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概況 耳鳴,中醫病名。是以自覺耳內或頭顱鳴響而無相應的聲源為主要特征的病證。它既是多種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也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臨床上耳鳴極為常見,在頭顱鳴響者也稱顱鳴或腦鳴。耳鳴與耳聾經常伴隨出現,但二者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對患者造成的困擾亦不同,應區別對待。西醫學的原發性耳鳴等可參考本病進行辨證治療。 診斷依據 確立耳鳴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有聲感,二是沒有相應的聲源。具體表現為患者自覺一側或兩側耳內或頭顱內外有鳴響的聲音感覺,如蟬鳴聲、吹風聲、流水聲、電流聲、沙沙聲、咝咝聲、嗡嗡聲、唧唧聲等,這種聲感可出現一種或數種,呈持續性或間歇性,鳴響的部位甚至可出現在身體周圍。患者常因聽到這種鳴響聲而引起煩躁、焦慮、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影響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幻聽、體聲及作為癥狀之一的耳鳴相鑒別。 1、幻聽與耳鳴 均為無聲源的聲音感覺, 但前者為有意義的聲感,如言語聲、音樂聲等,后者為無意義的單調鳴響聲。 2、體聲與耳鳴 區別在于,體聲存在客觀的聲源,如耳周圍的血管搏動聲、肌肉顫動聲、呼吸氣流聲、頭部關節活動聲等,一般表現為有節奏的響聲;耳鳴則為無聲源的響聲,一般表現為無節奏的持續鳴響。 二、明醫妙方 【方名】加味通氣散 【組成】柴胡5香附12川芎30葛根30銀杏葉30蔓荊子9黃芪30升麻5磁石30熟地30骨碎補20刺五加30黃芩9龍膽草3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早、中、晚飯后分服。 【主治】神經性耳鳴、耳聾。 【方解】本方由王清任治療耳鳴方通氣散加減而成。加氣虛耳鳴之益氣聰明湯,加肝膽火旺耳鳴之龍膽瀉肝湯,加腎虛耳鳴之耳聾左慈丸,再加改善聽神經之葛根、銀杏、骨碎補,骨碎補藥理研究對鏈霉素導致的耳聾有效。 【特效方】梅花針叩打耳廓。 三、明醫簡介 史大夫,本科,醫士,在三甲醫院工作近30年,創建網絡教育平臺醫道傳真與五味岐黃,教育學員近百萬,臨床善用中醫藥治療胃炎、胃潰瘍等消化道疾患與心血管疾病。 |
|
來自: 崔m95b7p4dpv0m > 《頸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