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起源自西山山麓,通過昆明湖至海淀麥莊橋,折向東南,至西直門高梁閘并自此匯入德勝門水關,進入積水潭。 清乾隆年間,長河經過整治,成為乾隆帝去往萬壽寺為母祈福祝壽及皇室去往頤和園的御用河道,每到春夏時節(jié),長河兩岸樹木紅綠相間,景色絕佳。 這里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許多美麗的傳說、豐富的民俗、動人的故事。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民俗文化,我們將為您介紹長河兩岸故事、民俗。 高梁橋位于北京城西直門外的高梁河上。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為全石筑架,南北走向,因跨高梁河而得名“高梁橋”。在這有一個關于高梁河的古老傳說,相傳為紀念明代高亮趕水功績而得名,故高梁橋又稱高亮橋。 很久以前,北京是一片苦海,老百姓們只能住在西面和北面的山上,把這片苦海讓給了龍王。有天哪吒來了,跟龍王打了一架,拿住了龍王、龍母,放跑了龍子、龍孫。之后水就平下去了,露出了陸地。 接著哪吒又封閉了各處的海眼,把龍王、龍母關在一處大的海眼里,上面砌了一座大白塔,叫龍王、龍母永久地看守白塔。 后來,慢慢有人在此安家落戶,日子年復一年的過去,逃跑的龍子此時已成為了龍公,他和龍婆帶著兒子、閨女躲在西山腳下一個海眼里過日子。有一天,龍公聽到消息:人們要在此處蓋北京城,并且劉伯溫跟姚廣孝,背對背畫了八臂哪吒城圖,并且已經破土動工,著手修建了。他很生氣,就跟龍婆說:“我要趁八臂哪吒城還沒蓋起來的時候,把城里的水都收回來,叫他們活活地渴死!”龍婆勸龍公不要找麻煩了,龍公不聽,就只好隨他的意。 第二天早上,龍公一家扮作人的模樣混進了京城。按照計劃,龍兒把城里所有的甜水都給喝干;龍女則把城里所有的苦水都喝凈。隨后,龍兒、龍女變成了兩只魚鱗水簍,一邊一個躺在車子上。龍公推著車子,龍婆拉著小絆兒,出了西直門,揚長而去。 這時,劉伯溫修造好了八臂哪吒城,忽然有人來報告,北京城里的水井全都干了。 劉伯溫一聽,琢磨準是這座八臂哪吒城招了龍王一家的嫉恨。他趕緊派人到各城門查問,今天有無特別模樣的人出入城門。不大工夫問話的人都回來了,說:“其它各門都沒有異樣的人出城,只是在西直門看見一個羅鍋兒老頭,推著一輛獨輪車,前邊還有一個老婆婆拉著小絆兒,車上放著兩只水淋淋的魚鱗水簍,在前一個時辰,出西直門去啦。那兩只魚簍很特別,看著分量不大,可那老漢推著車子顯得挺費勁呢!” 劉伯溫聽了,說:“好一個狠毒的孽龍!現(xiàn)在只有派人趕緊把水追回來。追水這件事也難辦也好辦。難的是追水的人如果被孽龍看出來,就會被他放出來的水給淹死。說好辦,只要兩槍扎破魚鱗水簍,不管后面有什么響動,千萬不要回頭,徑直往回跑,到了西直門就平安無事了。”劉伯溫說罷又著急問道:“誰敢去?” 只見一個年輕人自告奮勇:“我去!” 劉伯溫問:“你叫什么名字?” 年輕人說:“高亮。” 劉伯溫從兵器架上拿起一條锃白亮銀槍,遞給了高亮,說:“你一切要小心,我?guī)е嗽谖髦遍T城上給你助威。” 高亮騎上馬,出了西直門,一路過了車道溝往西北追去,追到了玉泉山前。 瞧見了遠處的龍公一家,高亮又高興又緊張,他哈著身子,鉆進了高粱地,繞到龍公、龍婆的后面,猛然一挺身子,舉槍就扎,一槍就扎破了一只魚鱗水簍,水嘩的一下就流了出來。高亮舉槍要扎第二個,可哪里還有水簍,只見一個腆著肚子的小伙子,滋溜一下就鉆進玉泉山海眼里去了。這時老龍婆抱起扎破的水簍,躍過北面的山頭,奔向了黑龍?zhí)丁?/span> 這時龍公大喝一聲:“壞我大事的臭小子,你還想走嗎?”高亮打了一個激靈,轉身提槍就跑,后面像漲潮一樣的大水就追下來了。 高亮緊跑,水緊追;慢跑,水慢追。眼看就到西直門了,他看見城墻上的劉伯溫了,心里一高興,沒留神回頭看了一眼,不想就被無情的大水給卷走了。 從此,北京城里的井又有了水,可大部分是苦水。甜水呢?甜水叫龍子給帶到玉泉山海眼里去啦。后來,人們在高亮死的地方修了一座橋,就叫“高亮橋”,現(xiàn)在也稱“高梁橋”。 “高亮趕水”的故事就到這里,像這樣的長河兩岸民俗趣事還有很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就繼續(xù)關注我們吧! |
|