適當花點時間拍照留念。 來源@闕善堅Tony▼ ![]() 自駕小貼士 ![]() 察瓦龍鄉距察隅縣約226公里,行車用時約7小時50分鐘;沿途經過目巴村、雄珠拉埡口、目若村、昌拉埡口、益秀拉埡口,然后抵達察隅。#在察瓦龍可以這樣玩: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 #第五站 察隅僜人 從察瓦龍過怒江大橋,就到了目巴村,之后走過一段海拔急劇上升的盤山路,就離開了怒江流域進入讓舍曲流域。 在接下來這條路中,會遇見茂密的林木,即丙察察第二個地貌單元——原始森林區。 老袁出察瓦龍,開始進入原始森林 ▼ ![]() 翻過雄珠拉埡口,很快就能來到目若村。 察察線上埡口路段的發卡彎 ▼ ![]() 目若鋸木廠以及目若牛場,是走察察段的驛站點、住宿點,亦留有各越野團隊的旗幟。如果你想探訪深隱山中的村落,則可以在目若村往南走,過日東村而到知美村。 繼續往前,是另外兩個雪山埡口:昌拉埡口、益秀拉埡口。也就意味著進入丙察察第三個地貌單元——雪域高原區。 昌拉埡口與益秀拉埡口 ▼ ![]() 這里由于臨近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平原,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經由察隅河谷而進入西藏,使得這一段路在每年4月份的時候,經常出現大雪封山、雪崩的情況。 因此在察瓦龍的時候,就要提前了解清楚這段路的路況,確認沒問題之后,再繼續往下走。 丙察察全線沿途路況 拍攝自去年五一期間 ▼ ![]() 丙察察的終點,察隅,其實是一個很小的邊防縣城,但卻是走完丙察察后,休整、結伴的重要節點。 如果你想要在這里會一會自駕江湖上的朋友,可以去到縣中的平安大酒店住下,也可以找到酒店老板潘波( ![]() 13550772860),聽這位四川人講丙察察的故事。 在2018年的時候,這位老板曾發起過募捐活動,請人鏟開察隅埡口上厚厚的積雪。2018年5月察隅平安大酒店的老潘籌款請人鏟開了察隅埡口厚厚的積雪▼ ![]() 如果你剛好辦了邊防證,可以去下察隅、上察隅看看僜人部落。這一段路由于靠近“麥克馬洪線”,目前作為中印邊境,所以風景特別,森林植被都保存得非常好,但是需要注意各種邊境管制。 到了上察隅,因G219還在建設當中,目前尚未通車,所以需要回到察隅走上G318、G559去墨脫。 勘路者說 ![]() 昌拉山與益秀拉山這兩個雪山埡口都是非常好的觀景臺,但上下山的路并不好走,特別是雨季的時候,雨水將路面的沙土沖走,形成一個個水坑,車子蹚過的時候,可能會磕到地盤。 自駕小貼士 ![]() 察隅縣距然烏鎮約167公里,行車用時約3小時35分鐘;察隅往北走G559,經古玉鄉而到然烏。 藏南秘境段 藏南相對于西藏,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它不像西藏其它地區一樣海拔高,而是孕育了無數原始森林、河流。咆哮奔流的雅魯藏布令人血脈噴張,它所流經的墨脫,平均海拔卻僅有1200米。#第六站 然烏千面然烏湖 然烏湖( ![]() 70元; ![]() 全天開放),察隅去往墨脫時,不可錯過的美景,自駕旅行者們的停駐點。它的湖水主要由兩座冰川的冰川融水形成,它的神奇之處在于會隨著季節、天氣、時間的不同,微妙變幻出不同的顏色,有時是青綠、有時是碧藍。然烏湖攝影@VIP讀者·盧比肯▼ ![]()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然烏湖,它的千變萬化讓人們冠以“千面然烏湖”的稱呼,你想看什么樣的然烏湖,完全看運氣。 從然烏到波密這一段路,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我們在G318的路書上面也有相關的介紹。(點藍字跳轉相關鏈接) 自駕小貼士 ![]() 然烏鎮距墨脫縣約245公里,行車用時約5小時50分鐘;自然烏往西走G318,后于波密縣往南走G559過達木鄉而到墨脫。#第七站 墨脫佛之至凈土,圣地最殊勝 墨脫,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城,每年8個月因大雪封山而無法進入,從這兩條信息中,就可以看出曾經進入墨脫的路有多艱難了。 如今這條公路,已經升級為G559,由于從波密扎木鎮出發,所以也叫扎墨公路。雖說是國道,但卻修建在“中國地質災害博物館”上。 嘎隆寺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 ![]() 所以地質災害依然頻發,自駕旅行者們時時刻刻需要面對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出現的塌方、泥石流等,因此進墨脫之前,需要做好各種應對準備。 出扎木鎮沒多久,就會來到嘎隆拉雪山,它的存在,讓這條公路在以前是季節性公路,而穿過山體的嘎隆拉隧道,則讓季節性公路變為全年通車。 扎墨公路嘎隆拉隧道 攝影師@宗剛 ▼ ![]() 同時,這座雪山也是地質非常不穩定的雪山,使得事故發生率高企。當年未通隧道時,翻山而過是一件對所有人而言,特別悲催的事情,既要面對冰墻,也要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地質災害。 穿過隧道,就可以找一個寬點的地方停車,然后回望一下身后的嘎隆拉雪山,如今山上的老路雖然久棄不用,但依然有路的痕跡,從這些盤旋的山路中,可以想象當年的兇險。 墨脫果果塘大拐彎 攝影師@宗剛 ▼ ![]() 之后,就是彎多的下山公路,海拔也會從三千多開始往下降,各種原始森林、古木參天的景象不再少見,大大小小的河流從公路穿過,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風景,一覽無遺。 而當你到了墨脫縣城,會覺得這是一個普通的縣城,似乎沒有什么特別吸引人的地方,但卻是藏傳佛教奠基人——蓮花生大士,其修行之所。 墨脫雅礱貢瀑布 攝影師@宗剛 ▼ ![]() 墨脫二字,也可以釋意為“花朵”、“隱秘的蓮花”,藏民族本土文化知識的百科全書《甘珠爾》中提及的白馬崗,即今天的墨脫,為蓮花生大士所命名。 年紀稍微大一點的自駕旅行者,在快到墨脫的時候,往往會放上一首許巍的《藍蓮花》,然后一路進到墨脫。 勘路者說 在波密的時候,可以了解一下進出墨脫的時間通知,最好提前訂好墨脫的酒店,目前扎墨公路依舊實施限行政策,即雙進單出,雙號放行波密到墨脫的車輛,單號放行墨脫到波密的車輛,具體可以關注墨脫旅游公眾號查詢相關信息。 |
|
來自: 昵稱7156336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